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稻田水分管理呢视频(怎样做好稻田水分管理呢图片)
水稻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水分管理如何管理?水稻分蘖期水分怎么管理?如何管理水稻抽穗结实期的水分?水稻大田期水分如何管理?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水稻插秧至返青期水分管理 田面水层的深浅与插秧质量、插秧机作业效率、插秧返青速度有密切关系。插秧时水层调节到1厘米左右,或有少部分露地的地皮水时,有利于机插。地面无水或水层过深,都不利于提高插秧质量。地面无水会增加插秧机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机械阻力增大。水层过深,又会增加漂秧率。插秧后灌3~4厘米水层护苗3~4天,待秧苗产生新根立即落浅,保持浅水层。 水稻的一生中,返青期对水分的反应非常敏感。秧苗移栽后,根系因受损伤,吸收力变弱,容易失去水分平衡。因此,插秧后如果缺水,则返青延迟,甚至会死苗。移栽后的温度对水稻初期生育也很敏感,特别是植株干物重和茎叶相对生长率随着温度上升而明显增加。而温度又全靠灌水措施来调节。因此,返青期的用水管理在寒冷稻区,不仅关系到秧苗返青快慢,而且关系到稻苗早期生长,并在水稻高产栽培中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稻分蘖期水分管理 此时稻田间灌溉水层深浅,直接影响水稻生育。在北方寒冷稻区,灌溉水的温度对分蘖发育的影响大于气温。一般水稻分蘖早生快发,主要取决于高的水温。在水稻分蘖期提高水温的有效措施是浅水灌溉,一般灌水3厘米左右为宜。在高纬度寒地稻作区,春季和夏初水温高于气温。 浅水灌溉不仅可提高水温和地温,还能增加土壤氧气和有效成分,并使植水稻株茎部得到充足的光照,为分蘖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如在寒潮来临,日平均水温达不到20℃,或稻田漏水等情况下,应采取早晚串灌、白天圈水的灌水方法,以提高水温。低温连续出现时,日平均水温低于17℃时,应加深水层保护秧苗。 排水晒田,不仅能控制无效分蘖,又可控制水稻对氮素营养的吸收,抑制下位节间伸长,增强稻株的抗倒伏能力。还可以增加土壤氧气,增强水稻根系活力,促进水稻健壮生长。晒田的适宜时期为无效分蘖期。但在长势不足和保水性能差的稻田,则不宜晒田,可采用间断灌水措施。
三、水稻穗发育期水分管理 水稻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期时,叶面积增加很多,外界气温又高,光合作用强,物质代谢旺盛,尤其是水分代***常活跃,因而对水分的需要量大。 为满足水稻生育中期的需水要求,把水层保持在6~7厘米比较适宜。在减数分裂期出现低温时(温度低于18℃),有必要把水层加深到15~20厘米。通过深水来保护发育中的幼穗,预防冷害。 在高肥田,有机质多,或低洼田由于夏季高温,有机质急剧分解,土壤处于缺氧状态,产生大量有毒气体,损害稻根。针对这种情况,宜采用1~2次间断灌水措施,排除有毒气体,往土层中输送氧气。
四、水稻抽穗到成熟期水分管理 水稻抽穗后的同化量占全部谷粒产量的60%~70%。因此,增加抽穗后的同化量对实现高产意义重大。抽穗后同化量的增加需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光合作用时间要长;二是绿色叶片数要多;三是单位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光合强度要大。 上述三个条件主要以良好的根系为基础。所谓根系活力,是指在灌水缺氧条件下,根系利用茎叶送来的能源物质和氧气,缓冲土壤中有毒气体的能力,即根系的氧化能力、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但在水稻生育进入后期,根系逐渐衰老,活力随之减弱。预防根系衰老,必须创造有氧气的土壤环境,使水稻维持旺盛的根系活力,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不断地供给地上部,生产干物质。因此,水稻后期水分管理的着眼点,应放在减少灌水、增加土壤通气性上。再则,水稻抽穗后,叶片蒸腾量也在减少;从水稻生态特点看,生育后期水温对水稻的影响小于气温。根据这些情况,水稻抽穗到成熟期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抽穗后的15~20天内采取3~4厘米的浅水灌水方法,20~35天采取间断灌水的方法,使土壤保持饱和水状态。此后,根据成熟的情况决定停灌水时间,排水不良的黏质土或低洼地到抽穗后的25天左右,就可以停灌晒田,排水较好的稻田,地下水位又低,到抽穗后的35天左右停灌晒田。漏水田适当延长灌水时间,要防止土壤过早缺水。 以上就是耕种帮介绍水稻各生长阶段水分的管理方法,如您有更好的补充请在下方留言告诉我们。
上一篇:绿色碧玺价格(绿色碧玺价格走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