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网-生活常识知识分享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种植

中药材虫害如何防护(中药害虫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 ))

教会网 2023-06-24



  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影响中药产品的质量,中药现代化对传统医药发展的八字方针是:“安全、有效、稳定、可控”。衡量中药材质量的标准除中药自身的有效成分外,还包括化学农药和重金属等外来污染物的污染。我国中药材中的农残及重金属污染,是造成中药材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并成为制约我国中药走向国际的主要障碍。在药用植物的引种栽培过程中会遭受各种病虫害的危害,目前主要依靠化学农药防治。中药材是人们用来防病、治病、保健的特殊商品,过量施用农药,不但使中药材中农药残留超过国际上或我国规定的允许标准,直接损害人体健康;而且研究表明,某些药用植物施用农药不当,也会使其有效成分降低。因此耕种帮建议进行中药材生产无污染新技术的研究,生产无公害、优质的绿色中药材,是提高中药材产量和质量的重要环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中药材GAP)已于2002年6月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规范》对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提出如下要求:“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如必须施用农药时,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采用*小有效剂量并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中药材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实施GAP的重点和难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一、 中药材病虫害发生的特点

  1、道地药材病虫害严重

  药用植物栽培有一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历史形成的道地药材,例如东北的人参、云南的三七、宁夏的枸杞等等。道地药材是由特定的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及人们的栽培习惯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其药材的品种、栽培技术均比较成熟,药材的质量相对比较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于该地区环境条件及相应寄主植物的病原、虫源必然逐年累积,往往严重危害这些道地药材。如人参锈腐病,这种病原茵是东北森林土壤中的习居真菌,它的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与人参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相吻合,因此成了人参的重要病害,也是老参地利用的*障碍。还有云南三七的根腐病,宁夏枸杞的蚜虫、负泥虫等。

  2、药用植物野生变家种增加了病害的流行

  多数药用植物由野生变家种,高密度集约化人工栽培,使药用植物生长的生态环境如动植物、微生物区系发生了深刻改变。为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引起药用植物病害的病原菌寄生范围很广,如危害黄连的紫纹羽病菌能感染党参、黄芪、桔梗、芍药、太子参、玄参、附子等野生和栽培的210多种植物。

  3、害虫种类复杂,单食性和寡食性害虫相对较多

  药用植物包括草本、藤本、木本等各类植物,生长周期有一年生,几年生甚至几十年生。害虫种类繁多。由于各种药用植物本身含有它特殊的化学成分,这也决定了某些特殊害虫喜食这些植物或趋向于在这些植物上产卵。因此药用植物上单食性和寡食性害虫相对较多。例如射干钻心虫,栝楼透翅娥、白术术籽虫、金银花尺蠖、山茱萸蛀果蛾、黄芪籽蜂等,它们只食一种或几种近缘植物。

  4、药用植物地下部病害和地下害虫危害严重是个突出问题

  由于许多药用植物的根、块根和鳞茎等地下部分,既是药用植物营养成分积累的部位,又是药用部位,这些地下部分极易遭受土壤中的病原菌及害虫的危害,导致减产和药材品质下降。由于地下部病虫害防治难度很大,往往经济损失惨重,历来是植物病虫害防治中的老大难问题。如人参锈腐病和立枯病、贝母腐烂病、地黄线虫病等等。地下害虫种类很多,如蝼蛄、金针虫等分布广泛,因植物根部被害后造成伤口,导致病茵侵入,更加剧地下部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5、无性繁殖材料是病虫害初侵染的重要来源

  应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来繁殖新个体在药用植物栽培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有的药用植物种子发芽困难,或用种子繁殖植株生长慢、年限长,故生产上习用无性繁殖,如贝母用鳞茎繁殖一年一收,如用种子繁殖需5年才能收;同时采用无性繁殖还能保持母体优良性状;对雌雄异株的植物,无性繁殖可以控制其雌雄株的比例如栝楼。故无性繁殖在药用植物繁殖中应用甚广。由于这些繁殖材料基本都是药用植物的根、块根、鳞茎等地下部分,常携带病菌、虫卵,所以无性繁殖材料是病虫害初侵染的重要来源,也是病虫害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而当今种子种苗频繁调运,更加速了病虫传播蔓延。因此耕种帮建议在生产中建立无病留种田,精选健壮种苗,适当的种子、种苗处理及严格区域间检疫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二、 目前中药材病虫害防治方面的主要问题

  1、病虫害种类多、危害重、损失大

  由于中药材品种多,且一种药用植物常受到多种病虫的危害,因此病虫种类繁多。如人参栽培中,病害发生普遍而严重,已知人参有40余种侵染性病害,常发生的病虫害也有20余种。贝母的重要病害,产区一般损失在20%,严重者可达80%以上,有的农户因此放弃了贝母生产。

  2、 缺乏完整的病虫害测报体系   

  虽然有些药材产地已经配备了专职技术人员负责病虫害防治工作,但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测报体系,更没有先进技术在测报工作中应用,使测报成为防治工作的薄弱环节。不仅不能给病虫害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资料,失去*防治时间,影响防治效果,而且增加了防治工作难度,加大了投资,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 、药农滥用农药问题严重

  大多中药材产于老、少、穷地区,生产零星分散,农民自行管理、自主经营。由于生产者缺乏有关的技术知识,滥用、误用农药问题严重。防治药品一直沿用氧化乐果等剧毒有机磷农药,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类农药,致使病虫的抗药性增加,影响防治效果。另外施药机械也比较落后。此外还存在假农药坑农的问题。

  4、种子种苗频繁调运加速病虫的传播蔓延

  目前中药材的种植品种、种植面积完全由农户自行决定,地区间种子种苗调运极其频繁,使许多药材的种子、种苗携带病菌、害虫,加快了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

  三、中药材综合防治技术

  1、农业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是指通过综合运用栽培、管理技术措施,达到促进中药材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减轻或防治病虫害的目的。其主要方法有:

  (1)、合理轮作和间作。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可减轻病虫危害。不同科属中药材品种间进行轮作或中药材植物与其他粮食、蔬菜作物轮作,如附子和水稻、玉米,大黄与黄芪,白术与禾本科植物通过3-4年的轮作,可减轻根腐病、白绢病、炭疽病等的危害。间作时应选择和药材植物发生的病虫害不相同的作物进行间作,如附子田可间作菠菜或玉米,地黄田可间作玉米或芝麻。

  (2)、深耕细作,清洁田园。很多病原菌和害虫在土内越冬,因此通过冬耕不仅可直接破坏害虫的越冬场所,减少越冬病虫源,而且可使表层土内越冬的害虫暴露于土表,被天敌寄生或取食,使其不能羽化出土;土内一部分病菌由于日光照射亦能被直接杀死,达到防病的目的。田间杂草是病虫隐蔽及越冬场所,因此耕种帮建议清除杂草是病虫隐蔽及越冬场所,因此耕种帮建议清除杂草和前茬作物集中烧掉或深埋,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农艺措施。如附子收获后及时集中烧毁稿秆可有效防治钻心虫。

  (3)、合理施肥和灌溉。合理施肥能有效促进中药材植物的生长发育,增强抗病能力。生产实践证明,偏施氮肥往往会加重病虫危害,而增施磷肥和钾肥,特别是钾肥可以增强植物抗病性。如阴湿条件下常发生药用植物的根腐病,若适当增施磷肥和钾肥,少施氮肥,然后配以挖沟排水控制温度的管理措施,可显著减少烂根。因此耕种帮建议根据药用植物特性采取有效的灌溉方式,也是防治病虫害行之有效的方法。

  2、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自然界中的生物因素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包括动物(昆虫、螨类、鸟类、两栖类等)、真菌、细菌、病毒等。主要方法有:

  (1)、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天敌昆虫主要有瓢虫、螳螂、草蛉、步行虫、食蚜蝇、食虫虻和各种寄生蜂、寄生蝇等。这些天敌害虫在自然界里广泛存在,对抑制中草药植物害虫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保护这些益虫,给它们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其能够顺利繁殖,代代相传,达到控制虫害的目的。

  (2)、以微生物治虫。即利用真菌、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来防治害虫。目前应用的有苏芸金杆菌、杀螟杆菌、青虫菌等各种制剂。

  (3)、利用害虫天敌动物治虫。许多害虫天敌如各种蛙类、益鸟等能捕食大量的害虫。据研究,解剖一只蛙的食料中害虫占70%以上,啄木鸟、杜鹃、喜鹊等鸟类也主要取食害虫,可有效控制木本药材植物的害虫如天牛幼虫、吉丁虫、松毛虫等。由此可见,我们应积极保护自然界中的有益动物,并创造条件加以繁殖和利用。

  3、物理机械防治技术

  利用人工方法、简单的器械、温度、光、电磁波、超声波、核辐射等方法防治病虫害即为物理机械防治。主要方法有:

  (1)、人工捕杀。危害活动时间集中的害虫可用人工捕杀。如在夏天雨后黄昏时捕杀刚出土的金龟子成虫;在农事操作时摘取害虫在植物上所产的卵和刚孵化的幼虫。

中药材虫害如何防护(中药害虫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 ))

  (2)、灯光诱杀。在田间安装黑光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进行灯光诱杀,可诱杀到某些鳞翅目成虫、叶蝉、金龟子等。

中药材虫害如何防护(中药害虫生长繁殖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 ))

  (3)、温度灭菌、灭虫。用温水浸种或开水烫种,可防治由种子带菌的病害,如防治薏苡种子表面携带的黑穗病菌孢子,可于播种前用60℃温水浸种半小时或开水烫种5-8秒,防治效果达70%-85%。

  4、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是应用化学药剂进行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具有作用快、效果好、使用方便等优点,是目前防治药用植物病虫害的重要手段。但如果使用不当易造成农药残留、环境污染和病虫产生抗性等后果。所以,化学防治要做到科学用药,其主要方法有:

  (1)、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合理用药。能不用药的尽量不用药,能少用药的尽量少用药,能兼治尽可能兼治,能用生物农药尽量不用化学农药,以达到减少污染或无污染的目的,保证药材的高质量。如常用于防治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的托布津和防治锈病、霜霉病和叶斑病的百菌清,整个生育期*多用药次数不超过3次,*后1次用药距采收不得少于15天。治虫用的敌百虫、辛硫磷和溴氰菊酯等各类农药,全生育期*多用药次数不超过3次,*后1次用药距采收不得少于7天。

  (2)、必需用药时首先应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同时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仅在防治的关键时期用药。如防治药材苗期病害应在发病初期使用,防治食叶性害虫应在幼虫孵化盛期用药。防治地下害虫应采用药剂浸种和拌种方法,结合耕作采用土壤消毒的方法。

  (3)、使用化学药剂中应尽可能避免对天敌的杀伤,或选择对天敌较安全的农药。施药方法应注意对天敌的保护,如采用毒土和种子处理的方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