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溃疡病发病规律(葡萄溃疡病发病规律)
葡萄溃疡病是一种葡萄病害,葡萄得病后,表现出树势衰减、枝干出现溃疡斑、叶片皱缩。
葡萄溃疡病简介
葡萄溃疡病是不久前发现的,发病后引起果实腐烂、枝条溃疡,严重时导致裂果烂果和枝干枯死,病菌主要通过雨水传播,防控需及时、方法需综合。
葡萄溃疡病症状
葡萄溃疡病引起果实腐烂、枝条溃疡,果实出现症状是在果实转色期,穗轴出现黑褐色病斑,向下发展引起果梗干枯致使果实腐烂脱落,有时果实不脱落,逐渐干缩;在田间还观察到大量当年生枝条出现灰白色梭形病斑,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点,横切病枝条维管束变褐;有时叶片上也表现症状,叶肉变黄呈虎皮斑纹状;也有的枝条病部表现红褐色区域,尤其是分支处比较普遍。
葡萄溃疡病病原
葡萄溃疡病主要是由葡萄座腔菌属的真菌(Botryosphaeriasp.)引起的,该属的无性型主要特征为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圆形,菌丝体埋生或表生,致密,颜色为深褐色或灰棕色。培养数天产生分生孢子器,聚生或单生,单腔。分生孢子长圆形或纺锤形,初始时为无色无隔,有的种会随着菌龄增长而颜色加深变为深棕色,并且具有不规则经向纹饰的单隔。
葡萄溃疡病发病规律
病原菌可以在病枝条、病果等病组织上越冬越夏,主要通过雨水传播,树势弱容易感病。
葡萄溃疡病致病元凶
葡萄穗轴干枯、烂果、落粒,在我国20个葡萄主种植省份均有发生,病害造成葡萄减产3%至8%,严重地区达10%至20%,个别地区葡萄园达50%以上。
一支来自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把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害定名为“葡萄溃疡病”,并率先找到了病因。今天,这项研究的部分成果在国际期刊《真菌多样性》在线发表,首次系统阐述了我国葡萄溃疡病的发生特点与危害程度。
在过去的5年里,北京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葡萄病害研究团队发现,4种病原菌可能引起葡萄溃疡病,其中B.dothidea和L.theobromae是主要优势种群。
论文作者燕继晔博士、通讯作者李兴红研究员表示,4种病原菌与我国地候密切相关。其中,B.dothidea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和***带季风气候区域,L.theobromae和N.parvum分布在***带季风气候区域,D.seriata主要分布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域的山东和河北两个省份。
部分菌株的多基因整合系统分析表明,病原菌种间的遗传分化较大,某些种的种内遗传分化较小。在找到“葡萄溃疡”病因之外,研究团队经过室内致病性测定数据分析发现,我国25个主栽葡萄品种对上述4种病原菌均没有显著抗性表现。
在研究过程中,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贵州大学、广西省农科院、泰国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等相关专家,优势互补,共同协作,使该研究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