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常识

导游阿珍

教会网 2025-02-21

导游阿珍的"笨功夫"

香港盛夏的暴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我在尖沙咀钟楼下缩着脖子躲雨时,一把印着"珍心导游"的红色雨伞突然罩在头顶。伞柄上沾着水珠的手布满细密老茧,阿珍正踮着脚努力把伞举过我的身高,"您往这边走,我带大家去避雨。"

这个身材瘦小的中年导游总爱用"笨办法"做事。接团时她永远提前两小时到岗,手写的行程单边角磨得发毛,每处景点都标注着三四种备选路线。有年轻同行笑她老派,她却认真地说:"台风天随时会变卦,多准备些总不会错。"

导游阿珍

在黄大仙祠,当其他导游用扩音器讲解完生肖守护神就匆匆收队时,阿珍却从布包里掏出泛黄的相册。照片里二十岁的她穿着褪色工装,正搀着轮椅上的老人摸福字葫芦。"当年带的第一位客人是癌症晚期患者,他说就想看看香港的守护神。"雨水顺着她的伞骨滑落,在青石板上晕开深色痕迹,"现在每次来这里,都觉得要替那些来不了的人多看几眼。"

太平山顶的夜色里,阿珍蹲在哭闹的孩子面前变魔术般摸出叮叮车模型,转身又给拄拐杖的阿婆调整好观景位置。霓虹灯映着她眼角的皱纹,像星光落进溪流。当游客们忙着拍摄维港夜景时,她悄悄用手机记录下每张笑脸,深夜回到逼仄的劏房,把照片一张张传到微信群。

离港那日,旅行车转过弥敦道最后一个弯,后视镜里突然闪过奔跑的红色身影。阿珍举着被海风吹散的纸袋追来,里面是大家落在茶餐厅的围巾和充电器。她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成绺,笑容却比维港的朝阳还亮:"下次来提前说,我帮你们申请昂坪360的团体折扣呀!"

暴雨中的红伞、磨旧的笔记本、深夜上传的照片,这些笨拙的坚持里,藏着比维多利亚港更深的情谊。在这个扫码就能听讲解的时代,阿珍用最原始的温度,让每个擦肩而过的灵魂都找到归途。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