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方法(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症状?)
今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在35万亩左右,其中防虫网育秧机插秧与抛秧面积在1.8万亩,旱直播5.2万亩,常规育秧人工插秧面积28万亩。
目前全县水稻正处于分蘖期,大部分生长良好,但部分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矮缩、僵苗、黄叶、干尖、根系变黄发黑等生长不良现象。不少农户在喷施几遍农药后仍不见好转,不知道下一步将如何管理,个别农户甚至有放弃管理的想法。
县农业局非常重视,抽调32名农技人员,组成8个技术指导工作组,由副科级领导带队,于7月15-17日深入全县稻区,直接到村进行田间实地考察,在乡镇农技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基本摸清了水稻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7万亩防虫网塑盘育秧机插秧、抛秧和直播稻生长良好。生长不良的地块主要为常规育秧人工插秧的28万亩稻田,全县种植的所有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病,发病田块面积18.5万亩;不同品种之间发病程度不同,发病率在10%以下的轻病田8.61万亩,发病率在11%-30%间的中病田5.51万亩,发病率在30%以上的重病田4.23万亩,发病率在90%以上近乎绝产的地块5000亩左右。
针对当前的水稻生长情况,县农业局组织农技、植保、种子、土肥等方面的有关专家,对全县水稻生产情况进行了会商,通过分析研究,对种植品种、种植方式、管理措施、群众的思想动态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看清了当前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搞好水稻生产,开展技术指导提供了很好的生产依据。
一、部分水稻生长不良的原因
1、灰飞虱传毒,诱发黑条矮缩病。黑条矮缩病是由灰飞虱带毒传播的病毒病,是一种常见病害,主要是今年麦田灰飞虱大爆发,在麦收前后大量迁入水稻秧田传毒所致。品种间对黑条矮缩病的耐病性有差异,因此耕种帮建议黑条矮缩病在不同品种上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2、插秧过深,诱发僵苗。由于移栽时耥田过重,土壤沉实不好,插秧后秧苗缓慢下沉,有的地块插秧深度达8-9厘米,拔出秧苗后看到秧苗生出二层根,表现明显的生长不良,水稻缓苗期推迟7-10天。
3、灌水较深,根系变黄发黑。插秧后不少农户为了防高温晒苗灌深水护秧,返青后仍然保持较深的水层。再加上7月5-7日的暴雨,沟满壕平,地下沟的水高出水稻秧田,形成倒灌,水稻长期处于淹水状态,因缺氧导致根系变黄、发黑,降低了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上部叶片发黄、干尖。有些低洼地块因排水不良,目前田间仍有积水。
二、主要管理措施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针对生长不良的秧苗,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加强管理,促进弱苗转壮,增加分蘖,把产量损失降至*。
1、分苗补栽。对发病株率达到90%以上的重度发病田块,利用直播稻、机插秧苗补栽或从生长较好的稻田中分苗带土移栽。因直播稻播种较密,亩苗量一般在30万以上,在每亩留足23-25万株苗的基础上分出多余的苗,旱直播稻每平方米留苗340-370株。生长良好的人工插秧稻田在每亩留足22-23万株苗的基础上,可以分苗移栽。
2、适当增加氮肥的施用量。对发病株率较低,有一定产量而生长不良的中、轻度发病田块,每亩增施15-20斤尿素,以促进分蘖。坚持少量多次的施肥原则。
3、浅水分蘖。分蘖期间田间保持3-5厘米的浅水层,切忌大水淹没心叶。大雨过后注意排水,切忌田间长期积水。以活水灌溉为好。
4、对生长不良的田块适当推迟3-5天烤田。对苗量不足的田块,也可以不烤田,采取轻晾的方式代替烤田,以延长分蘖时间,增加有效分蘖。
5、喷施叶面肥。为了促进水稻的分蘖生长,在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能力降低的情况下,叶面喷施天达2116或芸薹素内酯加磷酸二氢钾。或叶面喷施天达2116、芸薹素内酯加硫酸锌。每3-5天喷施*,连喷2-3次。注意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锌不能同时喷施。
6、加强技术指导。县乡农技人员要加强分类指导,特别是要指导到发病重的地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