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为什么不和平(俄罗斯输了中国会出手吗)
时至今日,双方的战事依旧陷于一片胶着。
而在美国的撺掇下,两国之间的谈判也几乎成为泡影,大批的乌克兰难民开始疯狂地涌入欧洲的各个国家,引起了世界各国高度的关注。
可实际上,早在公元9世纪的时候,乌克兰和俄罗斯曾是骨血相容的“一家人”,后来双方即便分分合合,在关键问题上也都是一致对外。
1922年苏联成立后,俄罗斯和乌克兰更是分别成为了其中排名第一第二的成员国。
但是苏联解体后,两个曾经亲如兄弟的国家却开始大打出手,令人唏嘘。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众人皆知,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两个国家不惜兵戎相向,不留情面呢?
普京和泽连斯基
要说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恩怨纠葛,就不得不从两国分分合合的历史开始说起。
公元9世纪时,东斯拉夫人在东欧的第聂伯河的基辅建立了基辅罗斯,仰仗着这片肥沃的土地,他们很快就发展起来,并且不断地向外扩张,最繁盛的时期,他们的领土面积曾一度达到700多万平方公里。
但是到了13世纪,这样稳定的局势被打破,蒙古人趁机侵入这片地区,从这之后,基辅罗斯就分裂在了蒙古人的统治下,而这也是他们思想产生分裂的开端。
14世纪之后,各地开始陷入了乱斗,这时,波兰和立陶宛趁着蒙古自顾不暇,夺走了控制相对薄弱的边远地区。
基辅罗斯逐渐分裂出来三个族系,分别为后来的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
他们的思想也开始产生分裂,乌克兰东部由于长时间文化上和俄罗斯较为接近,所以更偏向于俄罗斯,而乌克兰西部对于俄罗斯的归属感就没有那么强烈。
17世纪的时候,信仰东正教的乌克兰人由于对波兰立陶宛联邦一而再再而三的天主教化运动感到不满,因此他们联合起来试图推翻波兰。
但是由于自身实力的限制,他们不得不向实力更加强悍的沙俄寻求帮助。
恰逢当时沙俄和波兰之间由于领土问题谈判破裂,因此沙俄决定下定决心,援助乌克兰。
1654年,乌克兰的代表团在莫斯科觐见了沙皇,双方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合约》。
这份条约中明确规定,乌克兰同意由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统治。
但是这个合约也成为两国之间矛盾的一个根源,因为乌克兰人认为,他们只是同意俄罗斯对乌克兰进行统治,并没有放弃一个主权国的身份,也没有同意将乌克兰并入俄罗斯。
但是俄罗斯却认为,这分合约就是将乌克兰化为自己的一部分,因此在得到乌克兰的统治权之后,沙皇一直在削弱乌克兰的自主治理的权利,想要占领黑海的出海口,为他们的海上贸易做铺垫。
同时,俄罗斯还一直派人向乌克兰地区移民,想要将乌克兰同化,好纳入自己的阵营。
哥萨克族的领袖对此原本是一忍再忍,然而在18世纪的大北方战争中,沙皇竟然征收了大量的哥萨克人在战争中打头阵,充当炮灰。
乌克兰人对此深感不满,因此开始试图摆脱沙俄的控制,双方在你来我往的争斗中矛盾进一步加剧。
被沙俄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到1917年。
随着十月革命的爆发,沙皇俄国被革命者推翻,德国趁机占领了乌克兰。但是还没等他们将这块肥沃的土地在手里“捂热乎”,就被新生的苏俄重新夺了回去。
尽管在这期间,乌克兰曾经有过短暂的统一,但是随着局势的不断变化,乌克兰还是在苏俄和波兰的战斗中被一分两半,东乌克兰成为苏联的创始国,而西乌克兰则是被波兰控制。
一直到1939年,苏联才通过武力,将乌克兰西部地区重新夺了回来,实现了乌克兰的统一,乌克兰也成为苏联政府中仅次于俄罗斯的轴心国之一。
由于乌克兰有着大面积适合耕作的黑土,所以在苏联一直承担着最重要的粮食供给。
各国之间一直维持着相安无事的局面。
但是自从斯大林上台后,倾尽一切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措施,便成为后来俄罗斯和乌克兰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时的苏联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农业大国,在重工业的发展上几乎处于起步阶段,在资本主义的包围下,斯大林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他坚持认为,如果苏联因为强权向资本主义国家低头,就是在葬送苏联的社会主义事业。
因此只有将重工业发展起来,才能保障国家的安全。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斯大林做出了一个决策,要求农业不遗余力地补贴工业的生产发展。
农民们生产的粮食,除了留足满足自己需求的意外,要全部上交国家,换取外汇以补足农业。
这样的行为引起了农民的极大反感,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粮食,凭什么最后要全部都投入到工业上,只留下能养活自己的口粮?
他们开始产生了反抗心理,宁愿把粮食烧掉,把牲口埋掉,也不愿意交出来补贴给工业,尤其是粮食产量大户乌克兰,对于这样的政策更是不满,因此反抗的最为严重。
随着上交的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一向强势的斯大林便再次向耕地的农民施压。
他将不少乌克兰农民囚禁,或者是流放到荒无人烟的西伯利亚做苦力,试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乌克兰人意识到危机,重新恢复粮食的产量,但是这却加重了乌克兰人的“逆反心理”,粮食的产量比之前下降的更快,就连农业大国的地位也即将不保。
1932年,斯大林又做出了一个决策,没收乌克兰农民所有的农业用具以及他们赖以生存的种子。
没有了粮食的乌克兰人想要逃离这里,却遭到了阻拦。这期间,乌克兰爆发了严重的饥荒,他们有的人甚至只能将前年埋下的牲口重新挖出来果腹,但是这些连食物都算不上的东西怎么能够养活几十万人呢?
在这样的政策下,乌克兰足足饿死了上百万人,这件事成了乌克兰民众们心里一根拔不掉的刺。
如果说之前仅仅是两国的思想观念不同,对国家的领土主权有争议,那么现在横亘在两国之间的是上百万条人命。
后来爆发的种种事件,更是让两个国家渐行渐远。
除了这项政策对乌克兰造成的不可磨灭的伤害之外,双方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争端,那就是对克里米亚地区的领土主权。
早在1954年的时候,赫鲁晓夫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就将克里米亚地区划给了乌克兰,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乌克兰的政策,获取乌克兰的支持。
从地理位置上讲,将物资从乌克兰运往克里米亚比俄罗斯要方便得多,并且当时乌克兰和克里米亚同属于苏联阵营,所以当时并没有对此提出异议。
然而这件事在苏联解体后就演变成了两国之间的主要争议。
克里米亚地区紧邻黑海和亚速海,是苏联通向欧洲等地方的主要出海口,战略位置非同凡响,所以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列宁等人经过深思熟虑,并没有将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
因此也可以说是赫鲁晓夫的短见造成了这样一个结果。
因为乌克兰和俄罗斯无法逆转的矛盾,两个国家渐行渐远。
1991年,苏联在内外两界各种因素的冲突下,宣告解体。乌克兰便趁机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国家。
但是独立后的乌克兰一直向西方国家靠拢,让俄罗斯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1992年,在俄罗斯议会上,俄罗斯高层单方面废除了1954年的提案,试图将克里米亚地区收回,但是乌克兰却认为俄罗斯这是在干涉自己国家的内政,因此坚持拒绝了俄罗斯的这个要求,向外界公开声明,克里米亚就是乌克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克里米亚地区的民众也对乌克兰深感不满,因为这个地区的居民超过一半都是俄罗斯人,俄罗斯的文化和传统在这里一直是主流,而乌克兰只是当地的一个民族,所以克里米亚的居民对将领土重新划归俄罗斯这件事十分活跃。
这也是克里米亚地区一直动荡不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而独立后的乌克兰因为采取了错误的经济措施,导致经济发展连年下滑,无暇顾及克里米亚这个偏僻的半岛,克里米亚居民的各种生活都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克里米亚居民对“回归俄罗斯”这件事的呼声更高。
与此同时,乌克兰东部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由于历史方面的原因,更加亲近与之相邻的俄罗斯,也引得乌克兰经常对这两个地方施压。
这两个地区的领导人为此深感困扰,不得不向俄罗斯求助。
因此在2014年,在俄罗斯的支持下,这两个地区相继宣布独立。
与此同时,乌克兰也废除了1992年确立的克里米亚宪法,对克里米亚地区一直以来僵持不下的几个问题给出了新的说法。
俄乌的关系也因为这几个地区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而降到了冰点。
此时西方国家趁机介入到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关系中,加剧了两国之间的冲突。
从独立之初,乌克兰就一直有意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靠拢。所以在美国插入这件事之后,自然而然地将重心偏向了美国,并且在美国的“巧言令色”下,有了加入北约的想法。
此时俄罗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开始逐渐改变政策,放缓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之间的关系。
因为乌克兰一旦加入北约,和俄罗斯成为死对头,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战略缓冲地带将荡然无存,同时还有可能失去重要的黑海进出口,所以俄罗斯必须将乌克兰拉到自己的阵营,才能抵抗欧盟和美国的“入侵”。
但是很显然,现在的乌克兰政治腐败,每一个领导背后都有一个寡头作为支撑,内部早已被美欧等势力渗透,铁了心要追随美国。
因此在这种关键时刻,普京为了国家的利益和经济考虑,不得不出兵乌克兰。
如今俄罗斯和乌克兰在经过几天的战争后,战场上的形势已经陷入胶着,乌克兰一心仰赖的美国和北约并没有应他的请求伸出援手,乌克兰人民因为政府的失职,陷入了进水深火热,开始疯狂地涌入欧洲各国避难。
如今双方已经将谈判提上日程,却受到某些西方国家的阻挠,导致这场战争一拖再拖,并且其贸然干涉我国台湾内政,妄图从中牟利的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无论是那方势力发生冲突,最终受苦的都是平民百姓,所以希望双方能够尽快看清幕后的罪魁祸首,早日停止战争,还世界一个和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