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的墓地葬在哪里(她的墓为什么没人敢挖)
武则天埋葬于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乾陵;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的时间基本完工。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死于洛阳上阳宫,临终遗嘱去皇帝尊号,“遗制庙,归陵”。但围绕她与高宗李治合葬乾陵的问题展开了争论。最后,由于武则天毕竟是唐中宗的母亲,中宗以“准遗诏以葬之”为由,在706年重启乾陵墓道,将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于乾陵。一般情况下国家是不赞成开挖帝陵的。
据史料记载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公元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病逝于上阳宫仙居殿,享年82岁(《在旧唐书》中的记载是83岁),死后于唐高宗合葬乾陵。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千米的梁山上,占地面积约为40平方千米。
乾陵始建于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神龙二年(公元706年)加盖,采用“因山为陵”的建造方式,整个陵墓内仿造长安城坊、市的样式,分内城、宫城、和外城,内城占地240万平方米(0.24平方千米),宫城周长6千米,外城周长40千米,陵园内建房380间。
除了主墓室以外,乾陵还有其余大大小小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皇室人员与功臣。除此之外乾陵还有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它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个没有发现盗墓合痕迹的陵墓。
乾陵的墓道口位于梁上主峰的中部,墓室有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前、中、后三个墓室组成,另有耳室(位于主墓室两侧,用作仓库)。中室里有椁床,用来放置的棺椁(也叫梓宫),梓宫底部有防潮、防腐材料,再用珍宝覆盖,接着在加上七星板,板上放置席、褥、,旁边放上珪、璋、壁、琥、璜等六玉。后室有石床,床上放置衣冠、剑佩、千味食以及死者生前的喜好之物。前室设有宝帐,帐内设有神座,周围放置玉质的宝绶、谥册和哀册。同时耳室内随藏了大量的珍贵的明清宝物。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帝王在登基之后就会开始为自己修建陵墓,修建一座皇陵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人力,有些皇帝甚至在陵墓修好之前就已经死了。
唐高宗李治登基不久后,下令命袁天罡和李淳风为自己的陵墓寻找风水宝地。
袁天罡接旨后走遍大江南北,迟迟都没能找到一处中意的地方,于是他来到关中,夜观星象推演天机,恰逢子时他见有一处山峰紫气环绕、直冲云霄,与北斗相交。他急忙上山,从怀中摸出一枚铜钱掷与地上盖上浮土,才下山复命。
再说这李淳风接旨后,也是苦苦寻找,遍访名山大川仍是没有找到适合修建乾陵的的地方。他沿着渭水一路向东寻找,终于有一天在秦川大地上找到一座石山,他见此山颇为不凡,由南向北看去如同一个女子裸睡在蓝天白云之下。李淳风来到山上,里以身影取子午,用碎石摆八卦,拔出一根针来在二者交汇处扎入土中,也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得知二人都已找到宝地,高宗皇帝特命长孙无忌前查看。话说长孙无忌来到梁山,找到二人做标记的地方,扒开浮土一看,原来李淳风的那根针就扎在袁天罡的那枚铜钱的钱眼里。
首先,千陵的设计不同于其他的帝王陵墓,它没有密封,千陵是在山坡上挖掘,确定位置后,从山的内部强行挖出一个空间建造的陵墓,这比传统的挖掘和覆盖要安全得多,其次,咸阳凉山的山脉组成不同于普通山脉,主要由石灰岩组成,石灰岩是沉积岩,是烧石灰和水泥的主要原料,岩质很硬,除非使用!现代挖掘机,否则无法手动挖掘。
占领长安后,黄巢盯上了乾陵,派了几十万人去挖,他们在凉山西侧挖了一条40米深的沟,但什么也没挖到。
当打算换个位置再挖的时候,周围传来很多女人可怕的哭声,在这种情况下,不迷信的人也没有勇气继续挖掘,所以结束了。
温韬去挖的时候更奇怪,一上山就下雨,土地湿滑,大雨糊眼,根本挖不出来,算了吧。
到了孙连仲的时候,他决定效仿孙殿英炸清东陵的经验,也命人揣上炸药打算炸乾陵,结果炸了老半天就是找不到墓道口,山上还飞沙走石、昏天暗地,孙连仲也吓坏了,不得不撤军。
直到1958年,两名当地农民在山坡上炸开了一些石头,露出了一排整齐的石条,上面还有一些人工凿出的字,他们以为自己炸到了姑婆陵(乾陵在当地也叫姑婆陵),赶紧去找领导反应,考古学家赶过来看了看,确实是乾陵墓的入口。
1960年,陕西省还组织发掘乾陵,墓道砌石全部暴露后,发现石条固定非常稳定,很难从墓道进入,后来,国家也放弃了乾陵的发掘,黄巢挖出的深沟也被回填了,但仍有痕迹。
郭沫若申请挖乾陵否决后,周总理也明确下令,说明有关部门对乾陵持乐观态度,不得损坏文物。
就像秦皇陵一样,乾陵也被明文禁止发掘,去这些地方旅游,导游会告诉你,如果你想挖这两个帝王陵,至少50年后再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