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优202(优迪339玉米种子简介)
品种名称:D优3138
审定编号:豫审稻2014012
申请单位:信阳市农业科学院
育种人员:祁玉良、申关望、霍二伟、刘新宇
品种来源:D62A×R3138
特征特性: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全生育期143-148天左右。株高117.4-129.6cm,株型松散,叶色深绿,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剑叶宽大挺立上举,茎叶夹角小。主茎总叶片17-18片,穗长25.8-26.8cm,亩有效穗15.4-15.9万/亩,每穗总粒数175.4-182.8粒,实粒数127.8-145.4粒,结实率71.9-80.8%,千粒重29.0-29.9g。
抗性鉴定:2012年经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鉴定:对稻瘟病苗瘟表现为免疫,穗颈瘟人工鉴定为中抗(2级),对水稻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 、PX079表现为高感(9级)、JS-49-6表现为感(7级)、KS-6-6表现为中感(5级),对纹枯病表现感(S);2013年鉴定:对稻瘟病苗瘟各代表小种表现抗病,穗颈瘟田间诱发鉴定为中抗(3级),对水稻白叶枯病代表菌株浙173 、JS-49-6 、KS-6-6表现为中感(5级)、PX079表现为中抗(3级),对纹枯病表现抗病(R)。
品质分析:2012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品质分析:出糙率81.5%,精米率71.8%,整精米率61.2%,粒长7.0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28,垩白度3.1%,透明度1级,碱消值4.0级,胶稠度50mm,直链淀粉20.2%,达国家优质稻谷3级标准;2013年品质分析:出糙率80.5%,精米率72.6%,整精米率63.6%,粒长7.0mm,长宽比3.0,垩白粒率24%,垩白度2.6%,透明度2级,碱消值4.0级,胶稠度50mm,直链淀粉20.0%,达国家优质稻谷3级标准。
产量表现:2011年豫南中籼稻区域试验,7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567.0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3%,差异显著,居18个参试品种第13位;2012年继续,9点汇总,8点增产1点减产,平均亩产稻谷577.7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5%,差异极显著,居20个参试品种的第11位。两年平均亩产稻谷572.4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9%。
2013年豫南中籼稻生产试验,7点汇总,7点增产,平均亩产稻谷579.1kg,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9%,居8个参试品种第6位。
栽培技术要点:
1、播期和播量:作春稻栽培露地育秧以4月20日左右播种,麦茬稻栽培以4月25日左右播种为宜。大田亩用种1.0kg,秧田播种量15kg/亩。两段育秧可适当提早播种,每亩用种量0.50-0.75kg。
2、栽插方式:适当密植,移栽密度以16.7×26.7cm或16.7×23.3cm为宜,亩插1.5-1.7万穴,每穴2粒谷苗,保证基本苗在8万/亩以上。
3、田间管理: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重施底肥,早施分蘖肥,兼顾穗肥,中后期增施钾肥,中等肥力田块,每亩施纯氮12kg、P2O56kg、K2O10kg,磷肥全部作底肥,氮肥60%作底肥,30%作追肥,10%作穗粒肥,钾肥50%作底肥,50%作穗粒肥;水分管理上,浅水栽秧,寸水活棵,薄水分蘖,适时晒田,深水孕穗、养花,后期干湿交替至成熟;根据病虫害测报,及时做好螟虫、稻飞虱和稻曲病的综合防治工作。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河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省南部稻区种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