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如何 杀生如何化解
《杀生》这部电影中演员的演技如何?
《杀生》这部电影可以说都是实力派参演,演技更是不用说,个人觉得在这电影中的飙戏,相当于神仙打架啊。
这部电影由陈铁军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改编,由管虎指导,黄渤,余男,任达华,王迅主演,直到上映很久之后大家才反应过来他是一部神片。这部电影就是《杀生》,影片讲述了一群人如何联手杀死了一个“不合规矩”之人的故事,折射了各种乌合之众性的民族集体心理和潜藏的人性心思及人性复杂面目,甚是耐人寻味。导演是大家熟悉的管虎,整个影片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来讲述的,既是铺垫,又是电影的特点。
光是介绍电影剧情大家就很爱,加上电影的参演大佬们,就更使电影精彩至极。在电影中黄渤作为主演。《杀生》再一次证明了,影帝就是影帝,人家只用实力来说话。黄渤饰演的牛结实,在一个压抑的年代里出现了这样的“异类”,牛结实是新时代抨击旧文化的产物,他是一颗自由的幼苗,只是还没成长就夭折在襁褓中,这样就为他破坏“规矩”树下了仇恨,剧本利用众人的回忆着重塑造这个异端的“可恨”之处,想让他死的人都是与他有仇恨的人。看完这部电影你会有个错觉就是黄渤就是为这个时代而生,演技炸裂。
这是很好地一部电影,推荐给大家,也期待大家的评论。
杀生到底好不好,不好在哪?
当然不好!不仅仅是佛教,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对杀生都执否定的态度。
首先我们要理解佛陀的慈悲。佛陀告诫我们,生命对每一个众生都是宝贵的,都具有强力的求生怕死的愿望,爱惜自己的生命。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每一个人都有求生存的权力,并且当我们活著的时候应有安全感。这是人权最基本的要求。在任何一种社会中,如果我们的生命安全得到保障,我们就会活得幸福,就能安心工作,社会才能向前发展,变得繁荣富强。反之,如果我们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我们整天觉得自己不安全,随时随地都有生命危险,朝不保夕,生活在这样极度恐惧与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如何才能活著,我们的主要精力自然都放到求生存方面去了,那有时间考虑好好工作,又怎能安心工作?!这样的社会怎能发展?!所以在世界上,第一宝贵的是生命安全,人们爱惜自己的生命重过世界上任何一件东西,甚至是自己的妻儿。所以佛陀把“不杀生”放在第一位。
怎样看待杀生
《杀生与好生》
必须承认的是,智慧再大,也有尽头。并非一切世事人生的疑惑,都能被完全化解。便是现在,我也只能就“杀生与好生”,谈谈自己的感想,而绝不敢妄言,已然把问题看透。
当手中握着生死之剑,能够决定其它动物的命运之时,心中毫无困惑的人,应该并不存在——即便是嗜杀成性的暴徒,也不会完全泯灭悲悯之心。
通常,人们说杀生与好生,所针对的,是那些能够感知到痛苦的生物,且往往指人类之外的动物。当然,好生之举,并非人类的专利;其它动物,也可能做到。
仁者不忍。和大多数人一样,在杀生之时,我也常常持着矛盾的心态。一方面,既不想看到鲜活的生命被终结,又不忍亲睹动物死前的痛苦。另一方面,饮食上必须注重荤素搭配,且自己也难以忍受长期吃斋的清苦。
所以,古人有云:“君子远离庖厨。”但是,只要食有荤腥,便免不了杀生——借刀杀人,也是杀人,只是自个心里舒坦些而已。
更何况,许多杀生,是出于自卫或无意。常言道:“对敌人仁慈,便是对自己残忍。”对所有侵犯人类的动物,都报以仁慈的心态,则未免自讨苦吃、自遗其咎。此外,若谨小慎微,连走路都要低头窥探,生怕踩着虫蛾蝼蚁,则未免活得太累。
须知弱肉强食,是自然的规律。人类并非纯粹的素食动物,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非佛门中人,也不必去遵循那些清规戒律。所以,我们不必有杀生之愧,但也不可无好生之德。
《朱子家训》有云:“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能够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从未杀生的人,应该并不存在。所以,许多事情,若是怎么也想不通透,顺其自然便好。
素多荤少,既是好生之举,也是养生之道。食用荤腥,本无可非议,只要注意节制便是。而节制,无非遵循两条原则。
一、适可而止。仁者远离杀生的职业,且荤腥适量,不逞口舌之欲。二、食必家常。日常饲养的禽畜,以及数量庞大的水产,烹饪之后,便足以下饭;除此之外,不必贪求,更不可觊觎稀罕的野味。
饮食之外,还须秉承如此原则:物不犯我,我不伤物;物危我身,可以杀生。有好生之德的人,不会恃强凌弱,刻意伤害或残杀食谱之外的动物;除非它们对自身的健康与生命构成威胁,或明显损害人类的利益——当然,这也须适度而行;若对自身的危害有限,不必穷追不舍。譬如被狗轻咬之后,恨得必须取其性命,心胸也未免太过狭隘。
关于好生,我也有些迷惑。是否必须救助那些与己无关的遇险动物?需要帮助的对象太多,忙不过来,又该如何?
通常,如果是极少量的无害动物遇险,我愿意伸以援手,助其脱困,譬如一两条涸辙之鱼。但是,若待救援的对象太多,我往往袖手旁观,譬如大量遭旱的螺蛳。
对君子而言,毕生所求,可能莫过于“无愧”与“心安”。动物并非因为自己而遇险,当然无愧——至于救与不救,救多救少,心安便好。
须注意的是,人不可不仁,也不可太仁。若拘泥于仁慈,则可能为小仁小慈劳累终身,而大事大德难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