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为什么不传子(宋朝皇帝赵匡胤为何不将皇位传给儿子)
赵匡胤作为宋朝时期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虽然在位时间只有十六年,但是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擅的局面,并且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皇帝。可即使这样,赵匡胤还是犯了一个大错误,最终导致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了他人。
传说中,赵匡胤死后,皇位没传给儿子,而是被弟弟赵光义给抢了,可这赵光义也是个没福气的人,不仅生不出儿子,甚至连嫡系都成了金国的俘虏,没办法只能将江山还给赵匡胤一脉的手中。真的是应了那句话,是谁的就是谁的,别人抢都抢不走,但是问题来了,赵匡胤的皇位真的是被弟弟给抢走的吗?如果不是,那么他为什么不传给自己的儿子?
公元976年的某一天晚上,万岁殿里进行着一场改变历史的会面,此次会面虽然只有两个人,但他们都是朝中位高权重的人物,一个是皇帝赵匡胤,另一个是赵匡胤的亲弟弟赵光义,按道理来说,兄弟俩在一块说的话题无非是家常或是国事。
但是事情怪就怪在这次的会面时间直到三更时分才结束,就是赵光义离开的一个时辰之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驾崩了。至此人们纷纷猜测,是弟弟赵光义杀害了皇帝,其实这样的猜测并不是没道理,首先来说,当时的赵匡胤刚满50岁,平时身强体壮,要说他是暴病身亡,还真没几个人会相信。
可如果说是弟弟赵光义杀害了哥哥,可在当时的万岁殿里,赵光义又怎么能轻易地走出来,所以这些说法貌似都不太可能。
赵匡胤的离奇去世,不仅给朝中大臣出了一道难题,更难的是他们不知道下一位新皇帝是谁,但是根据老祖宗定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制度来看,这新皇帝肯定是长子赵德昭了。
但是谁都没想到,在赵匡胤死后的第二天,赵光义就登上了皇位,并且自封为宋太宗,在万岁殿登基,接受群臣的祝贺。
可是从皇家礼法来看,赵光义根本不可能坐上皇位,他最多也就是个王爷的命,因此所有人都猜测,赵光义的皇位来得不正,他是杀了哥哥才当上的皇帝。
对此民间流传出很多个版本,说赵光义杀哥哥,不仅是为了皇位,更是为了一个女人,她就是后蜀的花蕊夫人。后蜀亡国之后,花蕊夫人成了赵匡胤的宠妾,不难想象,花蕊夫人的美貌在当时绝对是数一数二的。
可是不光赵匡胤喜欢她,连赵光义也喜欢这个花蕊夫人,为了一睹美人的容貌,赵光义那是煞费苦心,而他为了得到美人,那么只能杀了哥哥。其实在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并不少,但是跟着哥哥打下的江山,赵光义真的会痛下杀手吗?
通过专家的研究发现,历史上赵匡胤兄弟俩感情非常好,赵匡胤不仅没在政权上打压弟弟,反而对他非常的欣赏,并且在当上皇帝的第二年,就给弟弟封了一个了不得的官职“开封府尹同平章事”,这个官职等同于首都的地方长官,说白了就是未来的储君。
从这一点上来看,赵匡胤已经决定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对于赵匡胤的举动实在是让很多人想不明白,难道兄弟之间的感情真的比自己的亲儿子都重要吗?
其实赵匡胤奇怪的举动,都是因为一份遗诏。公元961年赵匡胤的老妈,杜太后病重了,临终前杜太后问赵匡胤“你是靠什么得到的天下”,可是赵匡胤的回答并没有让杜太后满意,而杜太后为了让他吸取前朝后周的教训,特意下了一份诏书,大概的内容就是告诉赵匡胤不能将皇位传给小孩子。
因为后周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柴忠训,七岁登基,然而主少国疑,最终走上了灭亡的地步,杜太后知道赵匡胤打江山有多么的不容易,因此她不允许赵家发生这样的事。
而杜太后的这份遗诏又被称之为“金匮盟约”,盟约上的内容就是杜太后与皇帝的决定,意思就是说:在赵匡胤死后先传给弟弟赵光义,赵光义去世以后再传给最小的弟弟赵廷美,哥三个传一遍之后再传回宋太祖赵匡胤的长子赵德昭手中。
为了完成杜太后的遗愿,赵匡胤在上位的第二年就封了弟弟官职,并且位同太子,所以说赵光义继承皇位,虽然违背了皇家祖制,但也不算是谋朝篡位。
这样的说法,在专家眼里是非常站得住脚的,可是他们还是从遗诏中发现了问题,首先就是年龄的问题,杜太后去世时,赵匡胤刚当上皇帝,年龄为34岁,皇帝老三赵廷美是16岁,而皇长子赵德昭已经12岁了,正值壮年的赵匡胤最少也得当十几年的皇帝。
而那是的皇长子也是快30岁的人,这根本就不存在年龄小,无法服众的问题。而另一个问题是,按照遗诏中所说的,赵光义死后应该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廷美,但是他并没有那样做,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并且在赵光义当政期间,还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给杀了。
综合上面的问题,专家们觉得所谓的遗诏,估计是赵光义自己伪造的,为的就是证明自己不是抢夺了哥哥的皇位。
为了证明自己皇位来得正,赵光义可以说没少下功夫,前前后后自己亲自修改了三次《宋史》,而在最后一次《宋史》中才出现了杜太后的“金匮盟约”,如果说这不是赵光义自己伪造的遗诏,那么他为什么不在自己刚登基时,就拿出来给自己证明。对于赵光义的种种作为,专家们认为赵光义的皇位就是弑兄篡位得来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