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棉的培育过程有哪些关键步骤(抗虫棉培育的详细步骤)
一、主要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选用良种:选用科棉1号、中棉所29等优质、高产、多抗的国产抗虫棉品种,示范片内统一使用科棉1号杂交一代。科棉1号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病虫和适应性广等特点,该品种出苗好,生长势较强,全生育期134天左右,植株呈塔型,株高中等偏高,叶片中等偏大,结铃性强、铃大,单铃重6克左右,是目前国内少见的大铃型品种,早熟性好,霜前花率90%左右,吐絮畅,色泽洁白,全样依分39.9%,纤维长度31.8毫米,高抗枯萎病,对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有明显的毒杀作用。
2、苗床准备:选择背风向阳、便于排水、土壤肥沃、移栽方便的地块用为苗床,制钵前7-10天施用腐熟的人畜粪等有机肥每亩地的苗床3-4担,复合肥(三个15%)按每钵1-1.5克肥用,化开后充分拌匀。
(二)、育苗及苗床管理
1、选用直径6.5厘米以上的制钵器,精细制钵,三角型紧密排列,钵面要求高低一致,播种前在钵床面浇足水,浇到钵间有明水、钵体烂滋滋的程度,播种时干籽下地,每钵一粒种子,剔除破籽、瘪籽、嫩籽和虫蛀籽,注意,包依种子千万不能浸种,否则严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后及时盖土,盖满双面,填满钵间缝隙,而后喷药保护、防治苗病。
2、播种后一般5-7天可以出苗,80%子叶展平视为出苗,可以揭膜晒床,连晒2-3天,晒到苗床发白,但要注意夜间盖膜保温,随着气温升高膜内温度超过35℃,注意揭膜通风,先揭两头,逐渐加大通风量,做到雨不淋床、日揭夜盖、苗不离床、膜不离地。
3、棉花在育苗阶段,肥料要少而全,除上述制钵前培肥钵土,在棉苗阶段少施轻施肥料。移栽前10-15天搬钵蹲苗,大小苗分开排列,及时盖土填满钵缝,同时轻施提苗肥,促新根的生长,缩短移栽后的缓苗期。
(三)、移栽及苗期田间管理
1、移栽:棉苗达3-5叶,时间一般在5月上旬,油荐在油菜收割后抢晴及时移栽,密度一般在每亩2000株左右,实行宽行窄株,双宽一般放宽到1.8-2米,栽两行棉花,株距保持30-35厘米。移栽时大小苗分开栽,每亩可用复合肥5-10公斤作底肥,注意肥料与营养钵不可直接接触,栽后及时浇足活棵水,提高成活率,缩短缓苗期。
2、移栽后及查苗补缺,防缺棵断垄。摘除叶枝、空枝,及时中耕、除草、培地壅根,同时注意开沟降低田间湿度,防止渍害发生。
3、活棵后及时追施“平衡肥”,对弱小苗轻稀粪水,促均衡生产,8、9片真叶后可进入蕾期,如肥水足,有旺长趋势的田块每可用缩节胺1-1.5克(纯品),兑水15公斤化控,进入盛蕾期后到初花期,开沟深施当家肥,以有机肥和农家肥为主,每亩饼肥50-75公斤,前期未磷、钾肥的这次同时施用,一般过磷酸钙20-25公斤、钾肥10-15公斤、尿素5公斤,或复合肥15-20公斤。注意缺硼田块每亩增施硼砂0.5-1公斤。
(四)、花铃期田间管理
花铃期是棉花一生需水、需肥最为集中的时期,约占70-80%,也是病害高发的时期,加强花铃期田间管理是夺取棉花棉花高产、提高原棉品质最为关键的时期。因此要做好
1、重施花铃肥:花铃肥以氮肥为主,时间在7月上、中旬,亩施尿素15-20公斤,如有机肥及磷钾未施足的,这次同时补足,特别是钾肥,因易随雨水流失,氯化钾每亩施用量应不少于15-20公斤,开沟打宕浇施。第二次在20-25天后,时间为八月上旬,亩尿素8-10公斤,发生伏秋干旱,要及时灌溉,以水调肥。立秋后结合治虫可采用1%尿素加0.3%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提高结铃率,增加铃重。
2、提倡全程化控,掌握“前轻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持续干旱少用或不用,遇雨或能及时抗旱、肥料足的田块,可增加用量和次数。一般在初花至盛花期,亩用纯品缩节胺2-3克,兑水30-50公斤,喷植株中上部,在打顶后7—10天,顶部果枝伸出3—4节,亩施用缩节胺纯品5—6克,实行化学封顶,控制无效花蕾。
3、及时抗旱,立秋前后我县易出现伏秋旱,每隔10-15天不下雨,中午出现萎蔫到下午4点钟前后还不能恢复的田块要及时灌溉,要早晚沟灌,忌大水漫灌。
二、棉花病虫无害化综合治理技术
长期以来,棉花病虫害是发展棉花生产的主要障碍,也是广大棉农揪心烦恼、甚至放弃种棉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为“三农”服务观点的增强,在棉区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关键仍是棉花病虫无害化的综合治理。由于近年来Bt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和棉铃虫的发生低谷期以及长期综合防治的结果,棉田有害生物的发生为害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棉田生境亦有所改善,这给我们的综合治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必须抓住机遇,搞好综合治理工作。
(一)、Bt转基因抗虫棉田病虫害发生特点
Bt转基因抗虫棉田与常规棉田相比较:棉铃虫二、三代落卵量抗虫棉田高,但一般不造成为害,三代末和四、五代抗虫棉抗虫性降低,发生为害与常规棉田基本一致;棉蚜、棉花叶螨和蝽类的发生为害比常规棉田重;其斜纹夜蛾和病害的发生为害基本相当。可见,我县各棉区棉花上主要病虫害仍是:苗病(炭疽病、立枯病)、铃病(炭疽病、红腐病、红粉病)、棉蚜、棉花叶螨、斜纹夜蛾、棉铃虫及蝽类等。
(二)、综合治理技术措施
1、农业措施:一是中耕除草灭茬,直接杀死部分虫、蛹,遏制棉花叶螨的扩散蔓延,压低虫源基数;二是结合整枝打杈、打顶心摘边心、摘除无效花蕾等,减少田间虫卵、虫量;三是平衡施肥,全程花控,促进棉株健壮生长,提高自身抗病虫性能,达到健身控害的目的;四是组织人工捕杀高龄棉铃虫、斜纹夜蛾的幼虫。
2、因地制宜,开展诱杀防治:在三、四代斜纹夜蛾、棉铃虫发生期,开展杨柳枝把诱蛾,有条件的棉田运用“高能频振灯”诱杀成虫,减轻防治压力,并起到灭祖治本的作用。
3、生物防治:签于抗虫棉的抗虫性能和棉田生境的改善,7月底以前采取不防治或挑治的策略,发挥天敌控制作用。在三代斜纹夜蛾和棉铃虫发生初期,积极推行Bt乳剂的运用,保护天敌资源,维持田间生态平衡。
4、科学用药、适时防治:一是苗病的防治。采用苗床处理和苗期药物喷洒,苗床处理可选用敌克松和地虫净拌土制钵,以预防病菌侵入和地下害虫咬苗,喷洒可选用速克灵、治萎灵等防治炭疽病和立枯病;二是棉蚜的防治。抗虫棉田的蚜虫偏重发生,7月底前的蚜虫需防治的,可选用拟除虫菊酯类(高氯)或吡啶类(大功臣)药剂进行挑治,尽量避免对天敌的杀伤,伏蚜可进行兼治;三是斜纹夜蛾和棉铃虫的防治。应选用Bt乳剂、天泰、万灵、拉维因、毒死威、快杀灵、高氯等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交替使用;四是棉花叶螨的防治。应选用大克螨、虫螨特、扫螨净等药剂结合其它害虫同时防治;五是铃病的防治。高产棉区,棉花长势旺,棉田阴湿,铃病发生重,烂铃遍地,严重影响了产量和品质,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适时选用恶霉灵、扑海因、速克灵等药剂进行防治。
(三)、操作规程
1、技术指标:棉花病虫无害化综合治理区内比本地非综合治理区用药次数减少3次以上,亩防治成本降低15%以上;减少皮棉损失10%左右;农药生产性中毒人数比上年减少80%以上,杜绝生产性死亡事故的发生。
2、组建机防服务队:依托行政手段和农技人员的技术优势,由综合治理区内各农户推荐,共同组成5—10人的机防服务队,并组织培训,随时上岗。
3、统一供药:选择对路农药是棉花病虫无害化综合治理的关键之一,签于农药市场的混乱,建议由镇农技站适时统一供应对路农药。
4、使用新药械:施药器械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防治效果,综合治理区应使用机动喷雾器或卫士牌手动喷雾器,彻底解决在使用老式机械中因滴漏和雾化效果差而造成的浪费、污染、防效差以及人员中毒等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