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亩虾池种多少水草(一亩虾池种多少水草合适)
小龙虾一亩地一年能产多少斤,附养殖方法和环境
; 1、虾稻混养模式,1亩地1年通常能产160-200斤左右,虾稻混养模式由于受水稻栽种、生长等因素影响,会导致小龙虾在高温季节处于不利生长环境,致使小龙虾产量不高。2、池塘精养模式,1亩地1年通常能产300-400斤左右,有时能达到500斤以上。3、养殖小龙虾一定要保持合理的密度,这样才能提高产量。
一、小龙虾一亩地一年能产多少斤
1、在虾稻混养模式下,每亩地1年一般能产160-200斤左右,虾稻混养模式下小龙虾会受到水稻栽种、生长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小龙虾在高温季节处于不利生长的环境,导致产量不高。一般投放60-70斤左右的虾苗,常规养殖下其产量差不多是150-200斤左右,如果想达到250斤以上,则需在每年秋冬季节做好苗种繁育工作,以便第2年养殖池塘有足够的虾苗,同时还需根据实际养殖情况适当投苗。
2、在池塘精养模式下,每亩地1年一般能产300-400斤左右,有时还可以达到500斤以上。繁育虾苗为主的精养塘口其产量会比较高,池塘精养模式由于可以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1年可养殖2-3季以上的小龙虾,这样产量就会相应提高。使用这种方法需要丰富的养殖经验与精细化管理,养殖风险也比较大。
3、如果想要提高小龙虾的产量就一定要保持合理的养殖密度,适宜的养殖密度不仅能充分发挥池塘主产力,还能提高虾的产量、规格与经济效益。如果一味追求养殖密度,不仅会增加养殖难度,还会导致小龙虾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而且在高密度养殖下,大量的残余饵料与小龙虾排泄物会污染水质,导致小龙虾的生存空间减小。
二、小龙虾养殖方法和环境
1、小龙虾养殖方法
(1)养殖场所
1虽然小龙虾对水质的适应能力特别强,但是养殖的目的主要是提供食用,所以养殖池塘的水质必须要清澈无污染,并含有丰富的溶氧量。
2要为池塘设置换水设施、增氧设备等,为突发情况及时作出对应措施。
3做好池塘进出口的防逃措施,防止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逃出的现象。
(2)清塘消毒
1对池塘一定要进行清塘消毒的工作,这样可以有效的清除有害物质、病原体与寄生虫等,减少病原,降低发病率。
2将池塘中小龙虾的天敌清除,比如蛇鼠等。同时还要防止池塘中有杂鱼,因为杂鱼会与小龙虾争抢食物,影响小龙虾的正常生长发育,消毒可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
(3)栽植水草
1水草在小龙虾养殖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池梗与池底栽种适量的水草,这样能有效的增加池中溶氧含量为小龙虾提供休息,遮阴的地方。
2水草种植的面积不能过大,最多不能超过池塘的1/2,过多就会影响小龙虾的营养吸收,也可在池底放置一些瓶子或者竹筒供小龙虾栖息。
(4)肥料施用
1放养前需要在虾池中施用适量的肥料,这样可以培养浮游生物,使小龙虾自由捕食浮游生物。
2肥料不宜过多,过多会使小龙虾产生疾病,具体用量可以根据池水肥力及池塘面积决定,池水要保持一定透明度,这样有利于后期管理观察。
(5)虾苗放养
1虾苗放养的时间一定要避开夏季和冬季这2个温度极端的季节,虾苗的规格不能参差不齐,一定要选择生长情况良好,没有疾病的虾苗。
2放养时不需要分批进行,可一次性全部放入。
3在放养前需要对虾苗进行消毒处理,消灭身上的寄生虫与病菌,可以用食盐水浸泡虾苗。
(6)饲料选择
1龙虾的食性非常杂而且很广,可以用破壳的田螺肉,河蚌肉或者动物内脏等喂食。
2不能投放单一的荤饲,需要与玉米、小麦等植物性饲料混合投放。
3小龙虾一般在晚上自由觅食,每天可投喂2次,根据生长情况与天气状况等适当增加频率。
2、小龙虾养殖环境
(1)池塘水温
1小龙虾对水温的要求不高,水温只要在1-40°C左右就可以生存,它的生长水温为10°C以上,适宜水温为16-33°C左右,最佳水温为20-32°C左右。但当温度低于20°C或高于32°C时,小龙虾的生长率就会下降。
2成虾对高温和低温都有一定的承受力,在冬季小龙虾还会爬出洞穴觅食,但当水温低于10°C时,就会潜入洞内过冬。在水温高于33°C时,小龙虾白天会进入深水区活动,晚上则在浅水区或草丛中觅食。
(2)池塘溶氧量
小龙虾在天然水域中能够适应非常恶劣的生态环境,但是必须满足2个前提条件,分别是水体中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水体的溶氧量不可太低。
(3)水质的酸碱
1在池塘进行人工养殖小龙虾时,它对养殖水体酸碱度的要求以微碱性为宜,和鱼类基本相似。
2ph为7-9的水体是小龙虾生长和繁殖的最佳环境,养殖小龙虾时一定要调节水体的酸碱度,可以使用红糖或生石灰调节。
(4)重金属离子
1小龙虾不能接触重金属离子,重金属离子会对小龙虾产生严重的毒害作用。
2毒害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重金属与生物体内蛋白质结合抑制酵素梅的活动,直接破坏小龙虾正常的生理作用;二是重金属与鳃黏膜结合会破坏鳃组织,阻碍呼吸,导致小龙虾窒息死亡。
青虾养殖池为什么要种植水草?怎样种植水草?
(1)虾池栽种水草的重要作用由于青虾游泳能力差,喜欢栖息在水草较多的浅水地带。因此,根据青虾的这一生物学特性,主养青虾池塘必须种植一定面积的水草供青虾栖息,以提高水体利用率,增加放养密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商品虾的品质。
(2)常见水草种类与种植方法虾池栽种的水草有水花生、水蕹菜和水葫芦等种类,可因地制宜地加以选择。
①水花生:为多年生挺水植物,又称空心莲子草、喜旱莲子草,因其叶与花生叶相似而得名。水花生茎长可达1.5~2.5米,其基部在水中匐生蔓延,形成纵横交错的水下茎,其水下茎节上的须根能吸取水中营养盐类而生长。根呈白色稍带红色,茎圆形、中空、叶对生、长卵形,一般用茎蔓进行无性繁殖。水花生喜湿耐寒,适应性极强。气温上升至10℃时即可萌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2~32℃,5℃以下时水上部分枯萎,但水下茎仍能保留在水下不萎缩。水花生可在水温达到10℃以上时向虾池移植,每亩用草茎25千克左右,用绳扎成带状,用木桩固定在离岸1~1.5米处。一般视池塘的宽窄,每边移植2~3条水花生带,每条带间隔50厘米左右。
②水蕹菜:为旋花科一年生水生植物,又称空心菜,属水陆两生植物。水蕹菜4月初进行陆上播种种植,4月下旬至5月初再移植至虾池中,其移植方法可参照水花生的做法,但株行距可适当缩小。另需注意的是,当水蕹菜生长过密或孳生病虫害时,要及时割去茎叶,让其再生,以免对养殖造成影响。
③水葫芦:为多年生宿根浮水植物,又称凤眼莲、水浮莲,因它浮于水面生长,且在根与叶之间有一葫芦状大气泡而得名。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在6~7月,将健壮的、株高偏低的种苗进行移栽。水葫芦喜欢在向阳、平静的水面,或潮湿肥沃的边坡生长。在日照时间长、温度高的条件下生长较快,受冰冻后叶茎枯黄。每年4月底至5月初,在上年的老根上发芽,至年底霜冻后休眠。
(3)水草移植时注意点从外河(湖泊)中移植进虾池的水草,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以防敌害生物及野杂鱼卵带进虾池。消毒可用漂白粉(精)、生石灰等药物。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生物技术发展报告》
40亩需要种多少伊乐藻
一般一亩种300斤即可,四十亩大概需要12000斤。伊乐藻是大部分养殖虾蟹的主要的种养水草,但是许多养殖户在虾蟹养殖中期,因各种原因而起漂、腐烂、最终因塘口无草而导致产量、规格和效益均比较低。要点,要稀插,每株要有一把,株距在3米对方,行距8米左右。且要有10-15公分的淤泥,没有淤泥的要用机械在需要插草的地方旋耕,并且用有机肥每亩用300-400斤。如果是第二年再养殖虾蟹,我们还要重新移栽,这样可以保第二年水草不起漂。水位控制在30-40公分,在春天尽量早点提高水温和增加光照,促进伊乐藻扎根生长。在栽种伊乐藻初期,池水不能太廋,太廋会长青苔。水过肥又不利伊乐藻光合作用,抑制水草生长。那就要使用每亩300-400斤的有机肥当底肥,用碳源或者氨基酸当追肥。如果肥度大,用EM菌来分解有机质,调节水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