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旱地粮食作物(旱地粮食作物以什么为主)

教会网 2023-07-27



  针对当前阴雨、少日照、洪涝和可能出现高温干旱灾害天气,要抢时收晒小春粮油作物,并做好玉米、大豆、花生、高粱、绿豆等在土旱地粮油作物田间管理,特提出以下防灾减灾措施,供参考。

  一、抢时收晒小春粮油作物

  及时组织农户利用下雨间歇抢收在土小麦、油菜、胡豌豆、马铃薯等小春粮油作物,抓住晴好天气搞好小麦、油菜、胡豌豆翻晒,尽力防止穗萌或霉变,减轻灾害损失。

  二、做好在土旱地粮油作物田间管理

旱地粮食作物(旱地粮食作物以什么为主)

  (一)玉米

  对部分迟栽田块存在密度不足、渍水较重、长势较弱、病虫害较重等问题,要做好以下三项田间管理措施:一是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在小麦或油菜收获后,将麦秆或油菜秆覆盖在玉米或高粱行中间,培肥地力,抗旱保湿。二是及时追施拔节肥和穗肥。对移栽较迟,长势较弱的玉米亩施人畜粪水1000公斤加尿素10公斤作拔节肥。玉米大喇叭口期每亩用人畜粪水1500公斤加尿素15~20公斤、氯化钾6~8公斤作穗肥。高粱在10~11叶时重施拔节孕穗肥。亩用碳铵30公斤或尿素10公斤加氯化钾5公斤兑粪水1000~1500公斤淋窝。三是雨后及时清沟,排除渍水,做到雨停田干,防止涝渍。同时利用晴天及时除草,培土上厢。

  对遭受洪涝灾害的玉米要采取以下五项措施:一是及时排水,灾害后一段时间常伴阴雨天气,因此地块及时理沟排水,解决土块积水,尽快降低土壤湿度十分重要,可以有效减轻积水沤根而致幼苗二次伤害。二是及时扶苗,灾害过后及时扶正倒伏玉米幼苗,并喷水清洗苗叶片,增加叶片透光,利于恢复叶片正常光合生产。三是根外追肥,促苗早生长、早发叶:鉴于土壤积水、根系损伤,吸收功能受损,建议在灾后放晴间歇及时用尿素0.5%+磷酸二氢钾0.2%实施根外追肥,喷施时一定要确保尿素和磷酸二氢钾完全溶解混匀,以免局部浓度过高而致外叶灼烧,加剧灾害程度;一般连续两次,间隔7天。四是松土、增追肥,暴雨已致土壤板结,因此在土壤凉干后及时中耕松土,并配合苗肥二次早追:尿素肥(5kg)+清粪水,以尽快恢复生长。五是对于连续淹没多天或倒折量大的重灾玉米田,及时采用直播补种或改种。直播品种选择要植株不高、生育期短、抗倒伏,如:三千一号、东单80、k玉8号等,适当增加播种密度(3000株/亩左右)并注意后期玉米螟防治。

  (二)花生和大豆

旱地粮食作物(旱地粮食作物以什么为主)

  干旱地区,花生、大豆除加强苗期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治外,结合施肥苗肥,可用清粪水加少量尿素窝施。也可用清水加磷酸二氢钾0.5%进行根外追肥,促进根系生长。

  雨日较多和发生洪涝的区县,花生、大豆在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防治的同时,要将花生、大豆地块四周排水沟进行清理,防治雨水过多,造成排水不畅。对已经发生洪涝和积水的田块,要抓紧时间将积水排出,天气晴朗后,结合追施苗肥对发生洪涝和积水的田块进行*中耕松土,减低土壤湿度,促进根系生长。

  (三)高梁和绿豆

  当前,多雨少日照天气不利于高粱、绿豆苗正常生长,表现为苗子较弱。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取以下三种措施:一是及时疏沟排水,防止土壤渍水。二是中耕除草,降低土壤容重,促进作物根系生长。三是高粱及时增施*提苗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5公斤,促进高粱快速生长。

  高粱、绿豆虽是旱地作物,但持续干旱天气仍将影响产量。高粱的幼穗形成期和乳熟期对水分需求较为敏感,如遇持续干旱天气,建议高粱和绿豆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和减轻干旱天气对产量的影响:一是用清粪水浇窝灌溉。二是浅耕除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三是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在高粱行间铺盖作物秸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