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介休窑盏价格的简单介绍
天下收藏于2014年停播,但是在往期的节目中,曾经有过一个男子,他拿着一个被称为是山西介休窑所出的瓷瓶前来鉴定,并称这是自己花了20万买的所谓的山西介休窑,就是洪山窑,以白瓷著称,尤其擅长在瓶身上印花以。
定窑在北方受影响较大的有山西的平定阳城介休霍州窑,北京的龙泉务窑,赤峰缸瓦窑河南的鹤壁集窑等,南方地区除景德镇窑尚有江西的吉州窑和四川的彭县窑等定窑系以烧白釉印花为主,兼烧黑酱绿釉以及白釉剔花瓷,并以曲阳为中。
一件景德镇窑的影青斗笠碗俗称娃娃碗,品相完整的,也不过3000元至6000元建窑茶盏更便宜,1000元以内完全可以拿到手上品一点的,比如磁州窑白底划花梅瓶或耀州窑刻划斗笠碗,三五万元也可以买下来但当时人们并不当。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赞美之这是因为在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广元等,都大量烧造与磁州窑风格相近似的瓷器。
窑址采集品中有残印模一件,为婴戏牡丹纹,构图布局与定窑讲求均衡对称不同印花白瓷较多的小件盏洗,盏里多印缠枝花卉,盏心及圈足各有三个支痕,这是介休窑的独特支烧方法介休窑印花时饰还大量运用于褐釉盘碗。
6山西介休窑 位于山西省介休县洪山镇,是上世纪50年代山西省最早发现的一处古瓷窑址洪山镇附近源神庙内的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源神庙碑阴题名有“瓷窑税务任韬”“前瓷窑税务武忠”字样据调查,该窑创烧于北宋,历经金元明。
介休窑 在今山西介休洪山镇,故名1959年发现始烧于宋,历经金元明清四代,在山西较少见宋代以自 釉为主,早期碗体厚重,与交城窑相似,有薄胎印花碗盏,胎白纹细,受定窑一定影响,碗盏里心都留有三个细小支烧痕,是其特征之一。
白釉印花大都受定窑影响,纹饰布局完整,线条清晰,但不讲求均衡对称常见有缠枝卉,婴戏牡丹等图案,题材新颖,生活气息浓厚黑褐釉盏碗盘洗等器物也大量运用印花装饰,其婴戏荡船纹为介休窑独出介休窑还受磁州。
磁州窑的器型和纹饰为民间所喜闻乐见,影响范围较广,发展迅速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
碗盘和盏等器物的装烧方法多采用支钉垫烧,在器物的圈足上一般都垫有3个小支钉,支烧时钉尖朝下,依次叠放,烧成出窑后,碗盘和盏等器物的内侧会留下3个细小的支烧痕迹,这种支烧方法为介休窑所独有,也是我将这尊香炉看为。
覆烧瓷器装烧的一种方法即将瓷器覆过来装在有支圈或筒形梯状支具匣钵内焙烧,始于北宋定窑,景德镇及东南地区青白瓷窑系也多用此法优点是产量高,变形小缺点是器物口沿无釉,使用不方便素烧指需二次烧。
此外盘碗内心露胎五角六角纹亦多见,还有一种白地红花的划花装饰,也为特色品种之一5碗盏等器的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垫烧,碗内多为缠枝花卉盘洗则四面饰以孩童荡船纹饰,是介休窑的独特纹饰,不见于其它。
5 碗盏等器的装烧方法采用支钉垫烧,碗内多为缠枝花卉盘洗则四面饰以孩童荡船纹饰,是介休窑的独特纹饰,不见于其它瓷窑金代产品器内心刮掉一圈釉,露出胎体霍窑在今山西霍县,故名又称彭窑创烧于金而盛于元。
北方各地纷纷仿制,中心窑场以邯郸市的观台镇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磁州窑体系,主要分布在河南鹤壁集窑,修武当阳峪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曲河窑,山西介休窑,霍县窑,山东淄博窑,江西吉安吉州窑,福建泉州,四川。
经实地考察,浑源窑当建于唐代,烧白釉黑褐釉茶叶末釉等品种金元时期窑厂扩大,品种增多,有黑釉剔花白釉剔花与划花,有盘碗盆罐枕等器黑釉剔花为雁北地区之最精者,牙白釉剔花在山西其他地区也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