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缺镁症状(作物缺镁的症状图片)
镁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对动物和人类的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业集约化生产程度的提高,作物镁营养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对镁肥的需求日趋迫切。
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南方酸性红壤上施用镁肥能使水稻和大豆明显增产。70年代,海南岛的橡胶树出现大面积缺镁黄叶症状,花生、油菜、马铃薯、甜菜、玉米等作物也表现出对镁肥的良好反应。80年代以后,随着复种指数提高、作物产量增加、大量施用高浓度复合肥、农家肥使用量不断减少,作物缺镁现象日益加重,施用镁肥的增产效果越来越明显。
南方缺镁严重
中国土壤含镁量有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北方土壤含镁量(MgO)一般为5~20克/千克,平均10克/千克左右,西北地区的栗钙土、棕钙土含镁量高达50克/千克以上;而南方土壤含镁量为0.6~19.5克/千克,平均在5克/千克左右。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用NH4OAc提取)测定,能较好地反映土壤的供镁状况,可作为土壤有效镁的诊断指标。对许多植物来说,60毫克/千克为缺镁的临界值。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测试结果显示,中国有44%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低于50毫克/千克,36%的耕地低于25毫克/千克。**岗(2016,中微量元素肥行业分会报告)在22种作物上的施镁试验结果显示,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低于50毫克/千克时,施用镁肥均表现增产;低于25毫克/千克时,施用镁肥平均增产10%以上。华南热带、***带湿润地区的福建、江西、广西和海南等省是缺镁最为严重的区域。
土壤供镁受多因素影响
土壤供镁状况还受其他阳离子的影响。土壤交换性镁饱和度(%)也是衡量土壤供镁能力的指标。当交换性镁的饱和度低于10%时,就有缺镁的可能,其数值依作物对镁的需求而异:需镁较多的牧草交换性镁饱和度在12%~15%,大多数作物的需求为6%~10%,豆科作物的值不小于6%,一般作物不能低于4%。此外,一般要求土壤的钙/镁比值应在12~17,当交换性钙/镁比值大于20时,易发生缺镁现象。交换性钾/镁的比值要求在0.4~0.5,当土壤钾/镁值高于1.0时,表现为镁缺乏。因此,钾肥与石灰施用量过大,会诱发作物缺镁。施用氮肥
的形态也会影响镁肥的效果,NH4+对Mg2+的吸收有拮抗作用,而NO3-能促进作物对Mg2+的吸收。不同氮肥类型对镁吸收的不良影响程度为:硫酸铵gt;尿素gt;硝酸铵gt;硝酸钙。因此,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配合有机肥料或硝态氮肥施用,有利于发挥镁肥的效果。
因作物因土壤施用镁肥
各种作物对于镁的要求不同,一般果树、豆科作物、块根块茎作物、烟草、甜菜等需镁多于禾谷类作物;果菜类和根菜类作物多于叶菜类作物。镁对柑橘、葡萄、蔬菜、薯类、甘蔗、烟草、油棕、甜菜、多年生牧草、橡胶和油橄榄等作物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应重视这些作物上镁肥的施用。
施用镁肥时要考虑土壤的酸碱性。强酸性土壤宜施用氧化镁、氢氧化镁、白云石灰、蛇纹石粉、钙镁磷肥等缓效性镁肥,做基肥效果好,既能增加溶解度,提高镁的有效性,又能中和土壤酸性,消除H+、Al3+、Mn2+毒害;弱酸性和中性土壤宜施用硫酸镁和硫镁矾,镁肥可做基肥、追肥和根外追肥施用。水溶性镁肥宜做追肥,微水溶性镁肥则宜做基肥。采用2%~5%的MgSO4middot;7H2O溶液叶面喷施,矫正缺镁症状见效快,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施2~3次。镁肥效应大小也与施用量有关,如橡胶施用过多镁肥时,会导致叶片和胶乳的含镁量过高,引起胶乳早凝,排胶障碍增大,不利于产胶。据报道,粮食作物的镁肥施用量(MgO)为25~45千克/公顷;经济作物的镁肥施用量(MgO)为40~60千克/公顷;果树和蔬菜的镁肥施用量(MgO)为50~90千克/公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