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常识

金野杏南

教会网 2025-02-19

金野杏南:在陶土中寻找永恒的少女

在滋贺县信乐町的山间窑坊里,金野杏南的指尖正在陶土表面游走。清晨六点的阳光穿过竹帘,为未干的釉料镀上流动的金边。这位被日本陶艺界称为"永恒少女"的创作者,正在用沾满陶泥的双手编织一个关于时间的寓言。

金野的陶艺作品总带着某种奇异的矛盾感。那些直径超过一米的巨型器皿表面,布满婴儿手掌般的凸起纹路;粗粝的陶土肌理间,隐藏着贝壳碎片般细腻的虹彩结晶。她在传统的信乐烧工艺中混入现代玻璃粉末,当窑温升至1280℃时,两种材质在临界点迸发出星云爆炸般的绚烂纹样。这种"破坏性重生"的创作哲学,让每件作品都成为不可复制的时空标本。

金野杏南

工作室的木架上陈列着二十年来的创作日记,泛黄的纸张上除了釉料配方,更多的是对自然肌理的速写:暴雨冲刷的岩壁、蝉蜕开裂的纹路、老人掌心的褶皱。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的获奖作品《时间的皮肤》系列,正是将这些转瞬即逝的生命痕迹烧制成永恒的陶艺语言。金野说:"陶土是地球的记忆载体,我要让那些被人类忽视的微观时间在窑火中获得新生。"

这位57岁的陶艺家保持着少女般的创作状态。每天破晓时分,她都会赤脚踩踏新挖的陶土,脚掌感受土壤颗粒的细微变化。在电动拉坯机普及的今天,她固执地使用唐代传入日本的脚踏轱辘,让身体的律动与陶土产生最原始的共鸣。当被问及创作秘诀时,她指着窑炉旁新制的素坯:"你看这些未施釉的胚胎,它们正在呼吸等待蜕变,就像十六岁那年在陶艺教室第一次触摸陶土的我。"

在金野杏南的陶艺宇宙里,时间不再是线性流逝的敌人。那些凝结在器皿表面的记忆碎片,在窑火中完成了从瞬间到永恒的转化。当参观者抚摸作品上凹凸的纹路时,指尖触碰的不仅是陶土的肌理,更是某个清晨的露珠、某片秋叶的经脉,或者创作者某个永恒的青春瞬间。这种跨越时空的触觉对话,让信乐町的山间窑火,始终跳跃着不熄的艺术灵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