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梗海棠怎么嫁接造型 贴梗海棠怎么栽培
海棠的嫁接方法
海棠的嫁接以播种繁殖的实生苗为砧木,进行枝接或芽接。进行枝接或芽接。春季树液流动发芽进行枝接,秋季(7月~9月间)可以芽接。
枝接可用切接、劈接等法,接穗选取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条,取其中段(有2个以上饱满的芽),接后上细土盖住接穗,芽接多用“T”字接法;
接后10天左右,凡芽新鲜,叶柄一角即落者为接活之证明,数日后即可去除扎缚物。当苗高80厘米~100厘米时,养成骨干枝,嗣后只修剪过密枝保持圆整树冠。
扩展资料:
播种法实生苗虽生长较慢,但常产生变异,故为获得大量砧木或杂交育种时,仍采用播种法。我国北方常用的砧木种类有山定子、西府海棠、裂叶海棠果等;南方则用湖北海棠。
海棠种子在播种前,必须经过30天~100天低温层积处理。充分层积的种子,出苗快、整齐,而且出苗率高;不层积的种子不能发芽,或极少发芽。
也可在秋季采果、去肉、稍晾后即播种在沙床上,让种子自然后熟。覆土深度约1厘米,上覆塑料膜保墒,出苗后掀去塑料膜,及时撒施一层疏松肥土,苗期加强肥水管理,当年晚秋便可移栽。
木瓜海棠如何嫁接?
嫁接时间以种子育出砧木实生苗的当年8-10月份或来年早春顶芽刚开始萌动时嫁接。
嫁接时用切刀将接穗削出大小不同的两个对称斜面,一个斜面长1.5-2.0厘米,另一长0.8~1.0厘米。削面必须平整,最好一刀削成。
然后将接穗的长削面朝里,插入砧木的切口内。一侧面形成层必须与砧木一侧的形成层对齐,如果砧木与接穗粗度相近,两侧形成层都对齐更好。最好用塑料条绑捆。如用小塑料袋捆绑在嫁接处更好,以防水分蒸发。
扩展资料:
生长于海拔900-2500米的山坡、林边、道旁、栽培或野生,习性强健,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有一定的耐寒性,有很好的抗旱能力,虽喜湿润但怕水涝。土壤要求不严,在肥沃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更好,不耐盐碱。
在晚秋或早春将丛生的母株从土中掘起进行分割,每株带有2-3个枝干,早春分株有利于分株后伤口的愈合可直接定植。为确保成活率高,也可在老株旁边挖取孽枝分栽。
在春季将生长健壮接近土壤的枝条环割后压入土中,50-60天生根,秋季或翌年春季与母株分离,另行栽种。
贴梗海棠盆景制作技术
贴梗海棠盆景多采用铁丝攀扎结合修剪造型,因贴梗海棠生长较快,注意定型后及时拆除铁丝,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下贴梗海棠盆景制作技术。
贴梗海棠盆景制作技术
1、取材与培育措施
人工繁殖:以分株、扡插及压条法繁殖为主。分株宜在早春进行,将丛生母株连根掘起,用利刀分割开,以每株有2~3枝干分栽,栽后3~5年又可进行分株。扡插分硬枝与嫩枝扡插两种:硬枝扡插在2~3月间进行,插穗长10~15厘米,插深1B2左右;嫩枝扡插在6~7月梅雨季节进行,用打泥浆法扡插,较易生根。压条可在冬季或春季进行,在根旁开一小沟,攀枝着地,以肥土壅之,自能生根。至秋后,将生根压条与母株截断分离,次年春季再移植。
2、上盆过程
选盆:贴梗海棠常用深的长方形或椭圆形盆,正方形和圆形盆亦可,悬崖式则用深千筒盆。质地以紫砂陶盆或釉陶盆为宜,其它质地亦可。
用土:对土质要求不严,微酸性土或中性土均可,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叶土或田园土为佳。上盆时,盆底垫层沙土或蛭石,以利排水。
栽种:春秋二季均可,以休眠期为宜。栽前须剪短粗根、长根,勿使蟠屈盆中。栽后浇透水,放置庇荫处1~2周,再移至光照充足处。
3、整姿技术
加工:贴梗海棠多采用棕丝攀扎加工,结合修剪造型。小盆景也常用金属丝攀扎造型。因贴梗海棠生长较快,故应注意及时拆除棕丝或金属丝,以防“陷丝”。加工时期以在开花后或休眠期进行为宜。
树形:贴梗海棠多作成斜干式、曲干式或悬崖式。
应着重表现其枝干的矫健,刚中有柔的特点。枝丫斜横,花色艳丽的老桩景,最饶意趣。
接下来为大家介绍的是贴梗海棠盆景造型速成方法,具体介绍如下:
一、培育株形:对地栽或盆栽的贴梗海棠,剪除病弱枝、枯死枝,使丛内中空,利于通风通光。
并挑选枝态独特的大枝进行精心修剪,当年修剪3-5次,使枝条虬曲延伸,最后一次修剪宜在7月底以前完成,否则会影响花芽分化,来年花量稀少。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保证花叶丰茂。
二、高空压条:贴梗海棠花谢后即可进行高空压条。先将选定的大枝环剥1-1.5cm,若涂抹50-100pp出生根粉,可提前生根5-10天。然后取边长15-25cm的正方形干净塑胶薄膜,在中心钻一小孔,刚好透过树干,并在一边中间向中心剪开,将塑胶膜套于环剥下方10cm处,结好后向上兜起,灌人配制好的培养土。培养土须质轻、通道性好,一般用蛭石或腐叶土、腐熟锯末加少量园土,混合均匀后洒人适量水,趁湿过筛即可。内盛培养土0.25-0.5公斤,然后在环剥上方5c用处绑扎塑胶薄膜。日常管护要注意保持塑膜内培养土的湿度,
如培养土发白,可用针管注人水份,并注意整形。
三、剪离母株培养:高压后1个月,环剥处即可陆续生出白色嫩根,待根数超过10条,总长超过50cm,根色发黄时,即可剪离母株。根据生根情况,枝梢大小、主干粗细,可分1-3次剪离。当下后,可除去塑胶膜,置比土球稍大花盆中栽培,同时要剪除一些枝条或摘除一些叶片,保持蒸腾和吸收水份的平衡。置阴蔽处养护两周后即可进入常规养护。因贴梗海棠生根快,当年须换盆一次。冬季可将花盆埋入土中户外越冬。翌年即成一盆姿态古雅、花繁叶茂、果实累累的盆景。这种方法的特点是造型时间短,仅需1年时间;且根系均匀,稍提根即可成蟠曲状;根小,适栽于各种景盆;花繁叶茂,姿态古雅,一次可大量制作。据试验,在10年生的老枝上高压,仍能一次成功。不足之处是露根不易,需提根2年以上方可。
姿态古雅,一次可大量制作。据试验,在10年生的老枝上高压,仍能一次成功。不足之处是露根不易,需提根2年以上方可。
铁杆海棠什么时候嫁接?
你好朋友,铁杆海棠,其别名贴梗海棠更为人所知。因其花柄极短,紧帖于枝梗上,故称帖梗海棠。它的枝干黝黑,弯曲如铁丝,所以又叫铁脚海棠、铁杆海棠。
贴梗海棠的嫁接,枝接一般是在春季进行,芽接一般是在秋季的7-9月份进行。嫁接选用健壮的接穗,在砧木适合的位置切口,把削好的接穗插入固定并捆绑好即可。
枝接多适合在春季嫁接,选用1年生长的健壮枝条,上面至少要有2个或者是2个以上的芽。芽接则适合在7-9月份进行,如果说在嫁接之后它的芽还是很新鲜的,那就证明嫁接成活了。
嫁接贴梗海棠的桢木
海棠的嫁接
以播种繁殖的实生苗为砧木,进行枝接或芽接。进行枝接或芽接。春季树液流动发芽进行枝接,秋季(7月~9月间)可以芽接。枝接可用切接、劈接等法。接穗选取发育充实的1年生枝条,取其中段(有2个以上饱满的芽),接后上细土盖住接穗,芽接多用“T”字接法,接后10天左右,凡芽新鲜,叶柄一角即落者为接活之证明,数日后即可去除扎缚物。当苗高80厘米~100厘米时,养成骨干枝,嗣后只修剪过密枝、内向枝、重叠枝、保持圆整树冠。
注意事项:
嫁接成活的难易
从植物分类学上讲,亲缘关系越近的植物嫁接越易成活,这是植物组织结构的不同造成的。然而亲缘关系较近的组合,嫁接也有难易之分。嫁接成活与否首先取决于砧木和接穗削切面间形成愈伤组织的愈合程度。嫁接后,砧、穗削切面愈伤组织形成的快,而且形成量也多的植物容易成活,反之则成活困难。嫁接成活是指砧木和接穗各自的削切面形成层彼此之间相互密接,从双方削切面上分化出愈伤组织,这是植物本身具有的再生能力。发育的愈伤组织结合起来添补空隙,砧木吸收的养分通过愈伤组织向接穗运送。在愈伤组织形成的过程中接穗萌芽,开始生长。当然,嫁接成活的难易也受砧木、接穗当时的形态、外界因素及操作技术的影响。
嫁接亲和性
嫁接亲和性指的是嫁接成活后,从一株小苗一直到成年树,长期能正常生长发育。假如嫁接成活后,树势逐渐衰弱而枯死,或嫁接部位发育不良容易被风吹断等,就被认为不亲和。但有些不亲和现象表现为树体矮化、叶片黄化、接口上粗下细或上细下粗等。但从栽培角度上讲,在这些现象之后树体若能发育正常,在庭园栽培或盆栽上就可以利用。
砧木的选择
花木种类不同采用的砧木也不同。如月季可用各种蔷薇作砧木;海棠可用山荆子或海棠作砧木;碧桃或各种桃花可用寿星桃、山桃、毛桃作砧木;桂花可用女贞作砧木;梅花可用桃、杏或梅作砧木;西洋杜鹃可用毛杜鹃作砧木;樱花可用毛樱桃作砧木;白兰花可用木兰作砧木;山茶花可用野山茶作砧木;腊梅可用狗牙腊梅作砧木;木瓜可用贴梗海棠作砧木。
有些花木种子必须经过低湿沙藏处理,打破休眠期才能发芽,如月季、蔷薇、贴梗海棠、山桃、毛桃、梅、榆叶梅、海棠果、山荆子、寿星桃、毛樱桃等。低湿沙藏处理是指将采后的种子洗净阴干,一层湿沙一层种子或湿沙与种子结合埋在花盆中,将花盆置于0℃至5℃的冷室内。沙藏时间根据播种期提前准备。
上一篇:如何做燕麦粥 怎样做燕麦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