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莴笋灰霉病(莴笋霜霉病防治方法)
教会网
2025-01-05
灰霉病是保护地莴苣(又叫生莱)、莴笋的主要病害。其中,以叶用莴苣受害重,轻者病株率达10%一20%,重者达30%以上,对产量损失大。此外,还可为害茄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伞形花科、藜科、菊科等多种蔬菜。
莴苣苗期、成株期均可被害。苗期被害,呈水渍状腐烂,病部长有灰色的霉层。成株期被害,多从底部叶片开始发病,湿度高时,一般从叶缘或有水滴的叶面先发病,病斑呈椭圆形或弧形,起初呈水渍状,扩大后呈黄褐色,具有轮纹,病部上长有灰色的霉层。叶柄基部开始呈水渍状,红褐色,后基部腐烂,致使上部茎叶凋萎。根颈被害,开始呈水渍状,并向四周扩展,引起茎部腐烂,严重时植株萎蔫枯死,湿度大时,生有灰色的霉层。识别要点:无论苗期还是成株期,无论叶片还是茎部,潮湿时,病部上均生有灰色的霉层。
莴苣、莴笋灰霉病病菌喜低温、高湿环境,发病适宜的条件为温度20~23℃,相对湿度90%以上。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病盛期为2~5月。莴苣感病生育期主要在苗期。
收获后将病残体深埋,加强管理,菜地及时排除渍水,合理施肥,提高菜株抗病力。
喷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7-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以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有关莴苣、莴笋灰霉病特点,希望您能学以致用,做好莴苣、莴笋灰霉病的防治工作,收获一份丰收的喜悦。关注微信公众号(耕种帮)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上一篇:东山岛旅游攻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