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丙炔恶草酮和恶草酮安全性比较(恶草酮与丙炔恶草酮的区别)

教会网 2023-06-21



  丙炔 噁草酮(oxadiargyl),商品名称 Raft、Topstar,其他名称Fenax、Kimkiw、稻思达、快噁草酮。是由罗纳普朗克公司开发的噁二唑酮类除草剂。

  化学名称 5-叔丁基-3-[2,4-二氯_5-(丙-2-炔基氧基)苯基]-1,3,4-噁二唑-2(3H)-酮。

  理化性质 纯品为白色或米色粉状固体,工业品纯度gt;98%。熔点131℃,相对密度1.484 (20℃)。蒸气压 2.5X10-3mPa(25℃),分配系数 KOWlgP = 3.95,Henry 常数 9.1X10-4Pa·m3/ mol(20℃)。水中溶解度(20℃)0.37mg/L,其他溶剂中溶解度(20℃,g/L):丙酮250,乙腈 94.6,二氯甲烷gt;500,乙酸乙酯121.6,甲醇14.7,正庚烷0.9,正辛醇3.5,甲苯77.6。在 光、水中稳定,加热储存54°C ,15d稳定。在PH4、5、7时稳定,DT507.3d(PH9)。

  毒性 大鼠急性经口 LD50gt;5000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gt;2000mg/kg。对兔皮肤无刺激 性,对兔眼睛有轻微刺激性。对豚鼠皮肤无致敏。大鼠急性吸入LC50(4h)gt;5. 16mg/L。NOEL 数据(mg/kg):狗(1y)1,大鼠(2y)0.8。ADI(EC)0. 008mg/kg[2003]。无繁殖毒性。

  生态效应 鹌鹑急性经口 LD50 (14d)gt;2000mg/kg。野鸭和鹌鹑伺喂LC5()(8d)gt;5200mg/L。 虹鳟鱼 LC50 (96h)gt;201ug/L。对水蚤无毒,EC50 (48h)gt;352ug/L。藻类 EC50 (120h,ug/L):鱼腥藻0.71,月牙藻1.2。浮萍EC50(14d)1.5ug/L。蜜蜂1D50)(经口和接触)gt;200ug/只。在1000mg/kg下对蚯蚓无毒。

  环境行为

丙炔恶草酮和恶草酮安全性比较(恶草酮与丙炔恶草酮的区别)

  1、动物 动物体内吸收并广泛代谢,7d约90%通过粪便和尿液排泄。代谢过程是O-脱烷 基反应、氧化和结合反应。在对山羊和母鸡代谢过程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丙炔噁草酮在奶、蛋和可食用组织当中积累。

  2、植物 柠檬、向日葵、水稻在收获时残留水平很低,主要是其母体化合物(C.R. Leake 等,Procpth IUPAC Int Congr Pestic Chem,London,1998,2,5A-021)。

  3、土壤/环境 DT50(实验室,有氧)18~72d(20~30℃)。形成两个主要产物,其中一个是 除草剂,另一个逐渐降解,最终矿化为二氧化碳和土壤残留。丙炔噁草酮在水中迅速消散,进人 到沉积层,在厌氧条件下更容易降解。强烈的土壤吸附KOC1915,代谢产物平均KOC856, KOC468;丙炔噁草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4种土壤中显示低流动性,并且不容易浸出。田间试验结果与实验室基本一致:DT509~25d,平均DT9090d;丙炔噁草酮及其主要代谢产物DT5()9~31d, DT9065~234d; gt;95%丙炔噁草酮残留物在上层10cm 土壤中,在30cm以下土壤中未发现残留物。

  作用机理与作用特点 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水稻插秧田做土壤处理的选择性触 杀型苗期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前后通过稗草等敏感杂草的幼芽或幼苗接触吸收而起作用。丙炔噁草酮与噁草酮相似,施于稻田水中,经过沉降,逐渐被表层土壤胶粒吸附形成一个稳定的药膜封 闭层,当其后萌发的杂草幼芽经过此药膜层时,以接触吸收和有限传导,在有光的条件下,使接触部位的细胞膜破裂和叶绿素分解,并使生长旺盛部位的分生组织遭到破坏,最终导致受害的杂草幼芽枯萎死亡。而在施药之前已经萌发出土但尚未露出水面的杂草幼苗,则在药剂沉降之前即从水中接触吸收到足够的药剂,致使很快坏死腐烂。丙炔噁草酮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较小,因此不 易触及杂草根部。持效期长,可持续30d左右。

  应用

  (1)适宜作物与安全性 水稻、马铃薯、向日葵、蔬菜、甜菜、果树等。对作物的选择性是基于药剂在作物植株中的代谢机理与杂草中不同。由于丙炔噁草酮在水中很快沉降,并能在嫌气 条件下降解,因此不存在长期残留于水中和土壤中的问题。

  (2)防除对象 阔叶杂草如苘麻、鬼针草、藜属杂草、苍耳、圆叶锦葵、鸭舌草、寥属杂 草、梅花藻、龙葵、苦苣菜、节节菜等,禾本科杂草如稗草、千金子、刺蒺藜草、兰马草、马唐、牛筋草、稷属杂草等,及莎草科杂草如异型莎草、碎米莎草、牛毛毡等,尤其是恶性杂草四叶萍等。

  (3)应用技术 ①丙炔噁草酮对水稻的安全幅度较窄,不宜在弱苗田、制种田、拋秧田及懦 稻田使用。②丙炔噁草酮应在杂草出苗前或出苗后的早期用于插秧稻田。最好在插秧前施用,也 可在插秧后施用。在插秧前施用时,应在耙地之后进行整平时趁水浑浊将配好的药液均匀泼浇到 田里,配制药液时要先将药剂溶于少量水中而后按每亩掺进15L水充分搅拌均匀,施药之后要 间隔3d以上的时间再插秧。在插秧后施用时,也要先将药剂溶于少量水中,然后每亩拌入备好 的15~20kg细沙或适量化肥充分拌匀,再均匀撒施到田里,插秧后施药日期要与插秧间隔7~ l0d。对水层要求,施药时为3~5cm深,施药后至少保持该水层5~7d,缺水补水,切勿进行大 水漫灌淹没稻苗心叶。③丙炔噁草酮在稗草1.5叶期以前和莎草科杂草、阔叶草萌发初期施用除 草效果最好。在东北地区播前施用,丙炔噁草酮按当地的用药习惯和实际需要既可以采取一次性 施用,也可以采取两次施用。高寒地区最好采取两次施用。采取两次使用,第一次(即插秧前)是 单用,第二次(即插秧后)是单用或混用:如东北稗草发生高峰在5月末6月初,莎草科杂草、阔 叶杂草发生高峰在6月上中旬,插秧集中在5月中下旬,因此丙炔噁草酮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 施用,基本与稗草发生高峰和莎草科杂草、阔叶草萌发初期相吻合。如整地与插秧间隔时间较短,则于插秧后5~7d采取一次性施用。如整地与插秧间隔时间较长或因缺水整地后推迟插秧, 以及整地不平,施药时期低温,为保证对杂草的防除效果,最好采取两次施用,即在插秧前3~ 10d于整地末尾施用1次,插秧后15~20d再施用1次。

  (4)使用方法主要用于苗前除草。稻田使用剂量为50~150g(a.i.)/hm2[亩用量为3.3~ 10g(a.i.)]。马铃薯、向日葵、蔬菜、甜菜使用剂量为300~500g(a.i.)/hm2[亩用量为20~ 33. 3g(a.i.)]。果园使用剂量为500~1500g(a.i. )/hm2[亩用量为:33.3~100g(a.i.)]。丙炔噁草酮在萤蔺、三棱草、鸭舌草、雨久花、泽泻、矮慈姑、慈姑、狼把草、眼子菜等杂草发生轻微的 地区或地块,单用即可。在这几种杂草发生较重的地区或地块,则要与磺酰脲类除草剂等有效药 剂混用或错期搭配施用。丙炔噁草酮与磺酰脲类、磺酰胺类等除草剂混用,可增强对雨久花、泽 泻、萤蔺、眼子菜、狼把草、慈姑、扁秆薦草、日本薦草等杂草的防除效果。

  单用:一次性施药每亩用80%丙炔噁草酮水分散粒剂6g。两次施药第一次每亩用80%丙炔噁草酮水分散粒剂6g,第二次每亩用80%丙炔噁草酮水分散粒剂4g。

丙炔恶草酮和恶草酮安全性比较(恶草酮与丙炔恶草酮的区别)

  混用:一次性混用每亩用80%丙炔噁草酮水分散粒剂6g加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g或 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30g或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g或15%乙氧嘧磺隆水分 散粒剂10~15g或10%环丙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3~17g。两次施用第一次每亩用80%丙炔噁草酮 水分散粒剂6g,第二次每亩用80%丙炔噁草酮水分散粒剂4g加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g或 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0~30g或10%吡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0~15g或15%乙氧嘧磺隆水分 散粒剂10~15g或10%环丙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3~17g。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