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光雾山
教会网
2025-02-17
雾锁巴山 光晕千年
蜀道咽喉处,川陕交界地,一座山脉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便是光雾山,巴山夜雨浸润出的秘境,北纬32度上的绿宝石。当晨曦初露时,山峦间浮动的不是普通的云雾,而是被阳光穿透的流动光带,仿佛天神遗落的绸缎在山谷间游弋。
米仓古道的蹄印深嵌在赭色砂岩中,三千年巴人用脚板丈量出的商道,如今已被青苔温柔覆盖。樵夫踏着晨露上山,脚步惊起沉睡的雾霭,山岚在冷杉林间翻涌成海。红桦树的枝桠刺破薄雾,斑驳树皮上凝结的露珠折射出七彩光晕,像是散落在人间的星辰碎片。
秋色最浓时,700平方公里山林集体燃烧。水青冈的明黄、枫香的绯红、乌桕的绛紫在云雾中晕染,山风拂过便掀起斑斓的浪涛。诺水河的清流将这些色彩切割成片,倒影中的世界比真实更浓烈。偶尔有白鹭掠过水面,翅膀搅碎满河丹青,又在涟漪平复时重绘出新的画卷。
海拔2500米的香炉峰顶,云海在子夜时分开始凝结。待到晨光初现,云涛已漫过万千峰峦,唯余几处苍翠峰尖如海上仙岛。道观飞檐挑破云层,铜铃声穿透雾障,与山涧溪鸣谱成天地清音。采药人背着竹篓隐入雾中,背影渐渐淡成水墨写意里的留白。
这片被地质运动抬升的古海,珍藏了太多光阴的故事。恐龙时代的蕨类植物在崖壁间延续血脉,秦汉时期的栈道遗迹与当代登山步道交错叠印。当暮色四合,山间雾气再次升腾,将千年光阴凝成晶莹的雾凇,挂在每一株倔强生长的巴山冷杉枝头。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