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梢蛇一条多少g 乌梢蛇有多重
乌梢蛇个头大个头小哪个好?
乌梢蛇也是分乌梢蛇,黑线乌稍和黑王乌稍的
常见的人工饲养的乌梢蛇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越大越贵,因为多作为食用,所以个体越大,出的肉量越多,单斤的价格就越贵。
乌梢蛇从25元一斤到100元一斤不等,以大小论价钱。
乌梢蛇又叫乌蛇、乌风蛇。因为乌梢蛇本身的抵抗力较强,并且具有很好的祛风、止痛的作用,因此也是较为常见的中药材,尤其是用于风湿、麻痹、神经性抽搐等情况下有着很好的调理治疗作用。那么大家对于乌梢蛇的营养价值、食用方法、饮食禁忌问题上有了解多少呢?下面大家与小编一同来了解一下吧。
乌梢蛇的营养价值
乌蛇含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
乌梢蛇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
①《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肤生疮,眉须脱落,瘑痒疥等。
②《开宝本草)):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
③《纲目》:功与白花蛇同而性善无毒。
④《医林纂要》:滋阴明目。
乌梢蛇的做法
1、乌梢蛇炖鸡
原料:乌梢蛇1条、鸡1只
调料:料酒10克、姜5克、葱10克、盐3克、鸡精3克、鸡油30克、胡椒粉3克
制作:
1.将乌梢蛇宰杀后,去头、尾、皮及肠杂,洗净,切3厘米长的段;姜切片,葱切段;鸡宰杀后,去毛、内肚及爪。
2.将乌梢蛇肉、鸡、姜、葱、料酒同放炖锅内,加水35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加入盐、鸡精、鸡油、胡椒粉即成。
功效:祛风湿,养阴退热。适用于风湿疼痛,骨蒸赢瘦,消渴,脾虚,骨泄,崩中,带下等症。
2、乌梢蛇炖排骨
原料:乌梢蛇1条,猪排骨500克
调料:料酒10克,姜5克,葱10克,盐3克,鸡精3克,鸡油30克,胡椒粉3克
制作:
1.将乌梢蛇宰杀后,去皮、头、尾及肠杂,洗净;猪排骨洗净,剁成4厘米长的段;姜拍松,葱切段。
2.将乌梢蛇肉、排骨、姜、葱、料酒同放锅内,加水2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加入盐、鸡精、鸡泊、胡椒粉即成。
功效:祛风湿,补气血。适用于风湿肿痛,热病伤津,消渴,服瘦,便秘等症。
3、乌梢蛇炖狗肉
原料:乌梢蛇1条,狗肉500克
调料:料酒10克,姜5克,葱10克,盐3克,鸡精3克,鸡油30克,胡椒粉3克
制作:
1.将乌梢蛇宰杀后,去皮、头、尾及肠杂,洗净,切4厘米长的段;狗肉反复冲洗干净,切4厘米见方的块;姜拍松,葱切段。
2.将乌梢蛇肉、狗肉、姜、葱、料酒同放锅内,加水2800毫升,置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加入盐、鸡精、鸡油、胡椒粉即成。
功效:法风湿,温肾阳。适用于风湿疼痛,脾肾气虚,胸腹胀满,腰膝软弱等症。 煎汤内服9-12g,研末2-3g。也可泡酒。
乌梢蛇的食用方法
水煎服,研末或入丸、散吞服,浸酒内服,外敷。
乌梢蛇的食用禁忌
血虚生风者慎服乌梢蛇,乌梢蛇忌犯铁器。
乌梢蛇的附方
1、主治白癜风,及身体顽麻。功效:祛风止痒,燥湿消痰,温通血脉。乌蛇9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黄),白僵蚕60克(微炒),肉桂15克,独活60克,天麻60克,川乌15克(炮裂,去皮脐),细辛15克,防风15克(去芦头),胡麻子60克,枳实15克(炒微黄),蝉壳15克,白附子15克(炮裂),天南星0.3克(炮裂)。上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7.6克。(《医方类聚》乌蛇散)
2、主治一切干湿癣。功效:祛风除湿,清热散瘀,理气 通络。乌蛇(酒浸,去皮骨,炙)30克,干荷叶15克,枳壳(去瓤,麸炒)1克上3味,捣为散。每服7~10克,空心蜜酒调下,日、晚再服。(《圣济总录》三味乌蛇散)
3、治牛皮癣。乌蛇、白藓皮、丹参、银花、地肤子各30克,荆芥、防风、蝉衣、苦参、赤芍、连翘各20克,浮萍、紫草各15克,甘草10克。共为末,日服2次,每次9克,开水送服。(《浙江中医杂志》1986;(2)乌梢蛇散)
4、治干疥瘙痒久不差。黄芪60克(锉),乌蛇120克(酒浸、去皮骨、炙令黄),川乌头90克(炮裂去皮脐),附子60克(去苗),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克,食后以荆芥汤下,以差为度。(《圣济总录》黄芪丸)
已经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关于乌梢蛇的食用、功效、禁忌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知识,相信大家一定对乌梢蛇在食用上有了新的了解,建议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如果是有血虚生风体质的人群一定要注意谨慎食用,最好是在食用前遵循医师的建议,这样对于健康来说更为保险。
棕黑锦蛇有毒吗
问题一:棕黑锦蛇有毒吗? 棕黑锦蛇是无毒蛇
问题二:想养一天棕黑锦蛇,请问有没有毒,好不好养 50分 不会有毒,超级好养。我有一叔叔养过
问题三:棕黑锦蛇饲养方法,蛇是二十多厘米,昨天刚入手,一般开食用什么? 用乳鼠好开食 必须要是人工养殖的鼠
问题四:这是什么蛇,有毒吗 棕黑锦蛇,国产大型无毒蛇,百度可查。
问题五:这种蛇的学名叫什么,有毒吗?能长多大? 从白洁那儿买的?就是棕黑锦蛇的幼体,无毒温顺,能长到1M3-1M5左右,这种蛇小时候是国产的幽灵玉激,但长大了不好看,不信你看看成体照片
问题六:请问这晃什么蛇?有毒吗?叫什么名字? 棕黑锦蛇(幼体),国产大型无毒蛇。
问题七:棕黑锦蛇的生活习性 活动于平原、山区的林边、草丛、耕地,亦到人住宅附近甚至进入房内。性情比较温和,不受威胁时,一般不咬人。以鼠类为食,亦吃鸟类及鸟蛋。7~8月产卵6~21枚,卵径40-60 mm×28-30 mm,卵重18-29 g;孵化期1.5~2月;初孵仔蛇全长270~350 mm,重8-18 g。
问题八:这是什么蛇?有毒吗?懂蛇的进来!位置黑龙江! 5分 棕黑锦蛇,大型无毒蛇,百度可查。
问题九:这是什么蛇啊有毒吗? 50分 乌梢蛇,俗称乌蛇、乌风蛇,为游蛇科乌梢蛇属体形较大的无毒蛇,广泛分布于中国
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由于栖息地破坏及人类大量捕杀,野外生存数量大减,应予保护。乌梢蛇可入药,有祛风,活络,定惊的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瘰疬恶疮。身体背部褐色或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条黄色的纵纹,体侧各有两条黑色纵纹,至体后部消失。
问题十:棕黑锦蛇相对其他蛇有什么优势?为什么有人养殖棕黑锦蛇 棕黑锦蛇和王锦蛇,水律蛇一样,都属于大型的无毒蛇,药用和食用的价值也都差不多的,养殖成本和价格也基本差不多。
只不过王锦蛇和水律蛇养殖的比较早,也比较多,棕黑养殖的相对少一点,竞争也就少一点吧。还有CCTV有次播放了一个坑爹的致富节目,说棕黑一条可以卖几千元,也助长了棕黑的养殖吧。
乌梢蛇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拉丁名 5 英文名 6 乌梢蛇的别名 7 乌梢蛇的处方用名 8 来源 9 原动物形态 10 产地 11 采收与初加工 12 生药性状 13 理化鉴别 14 乌梢蛇的炮制
14.1 乌梢蛇的炮制方法
14.1.1 乌梢蛇 14.1.2 乌梢蛇肉 14.1.3 酒乌梢蛇
14.2 成品性状 14.3 炮制作用 14.4 炮制研究 14.5 贮存方法
15 性味归经 16 功能主治 17 化学成分 18 乌梢蛇的药理作用 19 乌梢蛇组方精选
19.1 治大麻风 19.2 治紫白癜风 19.3 治婴儿撮口,不能吸乳 19.4 治破伤中风(项强,身直) 19.5 治木舌胀塞
20 乌梢蛇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20.2 来源 20.3 性状 20.4 鉴别 20.5 浸出物 20.6 乌梢蛇饮片
20.6.1 炮制
20.6.1.1 乌梢蛇 20.6.1.2 乌梢蛇肉 20.6.1.3 酒乌梢蛇
20.6.2 鉴别
20.6.2.1 模板DNA提取 20.6.2.2 PCR反应 20.6.2.3 电泳检测
20.6.3 性味与归经 20.6.4 功能与主治 20.6.5 用法与用量 20.6.6 贮藏
20.7 出处
21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乌梢蛇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乌梢蛇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乌梢蛇
1 拼音
wū shāo shé
2 英文参考
black snake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aocy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Zaocys(拉)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acktail snak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乌梢蛇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1]。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 的干燥体[2]。乌梢蛇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乌梢蛇饮片呈段状,表皮乌黑色或黑褐色,无光泽,切面黄白色或灰棕色,质坚硬,气腥,味淡[3]。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质韧,气腥,略有酒气[3]。酒乌梢蛇色泽加深,略有酒气[3]。
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乌梢蛇饮片具有祛风止痒的功能[3]。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3]。
4 拉丁名
Zaocys(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blacktail snake(《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乌梢蛇的别名
乌蛇(《药性论》)
黑风蛇[1]。
黑梢蛇(《开宝本草》)
剑乌梢(《本草衍义》)
黑花蛇(《本草纲目》)
乌峰蛇(陈义《动物学》)
乌花蛇、剑脊蛇、剑脊乌梢蛇
7 乌梢蛇的处方用名
乌梢蛇、乌蛇、乌梢蛇肉、制乌梢蛇[3]。
8 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中医大辞典》:乌梢蛇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除去内脏的干燥全体[1]。
9 原动物形态
乌梢蛇全长可达2米以上。头扁圆;头部和颈部分界不明显。吻鳞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宽大于长,其与吻鳞的缝合线远较与鼻鳞的缝合线为短。前额鳞大,两鳞间的缝合线等于从其前缘至吻端的距离,宽大于长,外缘包至头侧。额鳞前大后小,长与鼻间鳞和前额鳞的和相等。眼上鳞宽大,长与其额鳞前缘至吻端的距离相等。鼻孔椭圆形,位于2鼻鳞中间。颊鳞1片,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眼前鳞2片,上缘包至头背。眼大,眼后鳞2片。颞鳞前后列各2片,前列的狭而长。上唇鳞8片,第4、5两片入眼;第6片最大。前颏鳞比后颏鳞短,与前5片下唇鳞相接。后颊鳞与第1腹鳞间有小鳞1对。下唇鳞11片,第6片最大。体鳞16~14行,背中央2~6行起棱.腹鳞186~205片,肛鳞2裂,尾下鳞101~128对。尾部渐细。体呈青灰褐色,各鳞片的边缘黑褐色。背中央的2行鳞片呈黄色或黄褐色,其外侧的2行鳞片则成黑色纵线。上唇及喉部淡黄色。腹面灰白色。其后半部呈青灰色。(《中药大辞典》)
10 产地
《中医大辞典》:乌梢蛇主产浙江、江苏、贵州、湖北等地[1]。
11 采收与初加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12 生药性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13 理化鉴别
乌梢蛇粉末萤色或淡棕色。角质鳞片近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具纵向条纹。表皮表面观密布棕色或棕黑 *** 素颗粒,常连成网状、分枝状或聚集成团。横纹肌纤维淡黄色或近无色。有明暗相间的细密横纹。骨碎片近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长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较粗。
14 乌梢蛇的炮制
唐代有炙去头尾,取肉炙过(《外台秘要》)的方法[3]。
宋代增加了酒炙制、醋制、焙制(《太平圣惠方》)、酒焙制(《小儿药证直诀》)、酒煨制、酥制、药汁制(《圣济总录》)、酒煮制(《扁鹊心书》)、烧制(《重修政和经使证类备用本草》)等法[3]。
清代又增加了酒蒸制(《本草述》)、清蒸制(《握灵本草》)法[3]。
现在主要的炮制方法有酒浸、酒炙等[3]。
14.1 乌梢蛇的炮制方法 14.1.1 乌梢蛇
取原药材,除去头、鳞片及灰屑,切段,筛去碎屑[3]。
14.1.2 乌梢蛇肉
取乌梢蛇,除去头、鳞片及灰屑,用定量黄酒闷透后,取出趁湿除去皮骨,切段,干燥,筛去碎屑[3]。
每100kg乌梢蛇,用黄酒20kg[3]。
14.1.3 酒乌梢蛇
取净乌梢蛇段,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取出晾凉,筛去碎屑[3]。
每100kg乌梢蛇段,用黄酒20kg[3]。
14.2 成品性状
乌梢蛇呈段状,表皮乌黑色或黑褐色,无光泽,切面黄白色或灰棕色[3]。质坚硬[3]。气腥,味淡[3]。
乌梢蛇肉,呈段片状,无皮骨,肉厚柔软,黄白色或灰黑色[3]。质韧[3]。气腥,略有酒气[3]。
酒乌梢蛇色泽加深,略有酒气[3]。
14.3 炮制作用
乌梢蛇具有祛风止痒的功能[3]。如治风瘙瘾疹的乌蛇膏(《太平圣惠方》);治湿疹、瘙痒的止敏片(《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3]。
酒炙能增强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并能矫臭、防腐,利于服用和贮存[3]。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3]。如治风湿痹痛,手足缓弱不能伸举的乌蛇丸(《太平圣惠方》);治破伤风,颈项紧硬,身体强直的定命散(《圣济总录》);治麻风的乌蛇丸(《秘传大麻风丸》);治一切干湿癣的三味乌蛇散(《圣济总录》)[3]。
14.4 炮制研究
乌梢蛇全体含赖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成分[3]。蛇蜕中含骨角原,肌肉中含果糖1,6二磷酸酶,原肌球蛋白(TM)[3]。蛇胆中含胆酸、胰岛素[3]。
乌梢蛇水煎剂或醇提液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抗惊厥作用,醇提取液尚能对抗小鼠戊四氮惊厥的发生,其抗惊厥作用强度相当于25mg/kg的苯巴比妥钠[3]。
乌梢蛇酒制可使不溶于水的脂类成分容易煎出,提高其抗惊厥作用[3]。同时,可防止乌梢蛇霉烂、变质、虫蛀[3]。
乌梢蛇的头与皮是品种鉴别的主要依据,产地加工时应该保留,以供鉴别[3]。另有认为乌梢蛇是无毒蛇,头部无毒腺,为节约药材,炮制时可考虑不去头部[3]。
对酒炙乌梢蛇炮制工艺研究,有报道取洁净乌梢蛇段块,黄酒拌匀,放容器内加盖后送进烘箱30C烘闷30分钟,取出充分凉透,再敞开送进烘箱60℃低温干燥15分钟,取出,在通风干燥处放凉[3]。另有麸炒酒炙法和蒸后切段砂炒喷酒晾干的经验方法[3]。
14.5 贮存方法
贮放于石灰缸内,或与花椒共贮,或喷酒精少许,密闭,置通风干燥处[3]。防潮,防蛀[3]。
15 性味归经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味甘,性平。归肝经。
《中医大辞典》:乌梢蛇味甘,性平[1]。入肝、肺经[1]。
16 功能主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乌梢蛇具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中医大辞典》:乌梢蛇祛风湿,通经络,攻毒的功效[1]。治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肌肤麻木,骨、关节结核,小儿麻痹症,破伤风,麻风,皮疹瘙痒,疥癣[1]。
《中药炮制学》:
乌梢蛇具有祛风止痒的功能[3]。如治风瘙瘾疹的乌蛇膏(《太平圣惠方》);治湿疹、瘙痒的止敏片(《中医杂志》1980年第3期)[3]。
酒乌梢蛇增强了祛风通络止痉作用,多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惊厥,皮肤顽癣,麻风[3]。如治风湿痹痛,手足缓弱不能伸举的乌蛇丸(《太平圣惠方》);治破伤风,颈项紧硬,身体强直的定命散(《圣济总录》);治麻风的乌蛇丸(《秘传大麻风丸》);治一切干湿癣的三味乌蛇散(《圣济总录》)[3]。
17 化学成分
乌梢蛇全体含有蛋白质及脂肪[1]。
乌梢蛇全体含赖氨酸、亮氨酸、天门冬氨酸等17种氨基酸成分[3]。蛇蜕中含骨角原,肌肉中含果糖1,6二磷酸酶,原肌球蛋白(TM)[3]。蛇胆中含胆酸、胰岛素[3]。
18 乌梢蛇的药理作用
乌梢蛇具有抗炎、镇痛、抗惊厥、抗蛇毒作用[1]。
乌梢蛇水煎剂或醇提液有显著的抗炎、镇痛和抗惊厥作用,醇提取液尚能对抗小鼠戊四氮惊厥的发生,其抗惊厥作用强度相当于25mg/kg的苯巴比妥钠[3]。
乌梢蛇酒制可使不溶于水的脂类成分容易煎出,提高其抗惊厥作用[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6~12g。
《中医大辞典》:内服:煎汤,4.5~12g;研粉吞服,每次0.9~1.5g[1]。亦可浸酒服[1]。
19 乌梢蛇组方精选 19.1 治大麻风
用乌蛇三条蒸熟。取肉焙干,研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米粒大。以此喂乌鸡,待食尽即杀鸡烹熟。取鸡肉焙干,研为末。每服一钱,酒送下。或加蒸饼用丸服亦可。吃过三、五只乌鸡,妈即愈。又方:捕大乌蛇一条,打死,待烂后,加水二碗浸泡七天,去掉坡、骨,倒入糙米一升浸泡一天。取米晒干,喂白鸡一只(令鸡先饿一日)。等到羽毛脱落,即杀鸡煮吃,册时适量饮酒,鸡吃尽后,再用热水一盆,洗浴大半天,其病自愈。(《中医大辞典》)
19.2 治紫白癜风
用乌蛇肉(酒炙)六两,枳壳(麸炒)、牛膝、天麻各二两,熟地典四两、白蒺藜(炒)、五加皮、防风、桂心各二两,各锉在细片,装袋中,用酒二斗浸泡,密封七天。每次温服一小确定。忌鸡鹅鲼从及发物。(《中医大辞典》)
19.3 治婴儿撮口,不能吸乳
用乌蛇(酒浸过,去皮、骨,炙干)半两、麝香一分,共研为末。每用半分,以荆芥汤灌下。(《中医大辞典》)
19.4 治破伤中风(项强,身直)
用白花蛇、乌蛇,各取后端二寸,酒洗润,刮出肉,加全蜈蚣一条,共炙为末。每服在钱,温酒调下。此方名“定命散”。(《中医大辞典》)
19.5 治木舌胀塞
用蛇胆一枚,焙干,研为末,敷舌上。有涎即叶去。(《中医大辞典》)
20 乌梢蛇的药典标准 20.1 品名
乌梢蛇
Wushaoshe
ZAOCYS
20.2 来源
本品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干燥。
20.3 性状
本品呈圆盘状,盘径约16cm。表面黑褐色或绿黑色,密被菱形鳞片;背鳞行数成双,背中央2~4行鳞片强烈起棱,形成两条纵贯全体的黑线。头盘在中间,扁圆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泽。上唇鳞8枚,第4、5枚入眶,颊鳞1枚,眼前下鳞1枚,较小,眼后鳞2枚。脊部高耸成屋脊状。腹部剖开边缘向内卷曲,脊肌肉厚,黄白色或淡棕色,可见排列整齐的肋骨。尾部渐细而长,尾下鳞双行。剥皮者仅留头尾之皮鳞,中段较光滑。气腥,味淡。
20.4 鉴别
本品粉末萤色或淡棕色。角质鳞片近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具纵向条纹。表皮表面观密布棕色或棕黑 *** 素颗粒,常连成网状、分枝状或聚集成团。横纹肌纤维淡黄色或近无色。有明暗相间的细密横纹。骨碎片近无色或淡灰色,呈不规则碎块,骨陷窝长梭形,大多同方向排列,骨小管密而较粗。
20.5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2.0%。
20.6 乌梢蛇饮片 20.6.1 炮制 20.6.1.1 乌梢蛇
去头及鳞片,切寸段。
20.6.1.2 乌梢蛇肉
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干燥。
20.6.1.3 酒乌梢蛇
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干。
每100kg乌梢蛇,用黄酒20kg。
本品为段状。棕褐色或黑色,略有酒气。
20.6.2 鉴别
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20.6.2.1 模板DNA提取
取本品0.5g,置乳钵中,加液氮适量,充分研磨使成粉末,取0.g置1.5ml离心管中,加入消化液275μl[细胞核裂解液200μ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50μl,蛋白酶K(20mg/m1)20μl,RNA酶溶液5μl],在55℃水浴保温1小时,加入裂解缓冲液250μl,混匀,加到DNA纯化柱中,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3分钟;弃去过滤液,加入洗脱液800μ1[5mol/L醋酸钾溶液26μl,1mo1/L Tris盐酸溶液(pH值7.5)18μl,0.5mol/L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溶液(pH值8.0)3μl,无水乙醇480μl,灭菌双蒸水273μl],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1分钟;弃去过滤液,用上述洗脱液反复洗脱3次,每次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1分钟;弃去过滤液,再离心2分钟,将DNA纯化柱转移入另一离心管中,加入无菌双蒸水100μ1,室温放置2分钟后,离心(转速为每分钟10000转)2分钟,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置零下20℃保存备用。另取乌梢蛇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模板DNA溶液。
20.6.2.2 PCR反应
鉴别引物:5'GCGAAAGCTCGACCTAGCAAGGGGACCACA3'和5'CAGGCTCCTCTAGGTTGTTATGGGGTACCG3’。PCR反应体系:在200μl离心管中进行,反应总体积为25μl,反应体系包括10×PCR缓冲液2.5μl,dNTP(2.5mmol/L)2μl,鉴别引物(10μmol/L)各0.5正,高保真TaqDNA聚合酶(5U/μl)0.2μl,模板0.5μl,无菌双蒸水18.8μl。将离心管置PCR仪,PCR反应参数:95℃预变性5分钟,循环反应30次(95℃30秒,63℃45秒),延伸(72℃)5分钟。
20.6.2.3 电泳检测
照琼脂糖凝胶电泳法(三部附录ⅥB),胶浓度为1%,胶中加入核酸凝胶染色剂GelRed;供试品与对照药材PCR反应溶液的上样量分别为8μl,DNA分子量标记上样量为2μl(0.5μg/μl)。电泳结束后,取凝胶片在凝胶成像仪上或紫外透射仪上检视。供试品凝胶电泳图谱中,在与对照药材凝胶电泳图谱相应的位置上,在300~400bp应有单一DNA条带。
20.6.3 性味与归经
甘,平。归肝经。
20.6.4 功能与主治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20.6.5 用法与用量
6~12g。
20.6.6 贮藏
置于燥处,防霉,防蛀。
20.7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1
那个干的乌梢蛇多少钱一条?
乌梢蛇也是分乌梢蛇,黑线乌稍和黑王乌稍的
常见的人工饲养的乌梢蛇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越大越贵,因为多作为食用,所以个体越大,出的肉量越多,单斤的价格就越贵。
乌梢蛇从25元一斤到100元一斤不等,以大小论价钱。随着中药工业及饮片需求增长,乌梢蛇需求量逐年增长,单单药用年用量就在200-300吨之间;且乌梢蛇属于药食两用中药,乌梢蛇的肉质鲜美,是两广、福建沿海餐桌上的畅销物;同时,乌梢蛇蛇皮花纹雅致美观、坚固耐用,是加工皮带、手提包、乐器等轻工业品的上等原料。因此,乌梢蛇一直销路都不错。
:有蛇的生长过程是缓慢的,而且成活率并不高
:生长满3年的乌梢蛇,可以出笼了
:
:成都商家将全剖净货烘干,成色、品种都很优良
:
成都商家家养乌梢蛇全开净货
近年食用及工业消费的增加,使乌梢蛇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争夺了药用资源,使本来供应紧张的乌梢蛇更加紧缺。在人工养殖尚未大规模实现之前,乌梢蛇价格仍将高居不下,近期还有可能再次上涨。
乌梢蛇多少钱一条
乌梢蛇100多点(一斤)。蛇这样东西,基本搞不到钱,损耗大,拿来90块一斤,赚起来一块到两块(一斤),损耗太大
乌梢蛇的饲养管理方法
乌梢蛇的饲养管理方法
乌梢蛇主要生活在丘陵地带,狭食性蛇类,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乌梢蛇的饲养管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活动期管理
乌梢蛇有攀爬上树的特点,如蛇场内栽有较大树木,应定期修剪树杈,慎防树枝伸到围墙外,形成蛇外逃的自然天梯。饲养人员养成随时查看围墙﹑出水口等出有无破损或缝隙的习惯。因该蛇头颈细长,凡头颈能够钻出的地方,身体经不断扭曲﹑收缩后也会随之逃走,所以一经发现后,要立即修整或处理,避免再次发生逃蛇事件。此外,还要加强安全措施检查,注意防止天敌入场食蛇。
该蛇的天敌有黄鼠狼﹑刺猬﹑大型老鼠和猫头鹰等。蛇场内不可盲目设置电子捕鼠器(电猫),慎防在灭及天敌的情况下伤害到场内的蛇。饲养人员最好养成每天观察并记录该蛇出窝活动的数量﹑时间﹑采食﹑饮水和蜕皮的良好习惯,一旦发现病害要及时予以处理。必要时,应单独拿出做隔离治疗,严防病菌扩散危害健康的蛇群。
体重变化
乌梢蛇同其他蛇类一样,亦有冬眠习性。每年的秋末冬初,当外界气温降至15℃左右时,该蛇便本能地入洞蜷曲成团、蛰伏冬眠了。整个冬眠期长达6个月之久,期间不食、不动、不排泄、不蜕皮,主要靠体内储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存的最低水准。该蛇的耐饥力很强,可以几个月甚至1年不吃也不会死亡(前提是入蛰前膘肥体壮的)。虽然该蛇在活动期间增重明显,但冬眠期的失重比例也不小 。
以条重在200~400克的蛇为例,在越冬期间的体重消耗量多达60克;体重大于400克湿度,消耗量约达65克;幼蛇失重的消耗比例最大,低于400克的幼蛇,一冬下来要消耗40克。此外,该谁在冬眠期的失重消耗比例与气候条件﹑栖息环境﹑管理技术及入冬前的实际进食量均有密切关系。努力提高饲料环境,尽量给予适宜的环境温﹑满足进食期的营养物质(尤其是入秋以后),是减少该蛇冬眠失重的唯一途径。
乌梢蛇的生长速度快慢与饲养环境的温度密切相关。经观察,场内温度低于18℃时,该蛇的摄食量明显减少,体质稍弱者甚至停止进食,其生长几乎处于停止状态。当气温高于32℃时,虽然摄食量较平时增加许多,但蛇体的消耗量也随之加大,生长速度反而减慢。而外界气温处在22~30℃的温度范围内,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其摄食量逐渐加大,生长速度也日渐加快。这充分表明乌梢蛇只有在适宜其生长的温度环境中饲养,才有利于生长;反之,则相反。这也是乌梢蛇耐受温度能力差的集中表现。
在同等的温度范围内,在饲料供给﹑饲料管理﹑生态环境基本一致的条件下,不同年龄的乌梢蛇,其增重速度亦有一定差异,并且表现得十分明显。在该蛇的整个活动期内(5~10月),成蛇体重平均增重150~350克;青年蛇增重快于成蛇,达到175~450克,个别突破500~650克;幼蛇最慢,仅达50~125克左右。
幼蛇管理
先有强壮的母体,才会有理想的幼蛇。只有加强冬眠后成蛇的营养和管理,才能收集到优质的入孵蛇卵;再加上相应的孵化技术,才能促使仔蛇早日孵出﹑早日进食。通过对比观察发现,8月初出壳的仔蛇要比8月底出壳的成活率高,此比例在冬季尤为明显,存活率达80%以上,这可能与仔蛇进食早﹑进食多有直接关系。9月中﹑下旬出壳的仔蛇就没这种优越性了。因这个时期的气温已逐渐下降,严重影响幼蛇的进食和活动。有的幼蛇甚至还来不及进食裹腹就被迫进入冬眠,单靠自身所贮的营养远不能维持冬眠所损,故冬眠的死亡率非常高,高达60%左右。因此,若想得到理想的幼蛇,必须从养好成蛇做起,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
怎样人工填喂幼蛇
幼蛇出壳后,主要以吸收卵黄为营养而暂不进食,故不需投喂任何食物,只需灌喂丰富的人工流质饲料作为营养液,如生鸡蛋﹑牛奶或葡萄糖溶液等。每隔1周灌喂1次即可。几周后,可对幼蛇填喂人工配合饲料。人工配合饲料以鸡蛋和面粉(鱼粉)为主,在适量添加土霉素﹑维生素及鱼肝油或钙片等药物。填喂时,最好两个人合作进行。其中一人手提蛇头,使蛇体自然垂立;另一人用一根冰糕棒或薄竹片撬开蛇口将食物灌进去,最后用大拇指轻捋蛇腹,促进食物滑入胃内。在人工填喂幼幼蛇的同时,要加强幼蛇的捕食驯化。蛐蛐﹑蚂蚱﹑和蚯蚓是幼蛇喜欢吃的食物,有条件者可投喂幼蛙﹑小鱼﹑乳鼠和小饲料蛇等动物性活体饲料。发现幼蛇主动捕食后,应立即停止人工填喂,免得养成幼蛇依赖填喂的不良嗜好。
幼蛇怎样蜕皮
幼蛇出壳后7~10天即蜕第一次皮,一个月后蜕第二层皮,体长明显增加。乌梢蛇幼蛇蜕皮时,先将头部在粗糙的树木枝杈上来回磨蹭,数个动作后便见头部皮肤自吻尖处张开,然后利用树杈夹住张开的皮,身体呈慢慢往前爬行状,待几分钟或数十分钟后,一张十分完整的蛇蜕就挂在树枝上了;也有将皮蜕在草丛中或砖缝中的,但所占比例不大。
幼蛇有何摄食习性
刚出壳的幼蛇便四处爬动,遇见投喂的小动物即有攻击行为,但蜕皮前未见捕食。据观察,幼蛇在第一次蜕皮后才开始猎取食物,主动捕食投喂物。捕食动作同成蛇基本一样,只是不太准确。但幼蛇总是穷追不舍,直到捕获为止。一旦咬住后便不在松口,直接吞入腹中。与成蛇明显不同的是,乌梢蛇幼蛇白天﹑晚上均有捕食行为。进食后,大部分幼蛇进入蛇窝盘蜷休息,也有一部分爬上灌木休息。
有人曾做过试验,自蛇池内取出10条幼蛇,置室内饲养柜中,停食7天但供给饮水。第七天凌晨1时,在不开灯的情况下投幼蛙20只,5分钟后可听见幼蛙被咬的惨叫声。乌梢蛇幼蛇能在黑暗中捕食幼蛙,可见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
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仍常见两蛇争食同一食物的现象。一条幼蛇咬住幼蛙的头部正在吞食,另一条幼蛇则咬住幼蛙的腿部极力往后拖,争食结果 往往是强者胜﹑弱者败。幼蛇这种不由自主的争食现象,有利于增强幼蛇体质,提高捕食能力,但同类之间少见残食现象。
怎样满足幼蛇的越冬条件
乌梢蛇幼蛇11月下旬随着外界气温的逐渐下降,进食频率明显变小;12月上旬便停止进食,进入蛇窝开始第一次冬眠,直至翌年3~4月出蛰,在黑龙江省则在4月中下旬出蛰。
乌梢蛇幼蛇越冬的温﹑湿度同成蛇相似,蛇窝温度需保持在6~10℃,最高不能超过12℃,否则会出现幼蛇的不连续冬眠现象;相对环境湿度维持在50%~60%左右,超过75%~80%,幼蛇易患口腔炎﹑肺炎和霉斑病。尽管有的资料上介绍说湿度要达到80%~95%,笔者根据多年的养蛇实践,发现与实际相差甚远,不宜采用。
即使有再好的冬眠条件,幼蛇也同成蛇一样,亦有冬眠失重现象,这是目前尚未解决的难题。
投饲掌握
在该蛇的活动期,即每年的4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养蛇场(户)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和不同季节饲料来源的实际情况,即本着因地制宜﹑就近取材,以最大的可能满足其营养所需;又要考虑到降低饲料成本的原则,尽量结合该蛇的食欲状况,合理选择,搭配饲料。
每次的投喂量应依据该蛇的年龄﹑性别﹑个体体制状况﹑气候条件及两次投喂的间隔时间长短来灵活掌握,以稍有剩余为度。如成蛇在产卵前的`10~15天或产卵后食欲均比较旺盛,应适当增加投喂次数和投喂量;在临近冬眠或出蛰后的10~15天内,该蛇基本上进食欲望,可减少投喂次数和投喂量。
投喂地点应固定。最佳的投喂时间宜选在上午8:00~10:00,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季节和投喂当天的气候适时调整。总之,群蛇出动时要及时投喂,只有在确保该蛇吃饱﹑吃好的前提下,才能取得满意的饲养效果。
如何越冬
乌梢蛇是否具有良好的身体状况,是决定其能否安全越冬的物质前提。在越冬前的1~2个月内(9~10月)应给充足﹑多样的饲料,以增加蛇体内的营养物质和脂肪的肥厚度,提高抗寒﹑抗病的综合能力。可将大小相尽的数条乌梢蛇放在一起冬眠,群集冬眠可提高蛇体周围温度约1~2℃,同时有效减少水分散失。
蛇窝应干燥﹑忌潮湿,必须有良好的保湿,必须有良好的保温性能,窝内温度宜保持在6~10℃,湿度宜在50%~60%之间。冬眠期间除定期检查窝内的温﹑湿度变化情况外,还应定期检查蛇体的健康状况。如发现病蛇或不理想的蛇,应及时隔离治疗,以免相互传染。若见蛇体有咬伤或数量减少时,应彻底检查并找出原因,消灭鼠害和其他天敌,加强安全防范措施,阻止老鼠和天敌的再次入侵。如果窝内情况基本可以时,则无需翻动蛇窝,尽量减少对冬眠蛇的不应有干扰。
初养者如果想得到详细的乌梢蛇冬眠数据,可自己选定几条蛇在冬眠前期﹑中期﹑后期称重,若发现重量减少得不是太多,说明越冬场所的管理效果良好;反之,则说明越冬效果不佳,应尽快改进,免得出现死蛇现象。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如果乌梢蛇在乱石堆积成的洞穴内或木箱内冬眠,蛇体内的能量消耗较大,切能量的损耗随冬眠后期气温的不断上升而增加,尤其是在出蛰前的一个月,即4月份。外界气温虽然明显回升,但根本达不到该蛇的出蛰所需时,故蛇体的损耗最大。
实践证明:只有在合适的场所越冬的乌梢蛇,其交配﹑产卵才会按部就班,但在不合适的环境下冬眠的蛇,其交配和产卵期均拖延较多,甚至没有繁殖行为,这是由于环境不适造成的。从表面上看该蛇虽已入眠,但其入眠不深沉,常有活动倾向,致使体内能量消耗增加;出蛰后必须要用较长时间来补充营养﹑恢复体质,待身体复元后方有繁殖能力。因此,其交配和产卵期推迟﹑产卵量下降也是必然的。所以,人工养殖该蛇,务必满足其冬眠所需才能减少由此而造成的蛇体消耗,乃至死亡现象,收到较为理想的繁殖效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