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性青枯病(茄子青枯病最好的治疗方法)
番茄苗期不表现症状,植株长到30cm高以后才开始发病。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以后下部叶片凋萎,而中部叶片凋萎迟。病株初白天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如果土壤干燥、气温高,二、三天后病株即不再恢复而死亡,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故称青枯病。
1.番茄 番茄苗期不表现症状,植株长到30cm高以后才开始发病。首先是顶部叶片萎垂,以后下部叶片凋萎,而中部叶片凋萎迟。病株初白天萎蔫,傍晚以后恢复正常,如果土壤干燥、气温高,二、三天后病株即不再恢复而死亡,叶片色泽稍淡,但仍保持绿色,故称青枯病。在土壤含水较多或连日下雨的条件下,病株可持续一周左右才死去。病茎下端往往表皮粗糙不平,常发生大而且长短不一的不定根。天气潮湿时病茎上可出现1~2cm大小、初呈水渍状后变为褐色的斑块。病茎木质部褐色,用手挤压有乳白色的粘液渗出,这是该病的重要特征。
2.马铃薯 马铃薯被害后,叶片自下向上逐渐萎垂,4~5天后全株茎叶萎蔫死亡,但茎叶色泽仍为青绿色。切开病株上的薯块和近地面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受挤压后也有乳白色的粘液渗出,其症状与番茄病株上的相似。
3.茄子 茄子被害,初期个别枝条的叶片或一张叶片的局部呈现萎垂,后逐渐扩展到整株枝条上。病株茎面没有明显的症状,但将茎部皮层剥开木质部呈褐色。这种变色从根颈部起可以一直延伸到上面枝条的木质部。枝条里面的髓部大多腐烂空心。用于挤压病茎的横切面,也有乳白色的粘液渗出。
1.温、湿度与发病的关系 高温和高湿的环境适于青枯病的发生,故在我国南方发病重,而在北方则很少发病。温度中尤以土壤温度与发病的关系更为密切。一般在土温20℃左右时病菌开始活动,田间出现少量病株,土温达到25℃左右时病菌活动盛,田间出现发病高峰。例如,四川重庆市郊1965年5月上旬气温为21.2℃、地温(10cm)为21.9℃时开始发病;5月中旬气温为23.1℃,地温为23.5℃,特别是5月20日气温升高到27.2℃,地温升高到26.9℃,5月17~23日进入发病高峰期;至6月4日检查,植株全部死亡。
雨水多、湿度大也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雨水的流动不但可以传播病菌,而且下雨后土壤湿度加大,特别是土壤含水量达25%以上时根部容易腐烂和产生伤口,有利于病菌要侵入。故在久雨后转晴,气温急剧上升时会造成病害的严重发生。在我国南方,气温一般容易满足病菌的要求,因此降雨的早晚和多少往往是发病轻重的决定性因素。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茄子性青枯病的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茄子性青枯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