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质量控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是什么(中药质量控制现状与发展趋势)
马双成、戴忠、丁丽霞在《中国药师》发表的“中药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中阐述了中药质量控制技术与方法。
作为中药质量控制常规检验的分析技术将来仍然是TLC、HPLC、GC占主导地位,但一些新技术、新方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仪器的进步,也会逐步进入常规检验的层面。
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SFE-SFC)
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状态的物质称为SFE-SFC,是一种兼有提取、浓缩、分离和检测功能的二级分离分析方法。SFE具有省时、省力、取样量少、萃取率高、选择性可调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中药的预处理。SFC是介于GC和HPLC之间的一种色谱技术,具有HPLC和GC的优点,能分离分析难挥发、遇热不稳定、HPLC难检测的物质。而且,SFC已发展到联用技术,有SFC-MS联用,SFC付氏变换红外光谱联用等。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
高效毛细管电泳具有分析时间短、分离效率高、检测限低、进样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具有多种分离模式,在中药研究领域,主要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和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MECC)模式对生物碱、黄酮类、香豆素、有机酸和各种苷类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HPCE特别适用于结构相近的多肽蛋白的分析。
分子生物学技术
目前用于中药材鉴定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DNA指纹图谱技术,主要是利用DNA分子酶切片段长度的多态性或DNA扩增片断长度的多态性来鉴别中药材,如RELP、AP-PCR、RAPD、AFLP、SSR等技术;另一类是DNA测序技术,选取特定的基因或DN***断测序,根据对被测序DNA分子核苷酸序列多态性的分析在分子系统学的基础上鉴别中药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ITS、5SDNA基因。
谱技术鉴别中药材
目前,采用紫外光谱,包括一阶导数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以及X-衍射技术等鉴别中药材已有大量研究。这些方法已经成为中药材鉴别的新方法。其中,有学者提出紫外光谱谱线组指纹分析系统依据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系统分离提取方法,利用4种典型的代表不同极性区间的溶剂:水、无水乙醇、氯仿、石油醚分别提取中药中的4个极性区间的成分,测试各自的紫外光谱,获得各吸收峰波长信息,用于系统鉴别各类植物中药材及复方,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进行中药质量控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一个混合物体系,则其分子光谱中峰位、峰形、峰强度则代表着体系中所含相应各种基团的谱峰的叠加,混合物组成的变化,将导致分子光谱整体谱图的变化,因此便构成谱图的宏观指纹性。利用这种宏观指纹性,可以直接或者稍作数学处理进行中药的鉴定与质量控制。
X-衍射技术在中药鉴别方面近年来比较活跃。单味药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而每一种单一成分则对应着一幅专属的X-衍射图谱。因此耕种帮建议用X-衍射技术可再现中药材中全部成分的整体信息。采用X-衍射技术沿用材料学中的物相分析,通过峰的归属确定高含量的个别物质。用X-衍射对矿物类药材进行研究,利用衍射特征峰敏锐、指纹性强的特点,可有效鉴别。
色谱与光谱等联用技术
色谱技术分离能力强、检测灵敏度高 、分析速度快,是复杂混合物分析的*技术。但是,色谱在对未知物定性方面往往难于给出可靠信息。而光谱与波谱技术如质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等,具有很强的鉴定未知物结构的能力,却不具有分离能力,因而对复杂混合物无能为力。因此耕种帮建议将色谱与光谱或波谱联合使用,取长补短,已成为复杂混合物分析,尤其是定性分析的*重要的手段。目前,这类联用技术已十分普遍,其中报道较多用于中药制剂分析的方法有GC-MS、GC-FTIR、HPLC-MS、HPLC-NMR、CE-MS。
中药指纹图谱
中药指纹图谱是一种创新型中药质量控制核心技术,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完整地表征中药复杂体系特征性的检测方法。中药指纹图谱按测定手段可分为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和中药生物指纹图谱。中药化学(成分)指纹图谱指采用光谱、色谱和其他分析方法建立的,用以表征中药化学成分特征的指纹图谱。光谱*常用的是红外光谱(IR),色谱*常用的是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毛细管电泳(CE)。中药生物指纹图谱包括中药材DNA指纹图谱和研究中的中药基因组学指纹图谱、中药蛋白组学指纹图谱。目前*常用的是中药色谱指纹图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