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的形成过程(有核和无核珍珠形成的原理)
珍珠因为其温润、典雅的高贵气质一直备受宠爱,被誉为珠宝界的“珠宝皇后”。那么,珍珠作为有机质宝石,是怎么长出来的呢?
珠宝皇后——珍珠
珍珠蚌的外套膜受到异物(比如:砂粒、寄生虫)侵入的刺激,受刺激处的表皮细胞以异物为核,陷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陷入的部分外套膜表皮细胞自行分裂形成珍珠囊,珍珠囊细胞分泌珍珠质,层复一层把核包裹起来就形成了珍珠。以异物为核的珍珠称为“有核珍珠”。
金色珍珠
外套膜外表皮受到病理刺激后,一部分进行细胞分裂而后发生分离,随即包裹了自己分泌的有机物质,同时逐渐陷入外套膜结缔组织中,形成珍珠囊,而后形成珍珠。由于没有异物为核,称为“无核珍珠”。
珠宝皇后
“养殖珍珠”的形成原理
人工养殖珍珠,就是根据天然珍珠形成原理,用人工方法,从育珠蚌外套膜剪下活的上皮细胞小片,与蚌壳制备的人工核、一起植入蚌的外套膜结缔组织中,植入的细胞小片,依靠结缔组织提供的营养,围绕人工核迅速增殖,形成珍珠囊,分泌珍珠质,从而生成人工有核珍珠。
人工无核养殖珍珠,是对外套膜实施手术时,仅植入细胞小片,经细胞增殖形成珍珠囊,并向囊内分泌珍珠质,生成的珍珠。
养殖珍珠
珠母贝孕育着珍珠,是一个伟大的孕育过程。养殖珍珠的形成可以分为2个阶段:育苗期和养珠期。
珠母贝长大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做植入手术。比如植入贝体的外套膜小片或者珠核,来刺激分泌珍珠质来形成珍珠。这段时间,珠母贝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休养。
取珠
珍珠层的生长速度因气候及水质变化而变化,也与产珠的软体动物有关,水温愈高,珍珠质分泌的速度愈快,沉积愈多,珍珠生成就愈决;反之,则慢而少。
以形成akoya珍珠的马氏贝母贝为例,每天平均可分泌3至5层珍珠层,每层珍珠层覆盖的厚度仅0.3微米,也就是一天分泌的厚度约0.9-1.5微米,养殖一年才可生长约1000层,珍珠层厚度只有0.3-0.4mm左右,所以珍珠层要长到1毫米厚,需要大约3年的时间。
养殖珍珠的过程中,需要持续维持水质环境、饵料营养,每隔一段时间还需要检查母贝的健康状况等。到了冬季,才合适采收珍珠,一般都在年末12月到次年2月。
珠母贝的成活率只有50%,而当中能成功养育出珍珠的母贝仅占40%。采收到的珍珠,仅有5%的珍珠在圆度、光泽度、表皮等方面符合高品质要求,可以作为高级珠宝所用,其余的只能用作工业原料。
珍珠金字塔——塔尖部分才可以用作首饰
珍珠养殖周期长,一般需要4-6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珍珠越大,珍珠层越厚,产量必然越少。因此一颗又大又圆又亮,瑕疵又少的珍珠,弥足珍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