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植水稻的地区(中国水稻种植区)
我国水稻种植区分布在哪里?我国水稻的种植地区如何划分?我国的水稻种植区都有哪些特点?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华南双季稻稻区 该区位于南岭以南,处于我国最南部,包括台湾、海南全省和香港等南海诸岛,水稻播种面积占全国18%,稻谷产量占全国稻谷产量的16%左右。 该区气候高温多雨,夏季长而炎热,冬季温和,偶尔有寒冷天气,雨量充沛。沿海多台风大雨,西部干湿明显。全年日平均气温都在10℃以上。稻作期间平均气温为22~26℃,气温日较差小,只有5.4~8.1℃。稻作期间相对湿度80%左右,光合辐射总量达167.2~188.1千焦/平方厘米。该区是全国双季稻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
二、华中双单季稻稻区 该区位于淮河、秦岭以南,南岭以北,包括江苏、上海、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8个省(市)的全部或大部,以及陕西、河南两省的南部。稻谷播种面积占全国的68%,稻谷总产量占全国的70%。该区稻谷生产的丰歉对全国粮食生产和供应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该区气候温暖湿润,春夏多雨,夏季炎热,秋高气爽,冬季较冷,四季分明。稻作生长季节平均气温21~24℃,由北向南递增;气温日较差北部较大为8~10℃,南部6~9℃;相对湿度80%左右。7月份平均气温很高,在28~30℃。该区稻作生长季日照总数变幅较大,为700~1500小时;日照百分率自南而北由40%增至50%;光合辐射总量较多,为125.4~167.2千焦/平方厘米。北部稻区日夜温差较大,呼吸消耗少,有利水稻光合产物积累。南部昼夜温度均较高,日较差小,对稻作的干物质积累有一定的影响,但生长季节比北部长,是其有利的一面。 该区由于季风气候,雨水充沛,有利于水稻生育,双季稻现实生产力只比华面略低。
三、西南高原单双季稻稻区 该区位于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包括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藏、广西、青海等省(自治区)的部分或大部分。稻谷播种面积和稻谷总产量各占全国的8%。 该区属***带高原型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地势高低悬殊,地形复杂,稻作气候生态呈明显的立体分布。热量差异大,春季回暖虽较早,但升温缓慢。稻作期间的日照时数为800~1500小时。东部的贵州高原多云雾,光照不足,稻作生长季的总日照时数为950~1100小时。稻作季长季节的总降水量,地区间差异很大。东部和西部由于分别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形成明显的季节性,干湿分明。贵州高原降水量为850~1000毫米,藏南为300~450毫米。云南全省年降雨量达1100毫米左右,但分布很不均,南部多达2800毫米以上,北部少雨仅600毫米。 该区水稻的现实生产力为全国各稻作区最低的地区。但该区的云南大理、宾川等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干湿分明,单季水稻生产潜力很大,是我国水稻年亩产吨粮最有可能出现的地区。
上一篇:正面毛主席胸章价格的简单介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