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炭疽病综合防治(柑橘炭疽病症状)
炭疽病是我国柑桔产区普遍发生的一种重要病害。陕南柑桔炭疽病,有其特殊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症状。那么,柑橘炭疽病该如何防治呢?下面跟随耕种帮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1 柑橘炭疽病
柑桔炭疽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同时也是让农民朋友们忧心常见的病害。炭疽病严重发生时常造成大量落叶,梢枯、僵果、枯蒂落果,树皮爆裂,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整枝整株枯死。在贮存运输期间,还常引起果实大量腐烂,影响市场供应。
炭疽病是弱生性,如果植株衰弱,在适高温高湿度等条件下,植株容易感染炭疽病。如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植株所贮存的养分被大量消耗,令植株抗逆能力降低,加上在清园未有喷药进行预防,或预防的力度不够,炭疽病因此而大量发生。
2 炭疽病的为害症状
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枝梢、果实,亦可危害花、主干和苗木。发病严重时,引起大量落叶,枝干干枯,导致树势衰退,甚至整株死亡。因发病部位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症状差异较大,常见和造成损失严重的症状有:
(1)炭疽病为害叶片症状
A. 急性型(叶枯型):即通常所谓的急性型炭疽病,常发生在新梢嫩叶上,病斑常从叶尖开始,初为水渍状暗褐色,似开水,后变为黄褐色,云纹状,病斑边缘不明显。病部组织枯死后,常呈“V”字型斑块,其上也可产生细小的黑色小粒点,病叶很快脱落。此病从开始到叶片脱落不过是3-5天。常见叶片掉一地的现象。叶片已脱落的枝梢很快枯死,并且在病梢上产生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液点。
B. 慢性型(叶斑型):慢性型(叶斑型)症状多出现在成长叶片或老叶的叶尖或近叶缘处,圆形或近圆形,稍凹陷,病斑初为黄褐色,后期灰白色,边缘褐色或深褐色。病、健部分界明显。在天气潮湿时,病斑上出 现许多朱红色而带粘性的小液点,在干燥条件下,则在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粒点,散生或呈轮纹状排列。这是该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病叶脱落较慢。
(2)炭疽病为害枝梢症状
枝梢症状:多自叶柄基部的腋芽处开始,病斑初为淡褐色,椭圆形;后扩大为梭形,灰白色,病健交界处有褐色边缘,其上有黑色小粒点。病部环绕枝梢一周后,病梢即自上而下枯死。嫩梢有时会出现急性型症状,常自梢端3~l0厘米处突然发病,状如开水,呈暗绿色,水渍状,3~5天后凋萎变黑,继而枯死,上有朱红色小粒点,幼叶随之凋萎脱落。
(3)炭疽病为害果梗症状
果梗枯:通常在9月份,果实开始成熟后发生,受害果梗褪绿发黄,变褐,变灰白色干枯,当病斑扩展到果蒂,引起蒂枯,果实提早转色并脱落,造成采果前的大量落果。
贮运期蒂腐:多从果蒂部或其附近开始褐色腐烂,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橘红色小点或粘液。
(4)炭疽病为害花朵及果实症状
花朵症状:雌蕊柱头被侵染后,常出现褐色腐烂而落花。
果实症状:幼果发病,初期为暗绿色不规则病斑,病部凹陷,其上有白色霉状物或朱红色小液点。后扩大至全果,成为变黑僵果挂在枝梢上。大果受害,有干疤型、泪痕型和软腐型3种症状。干疤型以在果腰部较多,圆形或近圆形,黄褐色或褐色,微下陷,呈革质状,发病组织不深入果皮下;泪痕型是在果皮表面有一条条如眼泪一样的,由许多红褐色小凸点组成的病斑;软腐型在贮藏期发生,一般从果蒂部开始,初期为淡褐色,以后变为褐色而腐烂。
3 柑橘炭疽病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体在病部组织内越冬,病枯枝梢是病菌主要的侵染来源,次年春天产生分生泡子,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致病。病菌具弱寄生性和潜伏侵染特性,即病菌入侵寄主后可处于休眠状态而不显症,只有当寄主组织活力下降或衰退时才表现症状。
高温多湿的天有利发病;冬春植株受冻或受旱;或柑橘园受涝;或园土粘重、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或偏施过施氮肥;或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皆易降低植株抗逆力而易发病。通常以甜橙、?柑、蕉柑、温州蜜柑、柠檬、红桔、年桔等品种发病较重。同一感病品种的发病轻重又跟树势强弱有密切关系。
4 炭疽病的综合防治
应采取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
(1)改善果园管理。做好肥水管理和防虫、防冻、防日灼等工作,并避免造成树体机械损伤,保持健壮的树势。剪除病虫枝和徒长枝,地面落叶,集中烧毁。
(2)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活力。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整治排灌系统,做好防涝防旱防冻防虫等工作。
(3)冬季剪除病枝病叶,收集烧毁,消灭越冬病原。
(4)排除积水。炭疽病发生偏重的桔园都存在地势低洼、积水多的问题,水田、平地桔园要特别加强排灌渠道建设,以降低湿度,控制病害发生,水田建园起垄栽植,平地果园应根据地势挖40cm深纵横交错的排水沟,以有效地防止“大水漫灌”和台风雨造成的“积水”危害。
(5)清理落叶枯枝后喷1-2次剂,每10天左右一次。药剂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代森铵水剂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等,均有一定效果。
(6)药剂防治:25%吡唑醚菌酯1500倍+20%氟环唑2000倍。
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