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得了菌核病怎么办?莴苣菌核病防治技巧(莴苣病害)
莴苣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味道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在莴苣生长过程中,菌核病的出现严重危害了莴苣的正常生长,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莴苣菌核病的防治技巧,供大家参考使用。
【症状】莴苣苗期和成株期都可发病。叶用莴苣多由靠近地表面的叶柄或下叶边缘开始表现症状,变为淡褐色水浸状,继而软化腐烂,天气潮湿时长出灰白色棉絮状物(病原菌的菌丝体),以后絮状物中出现黑色鼠粪状菌核。天气干燥时,叶球外叶仍能保持原形,但呈黄褐色,薄纸状,叶球内部已经腐烂,有空隙和菌核。通常菌核病造成的腐烂无恶臭,但混生细菌性软腐病后,也有恶臭。
茎用莴苣和采种株多在生长后期发病,先从近地面茎基部或接触土壤的衰老叶片边缘、叶柄开始发病,进而蔓延到上部。茎上病斑水浸状,稍凹陷,初为淡褐色,后变灰褐色。后期病茎生灰白色菌丝团和菌核,叶片变色凋萎,植株提前枯死。
菌核病的主要鉴别特征是发病部位软腐,产生棉絮状菌丝体和鼠粪状菌核。
【病原菌】主要为核盘菌,核盘菌能危害400多种植物。菌核是病原菌的一种休眠体,菌核在5℃-30℃范围内形成,以10℃-25℃适,在5℃-20℃范围内萌发,萌发适温为10℃,子囊孢子在5℃-25℃之间萌发,5℃-10。C适。病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5℃-30℃,适温为15℃-240C。有的地方还分布有小核盘菌SclerotiniaminorJagg.,也引起莴苣腐烂。
【发病规律】菌核和带菌病残体可以混入土壤与有机肥中,甚至还可以夹杂在种子中进行有效的传播,进入以前没有发生菌核病的苗床、棚室或田间。菌核病一旦发生,土壤带菌量逐渐增多,病情将逐年加重。
在已有菌核病发生的棚室和田块,表层土壤中的菌核和上一季病株的残体是主要初侵染源。菌核需经过一段低温休眠期,方能萌发和侵染植物。若土壤持水量达80%以上且持续湿润,菌核萌发后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被放射到空中并随风飞散,降落在植株上,萌发后产生芽管而侵入。在土壤湿度较低的条件下,菌核萌发产生菌丝。土壤中的带菌病残体也长出菌丝。菌丝向周围扩展,接触并侵入幼嫩的茎部或植株底部衰弱的老叶。菌核在土壤中至少存活3年以上。
在潮湿的坏境中,病株上产生白色絮状菌丝,通过病株与健株接触传播,也随农事操作和农机具等传播,引起再侵染。
除莴苣以外,重要的寄主还有十字花科蔬菜、油菜、大豆、向日葵、菜豆、黄瓜、茄子、番茄、胡萝卜等。寄主植物连作、套种或间作时,菌源增多,发病重。据江苏省江都及扬州郊区的调查,菌核病的平均发病率,种植1年的大棚为4.5%;种植2菌可在植株下部老叶、黄叶、病叶上存活繁殖,积累菌量,若不及时清理,也有利于病情扩展。
发病适温为18℃-20℃,菌核的形成和萌发,子囊孢子的萌发和侵入都需要有高湿的环境。冬、春低温季节,凡导致土壤和空气湿度升高,光照减弱的因素都有利于发病。据江苏省调查,棚内温度20℃-25℃,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发病重,发展快,相对湿度在80%以下时则发病轻,发展慢。塑料大棚空间较大,通风较好,棚内湿度较低,比小棚发病轻。浙江省金华市大棚栽培的莴苣,在11月份以后,遇上连续阴雨即进入发病高峰期,雨水少的年份,相对湿度低于70%,则发病明显减轻。
【防治方法】
1.铲源发病棚室或露地应换种禾本科作物或其他非寄主植物2年以上,或更换土壤。若不能采取以上措施,则应彻底病残体,进行深翻或土壤淹水,以减少菌源。病田深翻30厘米以上,可将菌核翻入下层土壤。菜田淹水1-2厘米,保持水层18-30天,可以杀死大部分土表菌核。夏季天气炎热时淹水效果更好。另外,还可覆盖阻止紫外线通过的地膜,抑制菌核萌发或防止子囊孢子飞散。
2.栽培防治清选种子,汰核;冬春棚室要采取加温措施,合理通风,控制浇水量,增温降湿;多施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止植株徒长,提高抗病能力;出现病株后应及时摘除病、黄、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和减少菌源。
3.药剂防治。发病始期及时施用农药防治,药剂可选用杀菌剂菌杀(25%氟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或者30%醚菌酯水剂1200倍液、或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40%嘧霉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者护苗(苯甲丙环唑)1200倍液、或者根治(30%恶霉灵水剂)1200倍液等叶面喷施。视病情发展,确定喷药次数。若连续喷药,2次喷药之间间隔7-10天。生长早期需在植株基部和地表重点喷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