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禁摩新规定(摩托车禁令可能要解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出行工具日益多样化。
除了公共的交通工具,如公交车、地铁、高铁、飞机外,还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电动汽车等等。
形形色色的交通工具满足了人们日常出行的需求,人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交通工具。
摩托车作为风靡一时的交通工具,深受大众的喜爱。
但是,基于某些因素的考虑,有关部门发布了“禁摩令”,关于摩托车的禁令一实施就是37年,如今有人表示,只要时机成熟,这一禁令很可能解除。
摩托车的车身相较于小汽车来说要小得多,在遇到交通堵塞的时候,小汽车几乎不能通行。
但是摩托车可以在车辆的缝隙中行驶,而且摩托车的停放也较为容易,不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
另外,摩托车是由汽油提供动力,所以相较于电动车而言,摩托车的速度更快。基于以上这些优点,很多人对摩托车情有独钟。
但是随着摩托车的数量日益增多,一些交通事故也不可避免。因为摩托车的速度完全由骑手自行决定,有的骑手不能合理地控制驾驶速度,存在安全隐患。
而且摩托车不像小汽车一样有车皮作为保护层,骑手的整个身体暴露在外面,因此在发生危险的时候,摩托车车主更容易受到伤害。
特别是在21世纪初期,大量人口涌入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他们大多驾驶摩托车出行,而这些车主的驾驶技术参差不齐,再加上那会儿缺乏严格的交通管理,导致由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
更严重的是,有人直接在路面上骑着摩托车抢劫,导致行人的财产安全和健康安全受到影响,威胁着社会的治安。
摩托车带来的噪音污染和环境污染也不容忽视。一方面,有些车主在夜间飙车,当摩托车的速度过快时,会产生更大的噪音,从而影响居民的正常休息。
另一方面,不少车主为了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不断对摩托车进行改装,导致摩托车排出的尾气不符合标准,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摩托车带来的问题,我国开始实施“禁摩令”。
“禁摩令”,顾名思义,是我国对摩托车实施的一项禁令,通过颁布法令禁止或限制摩托车上路。
我国于1985年最先在北京实施“禁摩令”,之后这项禁令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如今,“禁摩令”在我国已经实施了近37年。
一项制度的实施往往会改变原有的社会风貌,“禁摩令”实施之后,有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上路的摩托车数量大幅下降,由摩托车引发的交通问题渐渐缓和,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降低。
之前,摩托车混杂在汽车中,给交警的交通管理造成了极大的不便,而“禁摩令”实施之后,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以汽车居多,交通执法部门能够更有序地对车辆进行管理。
大多数的行人也享受到了这一禁令的福利。他们不用担心自己走在马路上与高速狂飙的摩托车擦肩而过,那种险些被撞的悸动不复存在,他们被摩托车撞伤的风险大幅下降。
他们也不用担心自己的钱包被骑手顺走,而自己又无力追赶高速行驶的摩托车,财产安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路面上行驶的摩托车少了,由摩托车带来的噪音污染也会相应地减少。那些曾经在夜里被摩托车声音吵醒的居民,没有了摩托车噪音的干扰,可以踏踏实实睡个安稳觉。
因此,“禁摩令”的实施对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缓解噪音的污染等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社会在变化中发展,政策制度亦是如此。
各种政策和制度,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当社会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政策和制度如果不能跟上社会条件的变化,就会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因此,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潮流,主动对政策和制度进行变革也是相当关键的。
尽管“禁摩令”实施已久,但不排除未来禁令放开的可能。
其实,早在2017年的时候,陕西省西安市对“禁摩令”作出了调整,一项关于解除摩托车禁令的政策颁布。
西安市的市民可以驾驶摩托车在城市的主干道路行驶,同时,道路上的摩托车停车位也开始设立,便利了西安市广大摩托车车主的出行。
后来,在2020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名叫李书福的全国人大代表也提议试点放开“禁摩令”。
通过统一给摩托车上牌照、实施驾照分级制度等加强对摩托车的管理,以提升交通管理的效率。
毕竟,当今社会希望摩托车上路的呼声越来越高,解除“禁摩令”一直是很多老百姓的期盼。
事实上,随着摩托车研发技术的日益成熟,原来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已经解决,像摩托车带来的空气和噪音污染,如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而且,我国的摩托车产业一直有较强的竞争力,即使有“禁摩令”的存在,我国摩托车的产量并没有减少。
因为有很大一部分摩托车出口到了国外,所以禁令放开有利于扩大摩托车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如果“禁摩令”取消,势必会有更多的摩托车出现在公路上,到时候交通的管理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所以交通执法部门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以便更好地维护交通秩序。
交通安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稍微不留意就可能出现交通事故,改变两个甚至多个家庭的命运,不管是骑摩托也好,还是开汽车也罢,无论何时都要注意交通安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