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游记
寻仙峨眉
清晨五点,山间的雾气还未散去,我便踏上了前往峨眉山的旅程。车子沿着盘山公路蜿蜒而上,窗外的景色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丹青。远处的山峰在晨曦中渐渐显露轮廓,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抵达山脚时,天已大亮。我选择徒步上山,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古道拾级而上。山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夹杂着草木的芬芳。古道上,斑驳的石板被岁月磨得光滑,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脉搏上。路旁的野花在晨露中摇曳,偶尔有几只松鼠从树枝间窜过,为这静谧的山林增添了几分生气。
行至半山腰,雾气渐浓,四周的景色变得朦胧起来。忽然,一阵清脆的鸟鸣打破了沉寂,抬头望去,几只画眉鸟在枝头跳跃,它们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让我想起了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诗句:“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此时此刻,我仿佛置身于诗人的意境之中,感受着那份超然与宁静。
继续前行,山势愈发陡峭。途中,我遇到了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僧,他手持念珠,步履稳健。我们攀谈起来,老僧告诉我,他已在山中修行数十年,每日诵经打坐,与山水为伴。他的话语中透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让我不禁对这座山生出了更多的敬畏。
终于,我登上了金顶。站在海拔3077米的顶峰,俯瞰四周,云海翻腾,仿佛置身仙境。阳光穿透云层,洒在金色的佛像上,熠熠生辉。耳边传来阵阵梵音,那是寺庙中的僧人在诵经祈福。这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安详,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浩瀚的云海所吞没。
下山时,我选择了另一条小路。沿途,我看到了许多奇异的植物和古老的石刻,每一处都似乎在诉说着峨眉山的历史与传说。行至山脚,夕阳的余晖洒在山间,为这趟旅程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首望去,峨眉山依旧巍峨耸立,云雾缭绕。这一天的旅程,不仅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壮美,更让我在心灵的深处找到了一份久违的宁静。或许,这正是峨眉山的魅力所在——它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处心灵的栖息地。
在这片山水之间,我仿佛找到了与天地对话的方式。峨眉山,不仅是一段旅程的终点,更是心灵归途的起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