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病虫害防治(中药害虫的来源有哪些)
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药产品的质量,中药现代化对传统医药发展的八字方针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衡量中药材质量的标准除中药自身的有效成分外,还包括化学农药和重金属等外来污染物的污染。我国中药材中的农残及重金属污染,是造成中药材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制约我国中药走向国际的主要障碍。在药用植物的引种栽培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害,目前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中药材是人们用来防病、治病、保健的特殊商品,过量施用农药,不但使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过国际上或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而且研究表明,某些药用植物施用农药不当,也会使其有效成分降低。因此耕种帮建议进行中药材生产无污染新技术的研究,生产无公害、优质的绿色中药材,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已于2002年6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规范》对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提出如下要求:“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如必须施用农药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采用*小有效剂量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中药材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实施GAP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 中药材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1.1 道地药材病虫害严重
药用植物栽培有一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形成的道地药材,例如东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宁夏的枸杞等等。道地药材是由特定的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及人们的栽培习惯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其药材的品种、栽培技术均比较成熟,药材的质量相对比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于该地区环境条件及相应寄主植物的病原、虫源必然逐年累积,往往严重危害这些道地药材。如人参锈腐病,这种病原茵是东北森林土壤中的习居真菌,它的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与人参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相吻合,因此成了人参的重要病害,也是老参地利用的*障碍。还有云南三七的根腐病,宁夏枸杞的蚜虫、负泥虫等。
1.2 药用植物野生变家种增加了病害的流行
多数药用植物由野生变家种,高密度集约化人工栽培,使药用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如动植物、微生物区系发生了深刻改变。为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引起药用植物病害的病原菌寄生范围很广,如危害黄连的紫纹羽病菌能感染党参、黄芪、桔梗、芍药、太子参、玄参、附子等野生和栽培的210多种植物。
1.3 害虫种类复杂,单食性和寡食性害虫相对较多
药用植物包括草本、藤本、木本等各类植物,生长周期有一年生,几年生甚至几十年生。害虫种类繁多。由于各种药用植物本身含有它特殊的化学成分,这也决定了某些特殊害虫喜食这些植物或趋向于在这些植物上产卵。因此药用植物上单食性和寡食性害虫相对较多。例如射干钻心虫,栝楼透翅娥、白术术籽虫、金银花尺蠖、山茱萸蛀果蛾、黄芪籽蜂等,它们只食一种或几种近缘植物。
1.4 药用植物地下部病害和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是个突出问题
由于许多药用植物的根、块根和鳞茎等地下部分,既是药用植物营养成分积累的部位,又是药用部位,这些地下部分极易遭受土壤中的病原菌及害虫的危害,导致减产和药材品质下降。由于地下部病虫害防治难度很大,往往经济损失惨重,历来是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老大难问题。如人参锈腐病和立枯病、贝母腐烂病、地黄线虫病等等。地下害虫种类很多,如蝼蛄、金针虫等分布广泛,因植物根部被害后造成伤口,导致病茵侵入,更加剧地下部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1.5 无性繁殖材料是病虫害初侵染的重要来源
应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来繁殖新个体在药用植物栽培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的药用植物种子发芽困难,或用种子繁殖植株生长慢、年限长,故生产上习用无性繁殖,如贝母用鳞茎繁殖一年一收,如用种子繁殖需5年才能收;同时采用无性繁殖还能保持母体优良性状;对雌雄异株的植物,无性繁殖可以控制其雌雄株的比例如栝楼。故无性繁殖在药用植物繁殖中应用甚广。由于这些繁殖材料基本都是药用植物的根、块根、鳞茎等地下部分,常携带病菌、虫卵,所以无性繁殖材料是病虫害初侵染的重要来源,也是病虫害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当今种子种苗频繁调运,更加速了病虫传播蔓延。因此耕种帮建议在生产中建立无病留种田,精选健壮种苗,适当的种子、种苗处理及严格区域间检疫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2. 目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主要问题
2.1 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损失大
由于中药材品种多,且一种药用植物常受到多种病虫的危害,因此病虫种类繁多。如人参栽培中,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已知人参有40余种侵染性病害,常发生的病虫害也有20余种。贝母的重要病害,产区一般损失在20%,严重者可达80%以上,有的农户因此放弃了贝母生产。
2.2 缺乏完整的病虫害测报体系
虽然有些药材产地已经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测报体系,更没有先进技术在测报工作中应用,使测报成为防治工作的薄弱环节。不仅不能给病虫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失去*防治时间,影响防治效果,而且增加了防治工作难度,加大了投资,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 药农滥用农药问题严重
大多中药材产于老、少、穷地区,生产零星分散,农民自行管理、自主经营。由于生产者缺乏有关的技术知识,滥用、误用农药问题严重。防治药品一直沿用氧化乐果等剧毒有机磷农药,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类农药,致使病虫的抗药性增加,影响防治效果。另外施药机械也比较落后。此外还存在假农药坑农的问题。
2.4 种子种苗频繁调运加速病虫的传播蔓延
目前中药材的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完全由农户自行决定,地区间种子种苗调运极其频繁,使许多药材的种子、种苗携带病菌、害虫,加快了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3.中药材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
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策略就是从生物与环境的整体观点出发,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从安全、经济、有效的角度,因地制宜地运用农业、生物、化学、物理机械等方法及其他有效的生态手段,提高栽培植物自身的保健水平,并改善植物生长的外界环境条件,避免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或依据病虫害预测预报进行合理防治,把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3.1 植物检疫
中药材生产企业必须对引进的中药材种子和繁殖材料及其包装用品进行检验和必要的消毒工作,防止新的病虫种类从境外传入。为做好检疫工作,各地应在普查的基础上,查清危险性的病虫害,对有些生产品种,各地区应建立无病虫的种苗留种基地(种子园或苗圃),以满足本地区生产的需要,防治病虫害发生蔓延。外来有害生物一旦传入,首先要划定疫区,争取彻底消灭。对于传播途径较多的危险性病虫,要加强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争取将其控制在*小范围内。对于从疫区引进的可能带有危险性病虫的种子、苗木或其他繁殖材料,在隔离种植之前,应采取药剂或物理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虫,以消灭可能带有的危险性病虫。
3.2 预测预报
对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防治工作的基础,必须建立中药材病虫重点测报站(点),加强病虫系统调查,准确发布病虫发生防治情报,及时指导广大种植户进行防治。同时加强病虫测报及防治技术研究,弄清各种病虫害发生为害规律,制定出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更好的指导生产实践。
3.3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通过调整栽培技术措施减少或防治病虫害的方法。其主要方式有:
3.3.1 合理轮作和间作
一种中草药在同一块地上连作,就会使其病虫源在土中积累加重。进行合理轮作和间作对防治病虫害和充分利用土壤肥力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对那些病虫在土中寄居或休眠的中药材,实行轮作更为重要。如土传发生病害多的人参、西洋参绝不能连作,老参地不能再种参,否则病害严重。如人参与水稻轮作数年,浙贝母与水稻隔年轮作,分别可大大减轻根腐病和灰霉病的为害。合理选择轮作物对象很重要,同科、属植物或同为某些严重病虫害寄主的植物不能选为轮作物。同科属中药材品种不能轮作或连作,如:白术和地黄,甘草和板蓝根,丹参和北沙参等。某些品种轮作又可减轻病虫的为害。如:大黄与黄芪轮作可减轻大黄的炭疽病和霜霉病的症状,同时危害黄芪的大头豆芫菁的虫口密度得以减少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