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常识

篝火晚会是哪个民族的(篝火晚会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教会网 2023-05-20



  篝火节活动分为开幕式、传统体育比赛、篝火娱乐晚会三部分。体育比赛竞争激烈,有赛马、射击射箭、摔跤、拉钩扳腕、颈力绳赛、划桦皮船赛、采集等。

  开幕式:“穆昆达”(族长)在膘悍的猎手拥簇下走上祭坛,手持桦皮碗,以柳蒿枝洒酒祭祀天、地,颂唱祭文(鄂伦春语)。上千名鄂伦春族男女老幼都带着虔诚的面容朝向祭坛左手持桦皮碗、右手拿柳蒿枝毕恭毕敬的跟”穆昆达”一道洒酒祭天,颂唱祭文,场面非常庄严肃穆。祭文(鄂伦春语)大意是:尊贵的火神啊,你是我们鄂伦春人至高无上的守护神,是您给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温暖、光明和生命。今天,我们各流域的所有成员和他们的贵客及宾朋,都怀着真挚的敬意虔诚地集聚在您的身旁。等到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再举行隆重的生火仪式,请您屈尊稍候。

篝火晚会是哪个民族的(篝火晚会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随后,”穆昆达”敲”神鼓”,十几位猎装青年吹起鹿哨。众人洒酒祭火。节日起源:鄂伦春人对火神的崇拜历史悠久。他们认为火有驱邪祛污的作用,器皿衣物置于火上烘,被认为是变得洁净了。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春节的早晨要向火神供祭,祭时向篝火磕头祈福。每逢春节客人来拜年时,须先向火神敬拜。鄂伦春族是一个典型的森林狩猎民族,素有“兴安岭上猎神”的美誉。建国前,鄂伦春族在大小兴安岭的密林中过着游猎生活,以打猎为主,捕鱼采集作补充;居住在用桦树皮或狍皮围裹的圆锥形木杆屋“仙人柱”里,以“乌力楞”血缘家庭组成“穆昆”氏族;穿戴狍皮衣,使用桦树皮制成的餐具和器皿。建国后,鄂伦春族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跨入到社会主义社会。1951年,鄂伦春自治旗成立。1958年,鄂伦春族开始下山定居。1996年,鄂伦春族全部放下猎枪,转变了生产方式。鄂伦春族在短短的几十年,实现了三次历史性跨越。

篝火晚会是哪个民族的(篝火晚会的起源和传统习俗)

  鄂伦春族在长期的游猎生涯中,与火密切相处,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敬火为神,在节日里举行敬火仪式;进餐时向篝火里扔食物,以示对火神的供奉;打猎归来时,更是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篝火,陪伴着鄂伦春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漫漫长夜。下山定居后,为纪念游猎历史,1991年,旗委、旗政府把每年的6月18日定为鄂伦春族的传统节庆日“篝火节”。

  在每年的“篝火节”这天,鄂伦春人身穿艳丽的民族服装聚集在一起,祭祀天地神灵,感恩于众神福佑族人繁荣兴旺;举行文艺和体育活动,在歌舞、游戏、竞赛中,模拟再现原始的狩猎生活场景。晚上人们围着熊熊的篝火,尽情地歌唱舞蹈。现在,“篝火节”已经成为加强各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展现新时代鄂伦春族风采的盛会。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