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噻呋酰胺使用技术(噻呋酰胺用途)

教会网 2023-07-10



  噻酰菌胺(试验代号:NNF 9850)是日本农药公司开发的噻二唑酰胺类杀菌剂。

  化学名称 3#39;-氯-4#39;,4#39;-二甲基-1,2,3-噻二唑-5-甲酰苯胺。

  理化性质 原药为棕色固体,熔点114~116℃。纯品为白色结固体,熔点116℃。

  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毒性LD50 gt;6147mg/kg,大鼠急性经皮毒性LD50〉2000mg/kg。大鼠急性吸入LD50(4h)〉7mg/L。对兔眼睛无刺激性,对兔、大鼠无致畸性、对大鼠无繁殖毒性,对小鼠无变异性。对家蚕(幼虫)的急性毒性LC50 gt;400mg/L,对蜜蜂(成虫)LC50〉1000mg/L。

噻呋酰胺使用技术(噻呋酰胺用途)

  剂型 单剂6%颗粒剂,混剂如氟虫腈加噻酰菌胺颗粒剂(含氟虫腈1.0%,噻酰菌胺12%),吡虫啉加噻酰菌胺颗粒剂(含吡虫啉2%,噻酰菌胺12%)。

  作用机理 该药剂本身对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差,其作用机理主要是阻止病菌菌丝侵人邻近的健康细胞, 并能诱导产生抗病基因。叶鞘鉴定法计算稻瘟病对水稻叶鞘细胞侵入菌丝的伸展度和叶鞘细胞实验可以观察到该药剂对已经侵入细胞的病菌抑制作用并不明显,但病菌的菌丝很难侵入邻近的健康细胞,说明该药剂本身对稻瘟病病菌的抑制活性较弱,但可以有效地阻止病菌菌丝对邻近的健康细胞侵害,阻止病斑的形成。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水面施药7d时,可以发现噻酰菌胺对PBZ1 (probenazole-inducible gene), RPR1 (rice probenazole-responsive gene) 和PAL-ZB8 (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 elicitor-inducible gene) 等基因有明显的诱导作用,说明噻酰菌胺可以提高水稻本身的抗病能力。

  应用

  适宜作物与防治对象 主要用于稻田防治稻瘟病。对其他病害如褐斑病、白叶枯病、纹枯病以及芝麻叶枯病等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对白粉病、锈病、晚疫病或疫病、霜霉病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噻呋酰胺使用技术(噻呋酰胺用途)

  应用技术 该药剂有很好的内吸性,可以通过根部吸收,并迅速传导到其他部位,适于水面使用,持效期长,对叶稻瘟病和穗稻瘟病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稻瘟病发病初期使用,使用时间越早效果越明显。在移植当日处理对叶稻瘟病的防除率都在90%以上,移植100d后,防除率仍可维持在原水平。此外,该药剂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如移植深度、水深、气温、水温、土壤、光照、施肥和漏水条件等。用药期较长,在发病前7~20d均可。

  使用方法 在温室条件下,以10g (a.i.)/hm2施药1周后,用稻粒孢的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对稻瘟病有90%的防治效果;在100g (a.i.)/hm2剂量下,其防效可达到98%。在20mg/kg剂量下,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为65%,200mg/kg剂量下的防效为96%。小区试验中,在400mg/kg剂量下,对小麦白粉病有100%的防效。考虑到对稻瘟病以外的病害的防治和环境条件等影响因素,该药剂在大田条件下推荐的使用剂量为1800g (a.i.)/hm2。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