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吡福的常见剂量(吡福说明书)

教会网 2023-07-08



  呋吡酰胺(试验代号:S-82658、 S-658,商品名称Limber)是由日本住友化学工业公司开发的新颖酰胺类杀菌剂。自1989年起,已在试验室和田间进行防洽纹枯病(丝核菌)的深入细致研究,结果表明:以可湿性粉剂、粉剂叶面施药或以颗粒剂淹灌施药防治稻纹枯病防效卓著。1997年以Limber商品名获准日本登记。

  化学名称(RS)-5-氯-N-(l,3-二氢-1,1,3-三甲基异苯并呋喃-4-基)-1,3-二甲基吡唑-4-甲酰胺或N-(l,1,3-三甲基-2-氧-4-二氢化茚基)-5-氯-1 ,3-二甲基吡唑-4-甲酰胺。

  理化性质

  纯品为无色或浅棕色固体。熔点150.2℃。蒸气压4.7X10-3mPa (25℃),分配系数Kow logP=2.36 (25℃),Henry常数6.97×10-6Pam3mol-1。水中溶解度(25℃)225mg/L。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稳定。原药在40℃放置6个月仍较稳定,在放置1个月几乎无分解,在太阳光下分解较迅速。原药在pH为3~11水中(100mg/L溶液,黑暗环境)较稳定,14d后分解率低于2%。在加热条件下,原药于碳酸钠中易分解,在其他填料中均较稳定。

  毒性

吡福的常见剂量(吡福说明书)

  大鼠急性经口LD50(mg/kg):雄640,雌590。大鼠急性经皮LD50 〉2000mg/kg(雄、雌),对免眼睛有轻微刺激,对皮肤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有轻微皮肤过敏现象。无致癌、致畸性,对繁殖无影响。在环境中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小,较为安全。

  制剂GP、 GR、 WP如有1.5%颗粒剂、0.5%粉剂和15%可湿性粉剂。

  分析方法 GLC或HPLC:。

  作用机理与特点

  呋吡酰胺对电子传递系统中作为真菌线粒体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基质的电子传递系统并无影响,而对以琥珀酸基质的电子传递系统,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即呋吡酰胺对光合作用Ⅱ产生作用,通过影响琥珀酸的组分及TCA回路,使生物体所需的养料下降;也就是说抑制真菌线粒体中琥珀酸的氧化作用,从而避免立枯丝核菌菌丝体分离,而对NADH的氧化作用无一响。呋吡酰胺具有内吸活性,且传导性能优良,因此具有优异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呋吡酰胺对水稻纹枯病菌核发芽过程中,以10mg/L可使80%左右发芽受抑,以后lmg/L即可抑制菌丝生长,即该药剂在病菌第1次感染时即有抑制活性,对被纹枯病菌感染、侵害的水稻具有多种作用。盆栽水稻中接种纹枯病菌,形成病斑后喷洒呋吡菌胺,2d和7d后取下病斑,于琼脂培养基中培养,无喷洒药剂的菌丝显然伸长。这表明喷洒本药剂后对病菌菌丝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伸长的菌丝亦出现异常分枝及膨大等现象。在喷洒药剂2d和7d后取下病斑,再接种于水稻上,结果并未出现感染。由此确认,呋吡菌胺能使已感病的病斑组织中菌丝的病原失活,对第二次感染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总而言之,呋吡菌胺的防治作用主要为抑制菌核发芽至菌丝生长的第1次感染,和抑制已形成病斑的菌丝产生及使病原失活的第二次感染。另外,该药剂对菌核形成也有很强的抑制活性。

  应用

  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主要用于水稻等。呋吡酰胺在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环境中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小、较为安全,对哺乳动物、水生生物和有益昆虫低毒。由于呋吡酰胺在河川水中、土表遇光照即迅速分解,土壤中的微生物也能使之分解,故对环境安全。

  防治对象 对担子菌纲的大多数病菌具有优良的活性,特别是对丝核菌属和伏革菌属引起的植物病害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对丝核菌属、伏革菌属引起的植物病害如水稻纹枯病、多种水稻菌核病、白绢病等有特效。由于呋吡菌胺具有内吸活性,且传导性能优良,故预防治疗效果卓著。对稻纹枯病具有适度的长持效活性。

吡福的常见剂量(吡福说明书)

  使用方法以颗粒剂于水稻田淹灌施药防治稻纹枯病,防效优异。大田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剂量为450~600g (a.i.)/hm2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