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氰吡虫啉的作用和用途(臭氰吡虫啉的作用和用途)
吡虫啉属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等多重作用,是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是化学信号传递失灵,无交互抗性问题。
吡虫啉制剂产品很多有2.5%、5%、10%、20%、25%、50%可湿性粉剂,2%、2.5%、5%高渗可湿性粉剂,6%、10%、12.5%、20%可溶性液剂,2.5%、4%、5%、10%、20%乳油,2%、2.5%、3%、5%高渗乳油,30%微乳剂,2.5%片剂,1%、60%悬浮种衣剂,70%水分散粒剂等等。
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及其抗性品系。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广谱、高效、持效期长。对刺吸式口器的蚜虫、叶蝉等害虫及鞘翅目害虫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还可用于建筑防治白蚁及防治猫、狗等宠物身上的跳蚤等。一般亩用有效成分1-2克即可获得满意的防治效果,药效期可达数周之久,施药1次可使些作物在整个生长季节免受虫害。
(2)、更适于处理土壤和种子。对害虫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叶面喷雾后,药效虽好,持效期也长,但滯留在茎叶的药剂一直是吡虫啉的原结构。而用吡虫啉处理土壤或种子,由于其良好的内吸性,被植物根系吸收进入植株后的代谢产物杀虫活性更高,即由吡虫啉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共同起杀虫作用,因而防治效果更高。吡虫啉用于种子处理时还可与杀菌剂混用。
(3)、杀虫作用机制独特。它是神经毒剂,其作用靶标是害虫体神经系统突触后膜的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干扰害虫运动神经系统正常的刺激传导,因而表现为麻痹致死。这与一般传统杀虫剂不同,因而对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害虫,改用吡虫啉仍有较佳的防治效果。与这三类杀虫剂混用或混配增效明显。
(4)、易引起害虫产生耐药性。由于它的作用位点单一,害虫易对其产生耐药性,使用中应控制施药次数,在同一作物上严禁连续使用两次,当发现田间防治效果降低时,应及时换用有机磷或其他类型杀虫剂。
吡虫啉在果园上怎样使用呢?
1、果树害虫是防治果树上各种蚜虫的特效药,可有效地防治苹果瘤蚜、绣线菊蚜、棉蚜、梨二叉蚜、桃蚜、橘蚜、苹果黄蚜,对梨木虱、苹果金纹细蛾、桃潜叶蛾、柑橘潜叶蛾等亦有很好防治效果。
防治果树蚜虫,用10%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20%浓可溶剂6000–10000倍液喷雾。防治柑橘潜叶蛾,用3%高渗乳油1500–2000倍液,或用20%浓可溶剂1000–2000倍液喷雾,通常喷药1–2次即可,间隔10–15天。
防治梨木虱,主要在春季越冬成虫出垫而又未大量产卵和第一代若虫孵化期防治,用3%高滲乳油1500–2000倍液,或20%浓可溶剂2500–5000倍液喷雾,有效控制期在15天以上。
注意:因各地病、虫、草害发生情况,用药水平,环境气候不一样,文中使用技术仅供参考,实际应用时请结合当地情况酌情考虑或小范围试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