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矮缩病毒病的防治(水稻黑穗病发病原因)
水稻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al Disease)是由灰飞虱为介体传播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我市发病比较普遍,发病田块一般减产1~2成,重者损失3~5成,甚至绝产绝收。其发病症状和综合防治技术如下:
一、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症状识别
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状特征,在田间很易与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使用不当引起的药害相混淆。
1、秧苗期症状:病株颜色深绿,心叶抽生缓慢,心叶叶片短小而僵直,叶枕间距缩短,其叶鞘被包裹在下叶鞘里。植株矮小,不会抽穗。而由除草剂药害引起的是枯黄;由植物生长调节剂药害引起的是扭曲畸形。
2、分蘖期症状:病株分蘖增多丛生,上部数个叶片的叶枕重叠,心叶破下叶叶鞘而出或从下叶枕口呈螺旋状伸出,叶片短而僵直,叶尖略有扭曲畸形。植株矮小,主茎及早生分蘖尚能抽穗,但穗头难以结实,或包穗,或穗小,似侏儒病。而处于分蘖期的药害病株,其所在叶片均质地刚直,心叶扭曲畸形,边缘白化。
3、抽穗期症状:全株矮缩丛生,有的能抽穗,但抽穗迟而小,半包在叶鞘里,剑叶短小僵直;在中上部叶片基部可见纵向褶皱;在茎秆下部节间和节上可见蜡白色或黑褐色隆起的短条脉肿;在感病的粳糯稻茎秆上可见白蜡状突起的脉肿斑。这是当前黑条矮缩病的*突出表现症状。
二、综合防治措施
1、合理田间作物布局。秧田应尽量选择远离重病田,提倡集中连片育秧,降低秧苗受毒侵染机率。大田尽量做到连片种植,减少插花田和草荒田,阻断灰飞虱传毒发病。
2、选用抗耐病良种。结合发病发病调查,寻找抗耐病品种,因地制宜做好选用推广工作。
3、加强田间管理。秧田应合理平衡施肥,切不可过量使用氮肥,秧苗过嫩过绿,易招诱灰飞虱传毒发病;大田前期一旦发病,应及时拔除病株,进行分墩补栽。
4、治虫防病,阻断病源传播。水稻苗期及时做好麦田及秧田四周杂草和荒田的灰飞虱防治,阻断媒介昆虫迁移传毒。秧苗2~7叶期是灰飞虱的主要传毒关键期,做好秧田期和大田初期防治灰飞虱是控制黑条矮缩病的关键措施。可用锐劲特、扑虱灵、吡虫啉等对灰飞虱进行防治。*做到统一时间,群防联治,以确保全区与有效控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