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实上色打什么药(果实转色期用什么杀菌剂)
决定苹果着色的因素很多,但主体因素都是影响叶绿素和花青素的平衡趋势变化。特别是昼夜温差对花青苷积累的影响,当日均温度在摄氏20度,夜温在摄氏15度以下,昼夜温差越大,花青苷的积累越多,果实越好着色;均温高,昼夜温差小,不但不利于果实着色,甚至已有的红色还可能褪掉。因此耕种帮建议昼夜温差的大小,不是人们能决定的因素,我们只能在昼夜温差以外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品种。某些苹果品种的遗传基因决定了其上色比较困难。应对措施一是新建园与高接换头时选择易着色品种,例如烟富8号、富士2001;二是在摘叶及铺设反光膜之外,摘袋后喷施乙烯利、B9等激素类促进着色(2017年海升彬县、旬邑、淳化园区苹果老品种高接换头就属于此例。)。
二、湿度。转色期果园地表干旱、果园空气湿度小均不利于着色。应对措施一是转色期长期干旱无雨,建议在摘袋前灌溉或摘袋后清晨对果园进行喷清水;二是果园生草或割草、打草的方式保持果园地表草的高度,增加果园湿度。
三、光照。果实因见不到光或见光太少,内膛和下裙枝结的果着色差。应对措施一是郁闭园改造,整形、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二是摘袋前及摘袋过程中摘去贴果叶片和遮光叶片;三是摘袋后铺设反光膜,改善内膛和下裙枝组间的光照条件(实质就是紫外线直接诱发花青苷的形成。)。
四、施肥。苹果需肥规律氮磷钾比例约为1∶0.5∶1,同时需要各种中微量元素参与到果实糖积累及促进转色酶的合成,钾、镁等元素的缺少则会导致苹果不易上色,尤其是在大年结果或留果量偏大的情况下上色更为困难。应对措施一是进入膨果期使用高钾型(钾含量大于或等于35)水溶肥10千克左右;二是摘袋前使用磷酸氢二钾或其它高钾类配合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喷施全园。
五、负载。苹果园管理过程中的大年或者疏花疏果不彻底导致挂果量偏大,果实糖份积累不足,导致上色慢、上色差。应对措施一是结合冬剪、疏花疏果等操作控制20公分左右的距离留一个果,保证合理的叶果比例;二是对目前负载过大的果园根据挂果量增施有机肥及元素类水溶肥,调节土壤及根系并实现树体快速对元素的吸收利用,同时在膨果到转色期之间喷施2-3次的含多肽或氨基酸及中微量元素型叶面肥。
六、摘袋。摘袋后降雨,摘袋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果实的着色。应对措施以红富士为例,南部果区摘袋以10月中旬前五日-10下旬为宜,若有降雨,以雨后摘袋为好;北部11月上旬-11下旬摘完。双层纸袋先摘去外袋,再过3~4个晴天摘去内袋;单层纸袋应先将外袋从底部撕开,过3~5个晴日再彻底摘袋,一般红富士采前15~20天摘袋较适宜。
七、药物增进剂。花期喷布普罗马林500倍液或采前喷0.002-0.003%萘乙酸可促使元帅系苹果增色;其它品种采前30天应用B9(0.1-0.2%)、乙烯利(0.01-0.02%)增色效果明显。
八、采收后增色。选择地势高燥平坦且通风良好的地片,铺3-5CM细河沙,将苹果柄向下,果顶向上单层平摆于沙面上,晚上让其着露,白天见中强日光,若上午9时到下午16时,光线太强,可以用苇席或纸遮盖,严防日烧,傍晚可用喷雾器喷水,使果面布满水珠,4-5天后,果面即可着色。
春夏以来,低温、高温、特高温、干旱、大风、冰雹天气频现,给果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进入7月以后,天气持续四周的特高温、且少雨,造成早熟苹果果个小、着色难,有些果品为了着色,在树上晒的发绵或日烧;进入8月天气仍然持续高温不下,中熟苹果又迟迟不能着色上市。
今年无论是早中熟苹果还是晚熟苹果,都推迟了一周多时间着色上市;不但果品价格不能提升,果品质量还有所降低(主要是早中熟苹果“早采”)。
目前,中熟苹果陆续上市,且气温度较高,昼夜温差偏小,为了不影苹果着色,确保果品质量,希望果农不要按老季节时限择袋、上色,急着上市,一定要准确判断果品成熟度,且采取相应的促色措施,尽可能地减损增效。晚熟苹果也应相应推迟,并采取相应措施。
文章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