农药药害产生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农药药害处理程序)
农药药害的症状
化学农药使用好了,可以迅速杀虫治病,确保丰收,使用不好也会伤害农作物,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出现药害。药害的表现因作物种类、药剂特性、剂量和施药方式而异,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生长停滞甚至枯萎死亡 如药剂拌种或使用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延缓出苗或降低出苗率;作物生长季节误用灭生性除草剂,无论是茎叶喷施还是土壤处理都造成植株变黄、枯萎。
灼伤茎叶组织 如叶片青枯、凋萎、焦边等,多发生在阔叶植物幼嫩组织上,使用乳剂时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叶片和果实上局部细胞受害还可引起不同颜色的斑点,降低蔬菜、果品的品质。
畸形 包括卷叶、皱缩、丛生、根肿、鸡爪根、畸形穗(果)等。如在小麦孕穗期使用激素型除草剂24-滴丁酯引起畸形穗;番茄沾花引起的畸形果等。
褪绿 如使用隆类、脲类除草剂破坏叶绿体,表现为嫩叶黄化、白化,后期也会出现叶片或果实脱落或叶片、嫩梢焦枯。
不孕、不实 主要指作物某一生殖阶段受到药剂的影响,如水稻孕穗期错用了草甘膦,会增加空瘪率。
观察到以上种种症状让我们判断作物受到了伤害,但要证实是药剂引起的还需要做以下调查:
(1)查看用药时间和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关系。作用直接、急性发作的药害可以在施药后几小时或几天内出现,是比较容易建立联系的。慢性药害症状出现缓慢,甚至在下茬才表现出来,但排除了其他特殊情况以后仍可以找到一定的联系。
(2)对比调查用药和没有用药、使用不同药剂后作物生长状况。
(3)分析药剂作用机制和症状特征之间有无联系。
(4)针对疑似为急性药害的,可选生长正常的田块按以前的方法和剂量再次施药,观察是否出现同样的症状。
(5)必要时可请专业部门取土壤、灌水和非正常植株进行农药残留化验。
当然,*终还是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总结经验,尽量避免出现类似情况。
药害的处理措施
首先要仔细勘查受害情况,包括药害面积和受害程度,尽快查明发生药害的原因并估计药剂的危害过程是否已经过去,预测将会造成多少损失和经过努力能够挽回多少损失,这些是设计应对方案的基础。一般说,基本措施包括两个方面,即减少致害因子和补偿作物所受损伤。
(1)如果使用了伪劣农药,一定要保存好购药凭证、药品包装和剩余药剂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查证。
(2)如果用错了药或用药量过大或不均匀,要尽快采取排毒洗毒措施。对茎叶喷洒造成的药害可用水喷洒淋洗受害作物;对土壤施药产生的药害要立即浇水稀释,稻田要尽量排水并换新水,以减少药剂在土壤中的含量;果树发生药害,可摘除受药较多的叶片或枝条,可以减轻整株植物的受药量和中毒程度。以上措施是否有效, 关键在于药害早发现和早处置。
(3)如果药害的抑制作用仅仅维持在一定时间内,发育延缓但还能有一定收获的田块要采取加强田间管理,促进发育的措施。包括适当追肥、灌水,甚至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速效肥料。针对激素型、生长抑制型或干扰激素合成的除草剂引起的药害,喷洒赤霉素、芸薹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作物生长,以补偿一些损伤。
(4)针对受害严重已无法挽救或不值得再投入资金和人力挽救的田块,要尽早补种甚至改种其他作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