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灰斑病图(大豆灰斑病病原形态图)
大豆灰斑病什么症状?大豆灰斑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治大豆灰斑病?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大豆灰斑病症状及危害 大豆灰斑病又叫大豆褐斑病、大豆斑点病、大豆蛙眼病,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造成感病品种百粒重下降,一般减产15%以上,同时大豆籽粒品质变差,降低蛋白质与油分含量。 1、大豆幼苗受害症状:大豆苗期发病,主要由带菌种子引起。子叶上产生稍凹陷的圆形或半圆形病斑,深褐色。低温多雨条件下,病斑发展很快,可蔓延至生长点,使顶芽变褐枯死。 2、大豆叶片受害症状:大豆成株期叶片染病,初生红褐色小圆斑,后逐渐扩展成圆形成不规则形,大小2~5毫米,中间灰色至灰褐色,边缘红褐色,病健交界明显。这是区分灰斑病与其他叶部病害的主要特征。湿度大时,叶背面病斑中间生出密集的灰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互相连合,使病叶干枯早落。 3、大豆茎杆受害症状:染病的大豆茎杆产生深红色纺锤形病斑,中央部分淡灰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色,密布微细黑点。 4、大豆豆荚受害症状:受害豆荚上的病斑为圆形至椭圆形,中央灰褐色,边缘红褐色。 5、大豆种子受害症状:染病大豆籽粒的病斑呈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稍凸出,中央灰白,边缘褐色,病斑上霉层不明显。
二、大豆灰斑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 大豆灰斑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种子带菌后长出幼苗的子叶即见病斑,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斑上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通过气孔侵入到叶片、茎部,结荚后病菌又侵染豆荚和籽粒。 1、一般早熟大豆品种发病早而重。 2、高温会抑制大豆灰斑病病情发展,高湿则加速病情蔓延。气温15~30℃,有水滴或露水存在,适于病菌侵入。气温25~28℃,持续有2小时结露,病害易流行。 3、大豆重迎茬和不耕翻的地块,发病重。同时大豆种植密度过大,田间杂草多,植株郁蔽,通风透光差,或低洼易涝地块,发病均较重。 4、大豆灰斑病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1~25℃,黑暗条件下有利于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2~28℃,最适温度为24~26℃。只有在高湿条件下,分生孢子才能萌发侵染。
三、大豆灰斑病防治方法 1、田地与玉米、谷子、甘薯、花生等非寄主作物轮作。播种时增施钾肥、磷肥、农家肥及有机肥等。在干旱时,及时浇水、中耕、除草等可提高大豆的抗病能力。 2、大豆种子在播种先用种子重量的0.3%~0.4%的50%多福合剂拌种。 3、在大豆盛花至结荚期初期喷施药剂防治,药剂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一般间隔10天喷一次,需喷施1~2次。 如您有更好的防治方法,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耕种帮感谢您的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