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啉草酯的使用方法及用量是多少(唑啉草酯的使用方法及用量视频)
唑啉草酯(Pinoxaden)是先正达公司2006年开发和上市的一种结构新颖、作用机制独特的新苯基吡唑啉类除草剂,亦属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在农药类中归类于“其他类除草剂”。
唑啉草酯理化性质 唑啉草酯纯品外观为无味白色粉末状固体,原药≥95%为淡棕色粉末;熔点为120.5~121.6℃,在335℃发生热分解,闪点79℃。蒸汽压:4.6×10-7 Pa(25℃),分配系数KowlogP=3.2(pH 7.0),相对密度为1.16(21℃)。水中溶解度(25℃):200 mg/L;有机溶剂中溶解度(25℃,g/L):二氯甲烷>500、甲醇260、丙酮250、辛醇140、乙酸乙酯和甲苯中130、正己烷1.0。 稳定性:水解值DT50值为24.1 d(pH 4)、25.3 d(pH 5)、14.9 d(pH 7)、0.3 d(pH 9)。 毒性数据:唑啉草酯大鼠急性经口LD50>5 000 mg/kg,急性经皮LD50>2 000 mg/kg。急性吸入(4 h):雄性大鼠LC50为4.63 mg/L,雌性大鼠LC50为6.24 mg/L;对兔皮肤无刺激性、对眼有刺激性,无腐蚀性。对豚鼠皮肤变态反应(致敏)试验致敏率为0,属弱致敏物。大鼠亚慢性90 d(灌胃)毒性试验有害作用剂量为100 mg/(kg·d)。4项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基因突变试验、体内哺乳动物细胞UDS试验均为阴性(体外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试验为阳性)未见致突变性。 唑啉草酯5%乳油外观为浅黄色液体,唑啉草酯5%乳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LD50>5 000 mg/kg;对白兔皮肤中度刺激性,对眼有刺激性,但未引起不可逆损伤;豚鼠皮肤致敏试验为弱致敏物。唑啉草酯原药为低毒,唑啉草酯5%乳油属微毒除草剂。 环境安全评价:唑啉草酯难光解,易水解;土壤易吸附和易降解,较难淋溶和难挥发,水-沉积物易降解。5%唑啉草酯乳油对虹鳟鱼LC50(96 h)为24 mg/L,水蚤EC50为4 mg/L,水藻EC50为4.17 mg/L;鸟经口LD50:雄性4 780.3 mg/kg,雌性为5 020.6 mg/kg;蜜蜂(48 h)接触LD50为23.47 μg/bee,经口LD50为31.86 μg/bee。家蚕LC50>2 000 mg/ L。对环境生物毒性较低,对水藻等水生生物中等毒,对供试植物有影响。
唑啉草酯作用机理 唑啉草酯作用机理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剂,当药剂被杂草茎叶部快速吸收,然后传导至分生组织,抑制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的活性;造成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受阻,干扰细胞膜形成使细胞生长分裂停止,细胞膜含脂结构被破坏,导致杂草生长停止,最终死亡。一般施药后48 h敏感杂草即停止生长,1~2周内杂草开始发黄,3~4周内杂草完全死亡。但施药后杂草受害的程度,随反应速度与气候条件、杂草种类、生长条件等因素有关。唑啉草酯对小麦和大麦的安全性较高,在不良条件(如低温和高湿)下施药,小麦和大麦的叶片可能会出现短暂的失绿症状,但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和最终产量。 唑啉草酯会对小麦和大麦的麦苗产生药害(表现为麦苗叶片上产生黄斑,麦苗生长停滞、黄花、轻度卷叶,或加重小麦和大麦冻害),用药量越高药害越严重;但药害症状一般会在施药后20~30 d逐渐消失,最终对产量没有明显影响,通常可以加入安全剂解草酯来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唑啉草酯药剂在土壤中降解较快,很少被根部吸收,并仅有很低的土壤活性,对后茬作物无影响。同时其耐雨水冲刷性强,施药后1 h内遇下雨基本不影响除草效果。 唑啉草酯作为谷物田(麦田)芽后使用的禾本科除草剂,应看到它会面对具有类似杂草防治谱的除草剂如噁唑禾草灵、禾草灵、炔草酯、三甲苯酮、丙苯磺隆等品种的竞争。
唑啉草酯的特点 (1)唑啉草酯与芳氧苯氧丙酸酯类(Fop)和环己烯酮类(Dim)等除草剂同属于ACCase抑制剂,但由于唑啉草酯具有全新的化学结构,其作用位点是有所不同。 (2)唑啉草酯为选择性、内吸传导型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具有高效、广谱、见效快的特点。唑啉草酯药剂在用药后可被杂草叶片吸收,之后转移至分生组织,抑制正在分裂的细胞中的酯类的合成,杂草很快停止生长,从而导致杂草坏死。 (3)唑啉草酯是茎叶除草剂,很少被植物根部吸收,具有很少的土壤活性,且在土壤中降解很快。 (4)唑啉草酯与其他除草剂相容性好,可与大多数麦田阔叶杂草剂复配或桶混使用。 (5)唑啉草酯对ACCase抑制剂产生抗性的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活性,尤其对一些恶性禾本科杂草如看麦娘、日本看麦娘、野燕麦、黑麦草、硬草和茼草的防效接近100%。 (6)唑啉草酯能有效防除多花黑麦草,且防效稳定。 (7)唑啉草酯在全球不仅应用于“谷物”(小麦及大麦田)市场,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还占据了欧洲和北美地区的“非农作物”类(草坪和园艺类)市场,但并未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投放,这也是唑啉草酯今后一个重要的发展增长点。 (8)唑啉草酯自上市以来,市场一直呈增长之势,也是处于专利保护期中最年轻产品,市场上升空间仍非常巨大。
唑啉草酯试验效果 (1)肖文祥等用50 g/L唑啉草酯EC(爱秀?)防除冬大麦田虉草效果进行了评价。在最佳时期和900~2 400 mL/hm2 4个用量进行小区防除大麦田虉草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施药时间为虉草3~4叶期,大麦4~5叶期,此时用药效果最好,4个用量防效均达到97%以上。50 g/L唑啉草酯EC药剂对麦田虉草防除有很好的效果,显著优于与对照药剂69 g/L精噁唑禾草灵EW(大彪马?)和人工除草。50 g/L唑啉草酯EC(爱秀?)用于冬大麦田虉草防除,没有观察到对田间节肢动物的不良影响,对大麦安全,未产生药害。 (2)5%唑啉草酯EC目前是防除大麦田禾本科杂草十分优秀的茎叶除草剂。周加春等冬前用5%唑啉草酯EC药剂1 200 g/hm2施药后30 d,它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达72.99%;药后120 d它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可达91.92%,鲜重防效可达94.89%,明显高于同期用50%异丙隆制剂1 875 g/hm2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春季用5%唑啉草酯EC药剂1 500 g/hm2施药后30 d,它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达82.18%;药后60 d它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可达96.26%,鲜重防效可达97.61%,同样明显高于同期用50%异丙隆制剂3 750 g/hm2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 (3)郭良芝等为明确50 g/L唑啉草酯EC在青海省春小麦防除野燕麦药效,适宜剂量及对作物的安全性。研究用50 g/L唑啉草酯乳油进行防除青稞田野燕麦应用技术和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0 g/L唑啉草酯乳油用药量1 200 mL/hm2在兑水225~675 mL/hm2范围内施药防除青稞田野燕麦效果均很好,于青稞4叶1期施药最佳,土壤墒情好有利于药剂发挥。在青海省不同生态区青稞3~5叶期施药,50 g/L唑啉草酯乳油1 200 mL/hm2单用处理和与10%苯磺隆WP150 mL/hm2混用处理区防除野燕麦效果均达95%以上。单用处理区青稞叶色正常,与10%苯磺隆WP150 mL/hm2混用处理区前期叶片有轻微褪绿色黄斑,20 d后黄斑消失,效果显著,对青稞安全,收获期测产均较空白对照区增产12%以上。 (4)沙桂兰等在2012—2013年用5%唑啉草酯乳油进行了防治冬大麦田杂草试验,田间杂草以看麦娘、硬草、菵草为主。试验结果表明,冬季用药25 d,杂草出现中毒症状,药后40 d,杂草开始枯死。药后80 d调查防效,且随着用药量加大,药效提高。5%唑啉草酯乳油900、1 200、1 500、1 800 mL/hm2,株防效分别为87.7%、92.5%、100.0%,鲜重防效分别为89.1%、94.6%、100.0%。而对照药剂50%异丙隆可湿粉剂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69.8%和71.5%。春季用药15 d,杂草有中毒症状,药后25 d调查防效,5%唑啉草酯乳油900、1 200、1 500、1 800 mL/hm2,株防效分别为89.4%、94.7%、99.8%和99.9%,鲜重防效分别为87.3%、91.7%、94.0%和97.4%。试验结果还表明5%唑啉草酯乳油冬季用药后遇到持续低温天气,杂草死亡时间延后,但并不影响防效。春季稳定较高时使用,则可明显提高防效和除草速度。在本试验条件下,5%唑啉草酯乳油对大麦是较为安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