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笋病毒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该如何防治?(莴笋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教会网
2025-01-04
莴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营养价值丰富,深的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在莴笋种植过程中,有些病害对莴笋生长存在巨大威胁,如莴笋病毒病,如果不及时防治就会导致莴苣严重减产。那么,莴笋病毒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该如何防治?
莴笋病毒病是怎么发生的?
莴笋病毒病主要靠土壤中芸薹油壶菌的游动孢子传播,侵入根部以后释放病毒,经4-5周显症,该菌传播的病毒可从豌豆、菠菜、韭菜、大黄和车钱等植物上分离到。
油壶菌可在土壤中存活10年,育苗时,如基质带毒,莴苣染病后4周显症,一般不易发现。但病株如栽植到营养液膜系统中,油壶菌会产生大量游动孢子,迅速传播蔓延。此外,汁液接种到根部也可传毒。
莴笋病毒病的危害:
莴笋病毒病是露地栽培时的常发病害,初呈明脉状,脉间叶组织变得凹凸不平,呈疱状或产生斑驳;叶脉粗大,竖立、皱缩;叶脉失绿变白,出现明显的亮绿色至苍白色脉带,叶脉四周部分透亮,伸向叶片基部。“脉带”是该病特有症状,称为巨脉病或大叶脉,后期病叶卷曲、皱缩,病株矮小,生长受阻,不能形成正常叶球,失去商品价值。
莴笋病毒病防治方法:
(1)该病在经常种植莴苣的地块易发生,生产上应实行2-3年轮作。
(2)采用无土栽培的。从根源处减少病原菌。
(3)田间可采用遮阳网,降低田间温度,切忌温度过高。
(4)药剂防治:毒战3%氨基寡糖素1500倍液喷雾防治,隔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以上就是莴笋病毒病是怎么发生的?有哪些危害?该如何防治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