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手机买了多少台(格力手机卖了多少台)
格力顽强再推5G新手机:线下订货被引流董明珠网店,官方商城仅售116台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对于格力造手机的执念之深,或称得上是商界一大未解之谜。
毕竟,自2015年举众哗然发布第一代手机起,董明珠举世惊人的豪言壮语就没停过:“格力做手机,分分钟灭掉小米”“2015年目标销售1亿部”“打造三年不用换的手机”“格力手机2代完爆iPhone 6S”“格力手机世界第一”……
而真相是,好空调格力造没错,但好手机格力确实没造出来。
纵观国内手机市场,格力手机蹦跶多时却始终未能占有一席之地,董明珠也一再“打脸式”修改自己抛出的销量目标。如此种种狂言, 在一再被打脸之后,反而演绎出一种“玩梗”的味道,吊足了外界的胃口。
就在外界都以为格力手机彻底“凉凉”时,12月7日,有眼尖的消费者突然发现,格力官方商城竟悄然上线了首款5G手机,并不再取名格力手机,转而以子品牌大松命名,其中6+128G版本售价2699元,8+265G版本售价2999元。
旧款滞销赔钱卖
造手机执念缺乏说服力
说巧不巧,12月10日,小米集团副总裁、红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朋友圈大晒成功,发布“红米Note9系列13天销量破百万”的喜讯。日均销量7.7万台,相当于格力的3345倍。
拿小米的看家产品跟完全不在一个量级的格力手机比并不厚道。在业内人士看来,格力涉足手机也已长达5年,但销量严重跟不上营销,做手机的逻辑,以及对成功的定义难以“自圆其说。”
2015年3月,格力第一代智能手机问世;2016年6月格力2代上市;2017年6月格力“色界”手机上市;2019年3月,格力三代发布。但格力每一代手机,几乎都难以在市场上与同代主流配置的手机产品匹敌。无论是产品竞争力,还是渠道销售,跟顶级玩家都不在一个量级,更被指是“自讨没趣的发布”。
格力财报也从未提及手机项目的具体进展和成效。
只能理解为,格力执着做手机,跟万物互联、全屋智能的大潮息息相关。
12月7日,格力电器在互动易回复:“公司基于云技术、感知技术、连接技术、交互技术、语音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了‘格力零碳 健康 家’,其拥有多种全场景交互入口设计,用户可自由选择通过指静脉智能门锁、AI语音空调、物联手机、魔方精灵、格力+App五大控制入口,智能联动全屋家电设备,开启能源、空气、 健康 、安防、光照五大管理系统,致力于为用户打造更为智能、 健康 、舒适、环保生活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
从格力今年上半年的财报来看,空调收入占比为59.47%,而智能设备收入占比仅有0.3%,生活电器收入占比仅3.19%。可见不仅格力手机,格力生活电器、高端装备、通信设备等其他板块的多元化发展也尚需继续发力。
上市半月卖2000多台,格力5G手机,一个认真的笑话?
图源:东方IC
30秒快读
1、格力出了5G手机,当有人将格力造手机当成一个笑话看时,董明珠却认真且执着,她从不认为格力手机失败。
2、上市半个月后,格力5G手机官网销量才破2000台,2018年上市的格力三代手机也已在官网下架,这款手机上市3年,只卖出1万多台,甚至不敌小米手机部分款式一个月或一天的销量。
3、为何董明珠对手机念念不忘?是跟雷军赌气,还是要布局智能家居的入口?格力5G手机,又一个认真的笑话?
喜欢追赶潮流的人一定会嗅到5G换机潮的味道,不论是炙手可热的iPhone 12还是接地气的千元机,都先后挂上了5G的前缀。
然而当格力电器这家明星企业也赶上这趟5G元年末班车,推出以子品牌大松命名的5G手机时,迎接的却是其在手机界的又一次销量滑铁卢。
时尚 圈的名言“潮流易逝,风格永存”似乎在制造业的格力掌门人身上也颇为适用。上个月才因为一篇《CEO自恋及其经济后果研究——以格力电器为例》的硕士论文成为话题人物的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最近又被刚上市的大松5G手机带上了“董明珠不认为格力手机失败”的热搜。
造车、造手机、造芯片,即使格力的诸多跨界尝试都引发了大量舆论争议,董明珠也从不曾质疑过自己的决策。继2015年发布首款手机以来,格力从未在业界打响过自己的名号。如果这一次格力5G手机也“翻车”了,那diss它的理由又会是什么?
2019年11月,格力电器修订了公司章程,删除了“经营电信业务及增值电信业务”。对于这样的调整,外界不禁猜测格力电器准备放弃手机业务。
然而官方回应称,他们并没有放弃做手机,只是将手机业务交给旗下子公司负责,格力不仅会继续造手机,还会造5G手机。
一年多过去,格力蹒跚地兑现了5G手机的承诺。12月7日,格力官方商城上线了一款由其子品牌大松打造的大松5G手机。
12月8日格力大松5G手机截图,图源:格力官方商城
搭载骁龙765G极速5G芯片,支持4频段双模5G全网通,最高支持8GB+256GB内存,并配备6.81英寸FHD+全面屏以及后置6400万像素旗舰四摄,售价则分为2699元和2999元两个档次。
骁龙765G是一款中端处理器,被普遍应用于高性价比机型中,例如Redmi K30、vivo Z6、小米10青春版等,价格大多处于2000元区间。
以Redmi K30为例,主要配置与大松5G手机相同,售价仅为1999元,比同档次的大松5G高配版便宜1000元。
据媒体报道,大松5G手机第一天销量还不足30台,上架一周后也没能破千。 截至12月21日,上市15天后,大松5G手机在格力官网的销量是1956台,格力董明珠店小程序的销量则是2284台,其中魅夜极光两款手机的销量,小程序与官网一模一样。
截止12月21日14:00,官网显示大松5G手机共卖出1956台,图源:格力官方商城
“低配高价”的吐槽,自2015年第一代格力手机问世以来就从未间断。
格力一代手机采用了骁龙410四核处理器、1GB+8GB内存、后置800万像素以及Android 4.4.4操作系统,售价1600元。
这样的性价比连2014年发布的第一代红米Note手机都比不过,红米Note 4G增强版搭载联发科MT6592八核处理器、2GB+16GB内存、后置1300万像素,仅售999元。
到了2018年上市的格力三代手机,配置依然落后于同期市场。在硬件层面,彼时骁龙855处理器以及6GB+128GB的手机已经满大街,格力三代手机却仍在使用2016年发布的骁龙821处理器以及4GB+64GB的储存组合,同配置的乐视Pro3、小米5S等采用骁龙821的机型正被市场淘汰。
在软件层面,格力三代手机采用的Android 7.1.2系统也比当时普遍的Android 9.0系统落后了整整两代。
格力手机的另一大与众不同之处是,预装了格力掌门人董明珠的照片。
格力一代手机面市后,董明珠的照片被作为开机画面。
图源:网络
对此,董明珠表示:“为什么格力手机用我的照片做开机画面? 不是因为省广告费,是我要告诉消费者,我是格力手机创始人,这是尊重消费者。 ”在她看来,格力手机不以价格战冲销量,正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
没有市场,没有口碑,谈对消费者负责是否为时过早?
面对惨淡的销售数据,“铁娘子”采用了“自产自销”的方式来消化。2017年初,格力二代手机就被列入了员工的年终奖,春节之后所有员工还被要求必须使用格力手机,否则进不了公司。
图源:网络
除员工外,格力手机也曾被“捆绑销售”给采购空调的供应商,并强行“安利”给安装工人,否则就无法正常登录系统接收工单,令后者直呼“用不起”。
图源:网络
时任格力电器市场部部长陈自立曾表示,格力并没有强迫供应商采购手机,只是互利合作。而董明珠的回应则更加霸气:“ 你是我的员工有什么理由不用我的手机,你对自己的产品都没有信心,凭什么让市场认可? ”
外界的“看衰”并没有动摇董明珠做手机的决心。她认为,格力手机没有失败,做手机能带来很多技术延伸,格力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格力手机的技术延伸将会指向哪里?开机画面似乎就是答案,掌门人的照片下方是一段“雄心勃勃”的问候语:“ 这是格力跨进全球500强之后推出的首批手机之一,不仅能拥有人际沟通,还能开启格力‘智能环保家居’的大门。 ”
主营空调业务的格力何时开始参与智能家居的蓝图?2018年,“格力零碳 健康 家”全球首发,集“节能”“智能”两大特色智慧家居系统于一体,可让家居自主实现一站式能源管控。
早在2014年年报中,格力便表示未来会进入智能家居领域,而且会以格力手机作为连接智能家居的中心。
图源:格力2014年年度报告
根据家电工业信息中心测算,到2020年,白色家电、生活电器、厨电的智能化率将分别达到45%、28%和25%,保守预计智能家电未来3年将带来1.2万亿元的市场需求。
图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格力并没有选错航向,只是相比之下,产品多元化更成功的美的和海尔也许更有话语权。
在美的集团的收入构成中,暖通空调和消费电器分别占比43.12%和35.72%,2018年美的推出AI 科技 家电高端品牌COLMO,据官方战报COLMO今年双11销售额同比增加2994%,已获部分品类高端市场突出份额。
海尔则凭借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让用户全流程参与智能制造体系,海尔智家App于2019年12月上线,把“卖单品”变为“卖场景”,消费者不仅可以在线购买商品,还可以进行智能家电操控。
虽然格力旗下子品牌中既有主营取暖器、电饭煲、加湿器、电风扇等生活电器的大松,也有聚焦冰箱、洗衣机以及厨卫大电器的晶弘,但是市场声量都不算大。抛开空调,格力的生活电器收入占比仅为3.19%。
格力电器营业收入构成分产品占比,图源:2020年半年度报告
在家电品类上尚且难以扩张版图,又该如何靠手机撬开智能家居之门?
与其说看到了智能家居的前景,格力对手机的执着更像是一场由“十亿赌约”引发的“惨案”。
图源:网络
2013年,董明珠与雷军押注十亿,约定五年后哪家公司营业额高就算谁赢。
自那以后格力正式进军智能手机领域,可惜身负“低配高价”的标签,格力手机至今都没能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官方商城“格力董明珠店”里,3400元起的格力三代手机 截至12月16日的3年总销量仅为1万多台,甚至不敌小米手机部分款式一个月或一天的销量。
尽管如此,在与小米的较劲上,格力始终不服输。
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9上半年全球智能家居发明专利排行榜”显示,格力以219件专利数排名世界第二、中国第一,小米则以121件专利数排名第三。
今年8月,董明珠还曾在央视《相对论》对话节目中谈起“十亿赌约”时表示,小米产品基本是贴牌生产,属于轻资产,而格力的家电一直坚持自己做,属于重资产,两者不在一个平面上。五年之期时,格力胜出了。
图源:网络
有趣的是,就在赌约到期后的第二年,小米的营收反超了格力。不过董明珠并未将第六年看作是小米的险胜,笑称这才是第二个“五年”的开始。
如果真的从2019年开始计算第二个“五年”,那格力的智能家居故事也才刚刚开头,还能靠空调的核心技术抢跑吗?
招银国际12月的研报指出,目前智能家居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苹果和国产手机品牌(华为/小米/OPPO/vivo)均有布局,其中小米享有先发优势,采用“智能手机+AIoT”双轮驱动模式构建完善的产品结构,并以拓展智能电视为代表的大家电系列产品为下一阶段目标。
声称要以手机为载体连接智能家居的格力,是否有模仿小米的意味?
纵观小米的产业链布局,手机制造、智能硬件、生活耗材、通信、芯片、金融等均有涉猎,几乎覆盖所有IoT产品。
光是手机制造生态链就囊括了屏幕、电池、显示器主板、玻璃、陶瓷外观、ODM等在内的多家企业。
图源:网络
兴业研究表示, 截至2020年Q2,小米累计投资超过300 家上下游产业链公司,税后净利润人民币11.6亿元 ,环比增长413%,如今已由“播种”进入“收获”期。即使在智能手机销量下滑的情况下,IoT收入依然维持2.1%的同比正增速。
反观格力,即使近年来频频跨界,也不见在手机技术及产业链领域进行投入,最近的对外投资还集中在医疗装备和能源方面。
因此关于“格力造手机打水漂”的质疑声总是不绝于耳。针对最新推出的大松5G手机,虽然格力电器方面称之为集团层面的部署,希望借此将旗下二级子品牌更好地推向前台。
联想到董明珠曾经宣布格力会陆续投资500亿元进军自主芯片领域,以及“华为(手机)卖第一,我们就第二”的豪言,何时能见到格力手机的“得意之作”恐怕还很难说。
编辑/挨踢妹
排版/黄建
图片/东方IC、格力官方商城、格力财报、前瞻产业研究院、网络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销量暴涨1K倍,华为第一,格力第二,董明珠的梦想要实现了吗?
格力手机恐怕是董明珠女士心中永远的一根刺!在格力一代降生之前,立志于扩宽格力业务线的董女士就费力功夫为其造势,每逢列席活动,肯定为自家手机摇旗呼吁!然后与小米董事长雷军豪赌、在央视高呼“华为第一,格力第二”,无一不在泄漏着她对格力手机的期盼!
但是,祝愿是美妙的,理想总是严酷的!
格力一代、二代的暗澹销量就像是源源不时向她招呼的巴掌,一次又一次地消磨着她的希冀!而比来,格力商城悄然上架了一款名为“色界”的手机!
显然董女士对手机的希冀曾经不大了,这款手机可没它长辈那样好的运气,真真实实是一点宣传的痕迹都没有!
配置5.5英寸1080P屏幕、骁龙820处置器、4G内存+64G贮存、前置800W+后置1300W摄像头,怎样看都搭不上3200元的售价!不出不测地在首发日取得了销售4台的暗澹业绩!
就在大家分歧以为它就会止步于此的时分,色界手机忽然发作了反转,销量突翻1K多倍,给董女士带来一丝抚慰......
只是,从4台添加到4494台,比照市面上无一不销量上万的华为小米,格力手机照旧惨得不忍直视!董女士的手机之路,怕是还要走很长一段的路
华为第一有可能实现和保持;但格力第二依靠什麼?技术、质量、渠道、产品、人才...当然人才也就是董老太太,但董老太太懂手机吗?当今社会长久的发展不是靠嘴,而是靠广大人才和知识!
董小姐曾经在不少场合喊出了 “华为第一,格力第二” 的豪言壮语,但是事实却是董小姐在手机行业是一败涂地,难以东山再起!原本按照计划格力会在2018年发布格力三代手机,但是由于前三部手机销量极其惨淡,格力手机最终没能量产。
销量暴涨1K倍只是算是笑话
如果是对格力手机不了解的朋友看到这个数据都会感觉格力手机超级厉害,毕竟短时间内销量翻了一千倍是诸多知名手机品牌都做不到的时候,但是如果我告诉你翻了一千倍后的销量也只有四千多呢?
在2017年的时候格力商城曾经悄悄上线了一部叫“色界”的手机,不过在此之前的格力一代和二代销量都极其惨淡,于是格力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宣传,有点放任这部手机自生自灭的意思。
果不其然在发售当天这部手机销量只有4部,估计购买的还是格力自己的人。 本来大家以为这部手机可能销量很难破百,结果这部手机突然实现了大反转,销量暴涨了一千倍,卖掉了4494部,算是完成了一次惊人的“逆转”!
不过老实说这部手机的销量也就止步于此,毕竟高达三千多的价格却使用5.5英寸1080P屏幕、骁龙820处理器、4G内存+64G储存、前置800W+后置1300W摄像头这些配置,稍微懂行的消费者肯定不会购买性价比如此低的手机。
卖不掉的手机只能多渠道内部消化
估计很多朋友会好奇格力每次生产手机的数量以及最后卖不掉的手机都去了哪,下面我就来给大家答疑解惑。
比如宣传比较多的格力二代手机据传是生产了三十万部,但是最终的销量只有一万部左右,这意味着还有二十九万的库存。这些手机最终去了哪?目前来看主要有三个去向。
1.格力企业的内部员工
格力的正式员工总数大概是有九万多人,据说是下了内部购买指标,仅这一个渠道等于消化了九万多库存。
2.格力空调服务人员
格力公司曾经被曝光一个内部通知,宣称格力公司售后派工APP系统仅限格力手机使用,其他品牌手机无法安装。为了保住饭碗,估计会有不少服务人员选择购买格力手机。
3.渠道经销商
格力空调在空调行业销量一直不错,进而积攒了庞大的经销商人脉,这些人也是潜在的格力手机购买者。多买几部和上游渠道打好关系,然后送给家里老人们用,也算是一举两得。
格力涉足手机行业就是一个错误
其实我到现在还是想不明白董小姐怎么就脑门一热,在2015年的时候决定进军手机行业,最终只剩下一地鸡毛。
虽说格力手机在制造行业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能用在手机上的没几样,顶多也就是在最后的组装环节能利用自己的生产线,其余方面没有任何积累。
于此同时格力手机没有任何想要深耕的打算,上来仅仅推出一部组装机,没有任何的亮点 。与此同时虚高的价格和同期的华为、魅族和小米相比没有丝毫的优势,这就让格力手机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的吸引力,消费者肯定也不会充当冤大头去购买一部没有名气的低价高配的手机,销量不佳也就不足为奇。
感觉董小姐还是把思维停留过去的经验,认为企业有冲劲就能实现任何事情,但是手机行业明显不吃这套。果然在格力一代、二代以及色界推出后,董小姐也看到了格力手机确实不受市场欢迎,于是格力三代胎死腹中。
在八月底的时候格力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的最新财报,受到各种原因影响2020年上半年格力实现营业总收入入706.0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8.21%;利润总额76.9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3.11%,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如果格力仍旧不能及时调整依旧进行一些注定失败的尝试,格力往后的处境可能会越来越难。
格力大哥大可能是董明珠心中永远的刺! 在格力一代诞生之前,以拓展格力业务线为目标的董女士吃力地做出了那股势头,每次出席上通告,必定会在自各儿的大哥大上高呼并与小米董事长的雷军打赌,在中央电视台呼吁“华为第一,格力第二”,明确了她的对格力大哥大的期待
但是,祝福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残酷的!
格力一代、二代惨淡的销售额,就像接二连三地和她打招呼一样,最近,在格力商城陈列着背地里“色界”的大哥大
很明显董先生对大哥大的期待已经不大了,但这个大哥大没有老前辈那么好的运气,真的没有宣传的痕迹
配备5.5英寸1080P屏幕、骆龙820处理器、4G内存64G存储、正面800W背面1300W通用相机,无论如何也与3200元的售价不符,意外地在第一天就获得了4台销售的惊人业绩!
大家一致认为它停留在这里时,色界的大哥大突然地反转,销售额增加了1K倍以上,给董先生带来了安慰……
但是,从4台增加到4494台,与没有在市场上销售的华为小米相比,实力大哥大依然悲惨不堪,董先生的大哥大之路,也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而且按照现如今的手机形式,董明珠的大哥大想拍在华为做第二可能想都不要想了
首先要清楚一点,格力手机的暴涨1000倍,是在什么基础上,如果是在每年出货几十万台,或者几万台的基数上暴涨1000倍,那格力可以说一飞冲天了,快要赶超小米和华为了。
但是我们都很清楚,格力手机是失败的,市面上根本没有人会买格力手机,国内手机市场还是被华为、小米、OPPO、VIVO等大厂占据的。格力手机只有格力公司的员工可能会在公司内部用一下,这个数量大概只有几百几千,就算销量暴涨1000倍,也才几万台或者几十万台的销量,这个成绩对于格力来说是成功的,但是对于整个国内市场无疑是杯水车薪。
格力做空调的技术毋庸置疑,但是手机还是差点,另外进场也太晚,定位不清晰,市场已经被瓜分完毕。董明珠想要实现华为第一,格力第二的梦想还是很遥远。
她要的可能就是这个你们的高谈阔论,企业家其实跟什么什么星是一样的,今天没有媒体报道,明天他就睡不好觉。其实,她实现梦想很容易滴,有钱能使鬼推磨吗?问题是她是不是在逗你玩?是不是为了钱或什么的东西?如果她想为人民服务按成本价做的话,你说她能不能实现梦想?财大气粗不理钱,做个活雷锋也行……
董小姐玩手机,就像雷布斯玩芯片,成功失败几率各占一半,要做到中国第二,还是比较困难的,格力在空调行业和小家电行业玩的风生水起,足以证明董小姐的领导能力和经营能力,不过,格力在手机领域的技术、经验都不足,不像他在空调领域有核心技术,这种情况如何对抗oppo、vivo,小米,魅族,一加,锤子等专业的手机企业,除了格力线下的布局优势外,恐怕董小姐自己都不会相信自己的豪言壮语吧。不过董小姐虽然是个强势有能力的人,但毕竟也是一个女人,女人的豪言壮语我们听听就行了,不必在意。
毋庸置疑,董明珠对格力空调的功绩非同小可。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这样说“没有董明珠,可能没有现在的格力。”这也是助长董明珠“贪大求全”的最直接的原因。但事实上,董明珠对于格力的贡献只占80%。
换句话讲,董明珠之于格力帝国,贡献虽大,但并不是一手创办的, 历史 地位算不上“太祖”级别。但董明珠是一个有野心的企业家,因此在格力空调强大的市场份额与销售业绩作为背书的情况下,她必然要构筑自己的体系。
完全属于“董明珠”标签的新格力如何构建?这是董明珠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董明珠的梦想突破口。如今,似乎这样的局面全面打开,先是强力插入智能手机市场,再是力排万难加入珠海银隆造车。
但问题是董明珠的梦想要实现了吗?我们不妨从这几各方向进行分析:
销量暴涨1000倍:格力手机大数据背后的惆怅
事件起因是6月14日格力推出一款“格力色界手机”,售价3200元,当天销量仅仅为5台,头2天的销量仅为500台,但经过第6天时,其销量暴涨到5500台,与第一天比增长了1100倍。
这样的数据确实很惨淡,在智能手机史上可能是非常少见的。以至于很多人质疑最后卖到5500部的真假。有媒体报道称,董小姐谈格力手机时再语出惊人:格力手机质量很好,就是有点贵,你们不识货,谁用谁说好。
不管董明珠如何说,也不管销售数据的真假,但在国产手机开售动辄几十万部的规模来看,格力手机这样的数据确实是比较凄凄惨惨的,即便增长1100倍也仅仅只有5500部。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格力手机的惆怅,销量上不去,用户不理睬,即便是格力空调用户也难以接受。特别在小米手机在其性价比大行其道时,格力手机确实难以撕开一道口子。
“格力第二华为第一”董明珠这是什么逻辑?
在很多场合,董明珠都是满满地自信,他与雷军的赌注似乎胜券在握。只是时间越来越近,也难分仲伯。其实她的理由很简单:格力有技术积累,小米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
董明珠在参与央视的《对话栏目》时说,“希望有一天华为能够做到全球第一,那个时候希望格力手机也能做到全球第二。”这个逻辑看似没毛病,实际上董明珠犯了一个意识上的错误。
这个错误是:在华为、格力技术积累与市场扩展的时候,其他手机厂商也在发展。再说了像三星、苹果和小米这样的公司,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因此这样的排序恐怕为 时尚 早。
另外,格力即便在空调技术上、市场上占尽先机,并不代表其在跨领域能够领先。事实上,格力手机还处于“襁褓之中”,还是婴儿阶段,成长需要极长的时间与勇气,跟华为、三星、苹果甚至是小米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董明珠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出“格力第二华为第一”的言论,其逻辑起点是以自我为中心,视其他竞争者为静态迁移,实不可取的。
董明珠的梦想要实现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董明珠在格力空调上即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她的跨界战略可能给格力空调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负担。也许,乐视网就是最好的例子,董明珠不得不防止类似的事情出现。
另外,格力手机几乎没有成功,目前发布到第二代,似乎第三代还遥遥无期,离“格力第二华为第一”这一格局越来越远,格力手机的品牌响誉度损耗严重。
与此同时,董明珠再加入珠海银隆之后,其中心放在电动 汽车 上,可能会分心。作为霸道总裁,如果工作重心转移,无疑将给格力手机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换句话说,格力手机没成为爆品前,董明珠就开始撤离了,不仅仅影响格力手机团队,也可能为整个格力埋下祸根,电动 汽车 刚刚起步,属于烧钱培育的新产业,董明珠还能坚持到何时?
至少,短期内,董明珠的梦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董明珠还处于晚年试错阶段,不能聚焦某一行业,难以成为真正的领头羊。格力空调可能正面临着这样的结局。
或者还有一种可能,格力工厂员工不止5500人,每个人抢一部也是可以的。这个是玩笑话,董明珠生产手机,一开始我们并不看好,但是现在已经生产第二代了。我们可以不喜欢,但是不用再用嘲讽的眼神去看待一个家电品牌。
做一个品牌,我觉得格力直接做特立独行的也不是不可以,定价的方式差异,销售的方式也有差异,品牌的定位也有差异,直接用格力作为一部手机的品牌。
其实我不看好格力作为手机这个品牌。毕竟这个格力是一个家电的品牌,如果董小姐可以另辟蹊径,重新拟定一个品牌,我觉得手机这个市场又会增加一个新的活力。格力手机作为一个新的品牌在手机市场上面就像一艘轮渡放出一叶扁舟。除了原有的依靠,确实有点身单力薄。
祝福格力手机,会走的越来越远!
格力,一直也是我比较喜欢和尊崇的一个品牌,从一个民营企业变成一个局势瞩目的 科技 企业,其中经历的风雨大家可想而知;董明珠执掌格力以后,格力的影响更是日益增大,成为空调行业的以及家电行业的巨头存在,而董明珠作为女中豪杰,她本人的经历仿佛就是一部格力的缩影,从大龄妇女变成职场精英,并且带领一个企业走向辉煌,也在这个过程把自己推向了人潮巅峰。
格力的空调确实不错,但是格力手机,我不想多说,毕竟没有使用就没有发言权,这样刚刚问世的手机,竟然要价3000,我们可以看出董小姐心里的狂,但是手机市场永远是一个优胜劣汰和大浪淘沙的过程,并不是说任何企业都可以轻松玩出成功跨界。哪怕是号称“掌握核心 科技 ”的格力。并不能把空调核心技术轻松变成手机制造的核心技术。
就像是格力在空调行业的地位一样,华为是在手机通信行业耕耘多年,才有了今天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每一个研发突破都有着太多的辛酸,从智能机只能依靠外国芯片,到拥有自己的芯片,华为更是呕心沥血多年。从线下手机到互联网手机大战,荣耀品牌的诞生,也是在众多手机品牌的红海中厮杀侥幸存活,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用户的积累和对市场渠道的不断拓展,没有一个品牌的成功是偶然的。也没有一个品牌能够轻松进入手机市场。
格力的销量只是从5到5000,就被认为是暴涨千倍,这只是你用了乘法而已,在我看来,格力手机只是在一周的时间销量才增加4500台而已。相比市场的小米,魅族,ov动不动上百万台的销量,似乎还有无尽头的路要走。更别说与华为动辄出货量几千万台的差距,更是有着万倍的差距,就连一个荣耀品牌,也足以让格力望尘莫及、
所以,格力作为民族企业我们可以自豪,但是真的触手手机市场,对于格力来说,或将不是什么好事。董小姐有这个梦想还是好的,万一实现了呢,哦,不,没有万一!
格力首款5G手机官网两天卖75台,你认为格力的手机失败了吗?
格力首款5G手机官网两天卖了75台,我认为格力手机失败了,原因如下:
第一:两天75台的销量太低,可能都是内部人员购买的
格力首款5G手机的销量实在太差了,两天只卖出了75台,这个数据实在拿不出手,如果董明珠等格力的高管购买,可能也不止这个数。所以大概率这75台的销量也是内部人员购买的,这也就说明市场对格力手机并不买单,一开始没有人购买,后面肯定就更没有人购买了,销量基本上就已经确定了格力手机的失败。
第二:术业有专攻
格力做手机在市场上是没有公信力的,格力本来就是在空调领域是王者,但是在手机行业是没有任何经验的。一个擅长做空调的企业现在来做手机了,消费者自然是选择观望。毕竟手机市场上有很多成熟的手机厂商,现在手机市场的选择性很多,除了华为、小米以外,ov、一加等等都是不错的,不管是价格还是性能都非常的出色。
格力空调初出茅庐,它是没有自己的技术的,顶多只能够充当“组装厂”的作用,就像小米一样,把从其他供应商手里采购的配件组装起来,然后挂上格力的招牌,这样的手机是没有任何优势的。而且格力手机的售价起步也要2599元,可是在手机市场相对比较成熟的华为和小米,也有很多性能很强的千元机,如果真的要花两千多元购买5G手机,肯定有比格力更好的选择。
所谓的术业有专攻就是如此,跨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消费者心中格力就是造空调的,但是格力造手机的能力就是存疑的状态,所以消费者是不愿意购买格力手机的,没销量的手机肯定就是失败的产品。
董明珠称格力手机不比苹果差,为何销量却远远提不上来?
董明珠表示:格力手机不比苹果差,但是销量只有苹果的千分之一。格力做手机已经有7年的历史了,但是并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2020年推出的大松手机G5及之后的G7,有网友说基本上全部是格力的员工在买。其实2015年进入手机行业并不算晚,蓝绿厂的子品牌,很多成立时间不比格力手机长,但是它们都各有特长,可圈可点。格力手机,一开始的定位就有问题,再加上品牌力也很低,别说跟苹果比了,就是跟已经消失的锤子手机比,也刚不过。
根据2022年Q1季度的数据显示,苹果全球出货量达到了5650万台,而截止到6月8日,格力手机所有在售机型的累计销量也不过3.8万台,这其中还存在很多“员工配额”,很显然,格力手机和苹果手机的差距不是一点点,而是千倍级别。
说实话,在国内手机市场,能够和苹果正面硬刚的可能只有华为,而在华为被老美打压后,也只有小米能够扛起国产高端旗舰的大旗,凭借着持续增加的科研投入以及多年的技术积累,小米才会建立“三年成为世界第一”以及“挑战苹果”的目标。
格力手机和苹果手机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而和小米手机之间的差距也是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差距。格力手机在2021年年底发布的全新手机大松G7,搭载了骁龙870处理器,这样一款中端芯,8+256G版本的定价为3099元。
格力手机和苹果手机之间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而和小米手机之间的差距也是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差距。格力手机在2021年年底发布的全新手机大松G7,搭载了骁龙870处理器,这样一款中端芯,8+256G版本的定价为3099元。
要知道,3K预算就能拿下的小米12,搭载的是全新一代骁龙8处理器,性能表现完全可以碾压骁龙870,搭载满血版LPDDR5和UFS3.1,且该机还配备了6.28英寸视感屏,内置4500mAh大电池,支持67W快充,同时还配备了索尼IMX707旗舰广角主摄,格力手机怎么比?做成了之后放狠话是能耐,没做成就放狠话是无知.手机这行可能还真没那么好做,或许董小姐可以跟雷军、任正非取取经。有挑战苹果的勇气是好事,但也得用实力说话。对此,你怎么看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