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茭白的栽培技术(种植茭白技术与管理)(茭白的种植方法和时间视频)

教会网 2024-12-22



  茭白别名茭瓜和茭笋,在我国南北方都有栽培,但以长江流域以南的水泽地区栽培较多,北方多在湖边、沟边及水田少量种植。

茭白的栽培技术(种植茭白技术与管理)(茭白的种植方法和时间视频)

  (一)形态特征

  茭白成长植株高1.3~ 2m,叶片披针形,长100~ 160cm。叶鞘长40~60cm,叶鞘互相抱合。叶片与叶鞘相连接处有三角形的叶枕,俗称“茭白眼”。此处组织较嫩,病害易侵入,灌水不能超过叶枕。茎有地上茎和地下茎。地上茎呈短缩状,部分埋人土中,其上发生多数分蘖;地下茎为匍匐状,横生土中,其先端数节的芽,向地上抽生分株,称为“游茭”。主茎及早期的分蘖,常自短缩茎上拔节,抽生花茎。花茎因受黑穗菌的寄生和刺激,其先端数节畸形发展,膨大充实,形成肥嫩的肉质茎,即食用的茭白。花茎便不能正常抽薹开花,冬季地上部枯死,以根株留地中越冬。

  茭白肉质茎形成以后,如不及时采收,则因菌丝体的继续蔓延,形成黑色的厚膜孢子,致使茭白肉质茎的组织呈现黑色斑.点,并逐渐增大形成黑条,继而充满整个肉质组织,形成孢子块,呈黑色粉末状,不堪食用,俗称为“灰茭”。此外,也有的植株中黑粉菌活动特别旺盛,繁殖迅速,茭白花茎刚开始抽生,即被黑粉菌产生的孢子所充满,茭肉变成一包黑灰,同样失去食用价值,这类茭白植株也称灰莢。

  在栽培品种中,有的植株生长特别健壮,抗病力强,不被黑粉菌侵染,不能孕茭而抽墓开花、结实,称为雄茭。或有的植株生长特别快,菌丝体不能相应生长;或栽培管理上因施肥过多,株丛过密,导致植株生长过旺,以及环境不良等原因,也会形成雄茭。雄茭所结果实为黑色小果,称为“菰米”,一般不作繁殖用,可供食用,味香美。雄茭不能形成肉质茎,灰茭无法食用,均失去栽培价值,所以应防止雄茭和灰茭的产生。栽培上如发现这两种植株,应及时拔除,在留种时应连墩挖掉。

  (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茭白为喜温性蔬菜,生长适温在10~ 25℃之间,不耐寒冷和高温干旱。茭白各生育时期对温度要求不同。

  1.萌芽期从越冬母株基部茎节和地下根状茎先端的休眠芽萌芽、出苗至4片叶。萌芽期适温15~ 20℃,约需40d。

  2.分蘖期 从主茎开始分蘖至地下、地上茎分蘖基本停止,主茎开始孕茭。分蘖适温20~30C,约需120~ 150d。

  3.孕茭期从茎拔节至肉质茎膨大充实。主茎先孕茭,后有效分蘖陆续孕茭,孕茭始温15℃,适温20~25℃,30℃以上不能孕茭。

  4.休眠期从地上部叶片全部枯死,以地上茎中下部和地下根状茎先端的休眠芽越冬开始,到翌春休眠芽开始萌芽。一般气温5℃以下进入休眠,翌春气温.上升到5C以上开始萌芽,此期需80~ 150d。茭白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但喜充足的阳光。对土质要求不严,以耕作层深,富含有机质,肥沃的粘壤土最好。

  茭白依生产季节分一熟茭和两熟茭两类。

  一熟茭又称单季茭,春季栽植后,当年秋天收获,以后每年白露至寒露时采收1次。主要品种有杭州一点红、象牙莢,江苏常熟寒头茭,江苏的早熟、抗高温的“蒋墅茭"。

  两熟茭又称双季茭。通常在春季或夏秋栽植,种一次可采收二熟。第一熟在当年秋分到霜降采收,称秋茭(新茭、米茭);第二熟在翌年小满到夏至采收,称夏茭(老茭、麦茭)。品种有早熟的苏州小蜡台、两头早,上海青浦的小发梢,武汉市蔬菜所的双季茭白8937,早中熟的中蜡台,中熟的无锡中介茭、“刘潭.茭”、“广益茭”,武汉市蔬菜所的双季茭白86-2,上海青浦的青练菱,中晚熟的杭州梭子葵,江苏79-1,浙茭2号、5号等。

  (一)栽培季节和栽培制度 江浙一带,单季茭都在4月份分墩定植;双季茭,分春栽及秋栽两种,春栽在4月下旬,秋栽在8月上旬,即在分栽初期与孕茭之前定植。晚熟品种多春栽,早熟品种多夏秋定植。茭白不宜连作,主要是因为茭白需肥量大,且易发生病虫害。一般在低洼水田可与莲藕、慈姑、荸荠、水芹、蒲草等轮作。在地势较高的水田,常与水稻轮作。旱田种茭白,要求土壤保水性强,灌溉方便,且可与蔬菜轮作。苏州早茭白品种与藕套作,4月下旬,将茭苗寄栽在藕塘四周,8月上旬收去早藕,再将茭秧移栽全田。双季茭一般于当年秋季和翌年夏季采收两季后换田重栽;单季茭于采收2~3年后换田重栽。

  (二)整地施基肥 前茬收获后,耕晒或冻垡,耕深20 ~25cm。种植前,先做田埂,高25~ 30cm,田埂要求结实、光滑、不漏水,也可在田埂内侧撒草木灰拍实,以防漏水,每667m2施人有机肥3000kg作基肥,耕耙平整灌水,水深2~3cm。要求田平、泥烂、肥足。

  (三)寄秧育苗在次年秋茭田附近,选择土地平整、排灌方便的田块为寄秧田,每667m2施基肥500kg,于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中旬,将秋季选好的种株挖出,寄植于秧田中。茭白种株以地面向下1~2节所萌发的芽较好,应切除种株最上部和最下部各节,仅留中部一段。寄植行距为50em,株距为15cm,每隔5~ 6行留出宽80cm的操作走道,深齐茭墩泥,保持1~ 2cm浅水。春季移栽前1周,除去长势过旺的秧苗,减少雄茭。若用地膜覆盖,可早发秧苗,从而早熟丰产。

  (四)栽植可分为春栽和秋栽。

  1.春栽双季茭的大多数品种及单季茭都适于春栽。江浙地区于4月下旬,茭秧高20cm左右栽植。从寄秧田或留种田中,连泥将老茭墩母株挖出,用快刀顺着分蘖着生的长势纵劈成数小墩,劈口宜直而不歪斜,以免伤及分蘖和新根。每小墩带有老茎和健全分蘖3~5个。若茭秧过高,则割去叶尖,留株高30cm左右,以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栽后风吹摇动。栽植密度每667m2栽1 200墩,行距66~ 72cm,株距66cm,6 000株基本苗。土壤瘠薄、宽窄行、墩小,则密度可适当加大。栽植深度以所带老茎薹管入土为度,最好在晴天下午3--6时栽植。

  2.秋栽秋栽茭白多为莲藕的后作,多育苗移栽。4月在藕田四周或秧田育茭秧,8月上旬栽植,此时苗高150cm以上,并有较多分藥。起苗墩前,先打掉基部老叶,再用手将苗墩的分蘖顺势--扒开,每株带1~2苗,剪去叶梢留45cm左右。选择阴天栽植,行距40~ 45cm,株距25~ 30cm,大行走道50cm,每667m2裁4000穴,6000~8000株基本苗。

  (五)新茭田管理

  1.水位调控茭白不同生长期对水位深浅要求不同。掌握“浅水裁苗,深水活棵,浅水分蘖,中后期逐步加深,采茭期深浅结合,湿润越冬”的原则。栽苗时保持2~3cm水层,栽后灌水,4~5d内保持5~ 6em的水层,以利成活。活棵返青、抽出新叶、长出新茎后,降低水层到2~3cm,增加地温促发分蘖,也有利于吸收肥料。分蘖后期,当每墩分蘖达20~25株(667m2总蘖数约3万左右)时,加深水层到10cm左右,到7月下旬至8月旬,水加深到10~ 15cm,以降低田间温度,控制无效分蘖。8月下旬,气候转凉,茭白开始孕茭,水层加深到20cm左右,但不能超过叶枕(茭白眼)。每次采茭后,排水1d,后逐渐加深水层,这样才能防止因根部缺氧而无氧呼吸致死。秋栽宜在栽前保持浅水位,以防茭苗漂浮。台风暴雨季节,应加强排水,防止墓管伸长。秋茭采收后,水深逐渐落浅到3~ 6em,大田以浅水1~2cm或潮湿状态越冬。

  2.追肥春栽的新茭田,在栽后10d左右,施1次提苗肥,

  每667m2施人粪尿500kg。若基肥足,长势好,这次可不施;第二次在分蘖初期施分蘖肥,施腐熟粪肥1000kg或碳酸氢铵30~40kg,促生长和分蘖,若未施第一次肥,这次追肥宜提前。6-7月间,茭白生长中期,要求植株生长稳健,如田间长势正常可不追肥,但在基肥不足、长势差的田块可适当追肥。孕茭期宜及时施催茭肥,在8月中旬前后,新茭有20%~ 30%分蘖进入孕茭.期,假茎已发扁,叶龄在19~20叶时追肥,施腐熟粪肥2500~3 000kg。秋栽的新茭,当年生长期短,宜在栽植后10~ 15d追肥1次,每667m2施腐熟粪肥1500~2000kg。

  3.耘田、拔草、压泥耘田可使土壤疏松,加速肥料分解,结合清除杂草,切断部分老茭根,促进新根的发生,并减少病虫害侵染。一般耘田2~3次,第一次在移栽后5~7d,待茭苗刚返青时进行,以后每隔7~8d耘1次。耘田时,先把水放干,后用铁塔把土浅翻一遍,翻后立即灌水。种植1个月后,进行1次清棵,即在墩中间压一块泥,拔除过多的小分蘖,控制每墩苗数20~25株。7月底8月初,剥除枯黄叶,1~2次,蹋入田中作肥料。

  (六)老茭田管理 10月底前后茭白收获结束后,立即齐泥割去茭墩地上部分,挖去雄茭和灰茭的茭墩,然后灌水层1~2cm。12月初每667m?施人畜粪尿3 000~4 000kg和河泥10000kg。3月下旬后加深水层至10cm左右。4月初施催茭肥,每667m2施人畜粪尿2000kg左右或硫酸铵20~25kg。

  (七)采收新茭(米茭)在9月底到10月初始收,老茭(麦茭)一般在5月底到6月初始收。

  茭白植株在三片外叶长齐,心叶短缩,孕茭部位显著膨大,叶鞘一侧因肉质茎膨大而被挤开,当茭肉略露出1.5~ 2em左右时,立即采收。秋茭每隔5~7d采收1次,折断薹管中部,连上部叶片一起采收。采后剪去叶片,并剥除外层2~3张叶鞘,仅留内层1~2张叶鞘,捆扎上市。采时注意勿伤及邻近分藥。采收后期,保留1~2支小茭白不采,使通气,以避免地下茎和老墩因缺氧而死亡。夏茭宜隔3~5d采1次,扭住植株用力连根拔起。四、留种

  (一)早茭选种法 两熟茭中的早熟品种主要在夏茭采收初期选择分株做种。人选的分株必须孕茭早而肥嫩,不易发青,两侧各有一个相互对称的分蘖,地下匍匐茎相连的母株也必须孕茭早,结茭整齐,无雄茭,且此分株四周邻近的分株也无雄茭。将人选的分株挖出移栽留种田,并摘去主茎上的茭白,促其上二侧分蘖生长,秋茭采收初期再进行复选,除去灰茭分株。苏州农民常经过三年反复选种选成。

  (二)晚茭选种法 两熟茭的中、晚熟品种和一熟茭品种主要在秋茭第二次采收时期选种,选择整个茭墩中多数分蘖生长整齐,孕茭期集中,茭肉肥大白嫩,无“雄茭”和“灰茭”的茭墩作种,插标记。发现雄茭和灰茭的茭墩也作标记,秋茭采收后挖出。入选的种株,不采葵白,于芒种到夏至间,将老墩进行分墩,每小墩带有1~2个分蘖,行距60cm,株距45cm。秋季淘汰灰茭植株。第二年分墩作生产用种,或第二年夏茭或秋茭孕茭期再复选。

  本期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觉得有用,请在下方点赞、关注,转发给更多好友,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