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茭白种植技术要点是什么(茭白的种植方法如下)(茭白的种植条件)

教会网 2024-12-22



  前茬收获后,深翻20cm左右,晒堡或冻堡 ,整地同时,在菱田四周固筑田埂,高25-30cm,内侧拍实,防止漏水。

茭白种植技术要点是什么(茭白的种植方法如下)(茭白的种植条件)

  茭白植株高大,生长期长,需肥量大。整地时须施足基肥,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45000-7500kg,复合肥600~750kg,施肥后耕翻、耙细、整平,浇水至2-3cm。

  寄秧育苗是将当年选定的留种母墩,在冬季休眠期移至费秧田中寄植一段时间,春季分墩定植于大田,或春夏分墩育苗,立秋前裁植。具体做法是:冬至前后齐泥割去地上部枯枝残叶,整墩或将部分老墩上的短缩茎(蔓管)带分墩芽距地面5-7cm连泥挖起,寄植于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5,育苗前,秧田每公顷施基肥15000-30000kg、过碳酸钙600kg。按3-7cm墩距栽秧,每隔1.1m留出80cm的操作走道。栽植深度以墩泥与土面相齐为度。栽后灌1-2cm浅水。严寒时墩上盖草或搭小拱棚保暖。3月上旬追肥1次,施人类尿22 500kg/hm2,并保持3-6cm水位。春季移栽前1周,除去长势过旺的秧苗,减少雄焚。清明前后直接分,种植于大田。

  秋栽用苗应先分墩于秧田继续育苗。分墩宜在新茭苗长至20cm以上时,用快刀顺着分墩纵切,每小墩带有老茎和健全分墩苗2-4株,然后栽至秧田,苗距25cm见方。栽植深度要浅,3-5cm即可,以浇水后不浮起为度。栽植过深,发棵慢,分墩减少,夏秋季定植时起苗也困难。栽种时保持水位1.5cm,成活后3-6cm,以提高土温和水温,促早发分墩和根系;小暑前后水位加深到7-10cm;移栽前加深至10-14cm,以降低地温。4月底进行追肥,每公顷施人粪尿22500~30000kg,施肥后耘田1次,定植前1~2d和20d各剥黄叶1次。

  1,春栽 双季焚的大多数品种及单季菱都适于春裁。4月上旬,当分墩苗高20~30cm时分墩栽植。栽植前将种墩从留种田或寄秧田掘起,用快刀顺着分集切成数小墩,每小墩带有老茎和佣匐茎,有4-5个健全分墩苗。若葵秧过高,栽前剪去叶尖,保留株高30cm左右,减少水分蒸发和防止风吹摇动而降低成活率。茭秧要随挖、随分株、随定植,栽植密度18 000-22 500穴Ahm2,行株距90cm × 60cm;或宽窄行栽植,宽行距100cm,窄行距80cm,穴距50cm。灌浅水栽植。栽植深度以老茎和秧苗基部插入泥中不倒状,浇水后不浮起即可。

  2,秋栽 多为早稻、晚稻秧田以及早藕的后作。适用于地下匍匐茎不发达的早熟品种,如苏州小蜡台、杭州纾子茭、宁波四季茭、绍兴早菱、上海四月姿等,春季育苗,立秋定植。当苗高1m以上,并有较多分囊时定植。定植时,除去基部老叶后起墩,用手将苗扒开,每株带有墓管和分墩苗1-2个,剪去上部叶片,留苗高1m左右。采用宽窄行栽植,宽行60cm、窄行50cm,株距30cm,60000hm2。栽植深度以埋没基管10-15cm为宜。为提高成活率,选择阴雨天、傍晚及无大风的天气定植,随起苗随栽完。

  1,水位调节 春姿栽植时保持1.5-2cm浅水层,以提高土温,促进成活。栽植至分囊前期保持3-7cm浅水层,以促进分囊和发根。梅雨季节适当排水搁田,控制植株徒长。分墩后期水位加深到10-17cm,并定期换水,以降低地温,控制后期无效分墩,提早孕荧,还可防止土壤缺氧烂根。孕茭期水位加深到17-20cm,以保证茭白洁白,最高水位不超过“茭白眼",以免水进入叶鞘内而引起茎管腐烂。采收中后期水位降至3一7cm。采收后保持1.5-3cm浅水位,以利匍匐茎和分株芽的生长发育。越冬休眠期,保持土壤湿润或浅水层。

  秋栽茭白缓苗期保持3-5cm浅水层,以防茭苗漂浮。分墩期保持5-10cm水层,孕茭期保持13-17cm水层,采收期和越冬期水分管理同春栽。翌年2月中、下旬萌芽生长期保持1-3cm水层,分墩期加深至3-5cm,孕焚期逐渐加深水层到10-20cm,采收期降至3-10cm。每次追肥前后几天,田间应保持浅水层,使肥料溶解和吸收,以后再恢复到原水位。

  2,追肥 春裁新荧田,栽植7-10d后施提苗肥,施人粪尿7 500kg/hm2或尿素75kg/hm2。若基肥足,长势好,这次肥可不施。分联初期施分囊肥,促分墩和生长,施人粪尿30000kg/hm2,或尿素300kg/hm2或碳酸铵900kg/hm2。若第一次肥不施,则分墩肥宜提前到栽后15d施。6月下旬对长势偏弱的地块,施1次拔节壮秤肥,施尿素225kg/hmi或碳酸铵600~750kg/hm2。孕茭期重施“催茭肥",促茭白肥大,提高产量,每公顷施人粪尿37 500-45 000kg或尿素375-450kg秋栽新茭田,当年生长期短,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栽植后10d左右施人粪尿30 000-37 500ke/hm2或尿素300-375kg/hm2。老茭田夏菱生长期短,追肥宜早、重、集中。立春前施第一次肥,3月下旬施第二次肥。

  3,耘田 新栽茭田成活后或老茭田萌发至封行前,耘田2-3次。第一次在栽后5-7d茭苗刚返青时,7-8d后再耘1-2次。耘田时先把水放干,把土浅翻一遍,将杂草、黄叶埋入泥中,耘田后立即浇水。

  4,剥黄叶 剥黄叶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共剥2-3次。春栽茭白第一次在7月中、下旬,第二次在8月上旬,第三次在8月中、下旬;秋栽焚白,定植后10-15d第一次剥叶,7-10d后再剥1次。

  5,割菱墩 冬季萎株地上部枯萎时,放千田水,保持土面湿润,用利刀齐泥割平墩,除去母茎上部发育较差的分羹芽和枯叶,保留土中较好的分蘖芽。同时剔除灰安墩和雄葵墩,挖出种株寄秧。剖茭墩时,摹管要低留,一般齐泥面割去焚墩,以降低来年分葉节位。

  6,疏茭苗 在苗高20-30cm时,疏密留稀,疏弱留壮,疏内留外。留苗因品种而异,如早熟宁波四季菱每墩留25-30株,晚熟中介茭每墩留20株左右。游茭苗萌发早、生长快、孕茭早、茭肉大,应保留。在疏苗的同时,从行间取土在墩中间压一块泥,使分向四周散开。

  7,选留种

  (1)早熟焚选留种法 双季斐的早熟品种在夏菱采收初期选择由母株匍匐茎萌生的分株作种。人选分株的要求是:春季萌发早,生长快,孕茭早,茭肉肥嫩,不易发青,两侧各有一个对称、粗细长短一样的较大分囊;地下匍匐茎相连的母株孕早,结部位低且整齐,无雄斐;邻近的分株无雄茭。将选定的分株挖出移栽秧田或寄栽藕田边,并摘去主茎上的茭白,促进两侧分鬓生长。立秋前将分囊苗掰开,一个分藥为一株栽入留种田,去除基管过高的分羹,行株距为50cm × 40cme秋斐采收时再片选,去雄萎、灰茭和劣株。

  第二年清明后,待新株长至25cm高时,将焚墩连根挖起,分墩扩大繁殖。每1-2个新株为一小墩,行株距为60cm× 50cm,立秋前作生产用种苗移入大田。游菱作种,后代早熟,但变异性大,必须年年选种。

  (2)晚熟茭选留种法 双季茭的中、晚熟品种和单季茭主要在秋茭采收初期选种。第一年在秋茭第二次采收时,将符合种株标准的焚墩、雄茭和灰焚墩分别做上记号,秋焚采收后将雄茭墩和灰婪墩连根挖出。冬季把母墩带泥挖起移入留种田,集中寄栽。第二年清明至谷雨,新株高25cm时,分墩栽植,每小墩2-3个分囊,行株距为60cm × 50cm。秋茭采收时再复选,淘汰雄萎、灰斐和劣株。冬季休眠期移至菱白秧田寄植,第三年分墩作生产用种。

  茭白的适宜采收期,秋茭9-11月,夏茭5-7月。秋茭采收期气温逐渐下降,前期每隔4-5d采1次,后期每隔6-7d采1次;夏茭采收期气温逐渐升高,茭白生长快,易露出水面发青,2-4d采1次。

  茭白采收的标准是:三片外叶长齐,叶片、叶鞘交接处明显束成腰状,心叶短缩,孕茭部位显著膨大,叶鞘一侧因肉质茎膨大而裂开,微露茭肉。夏茭采收期间,气温高易发青,当叶鞘中部茭肉膨大而出现皱痕时即可采收。

  采收时先将焚白与茎基部分开,秋茭齐藻管拧断,夏茭连根拔起,削去藻管,留叶鞘30cm,切去叶片上市。秋茭采收后期,若茭墩上的分羹已全部结茭,墩上要留1-2支小茭白不采,留作通气,以免地下茎和老墩缺氧而死亡。

  以上便是茭白种植栽培的技术,仅供参考,喜欢的请收藏。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