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视频(丹参的种植技术与管理方法有哪些)
教会网
2023-06-25
栽种丹参应尽量多施基肥、生长期还要施几次肥。要及时中耕除草,注意开沟排水和分次打苔。除留种拉株外,花期要分几次将花序剪除,以利根部生长。
栽培技术:
1、种植方法:可用播种、分根、扦插等方法进行繁殖。
播种育苗:把采收好的种子在背阴处晾干,待上冻前或清明至谷雨节播种育苗。按其生长习性选好地,施足底肥,翻耕整地做畦,条播或撒播均可。条播按行距6~13厘米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播入沟内,覆土以埋严种子为宜,然后用脚踩一遍,浇水。撒播,可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搂平,脚踩一遍。浇水。温度20℃左右,约15天出苗。
分根繁殖:秋末地上茎叶枯萎后或春初发芽前,将根刨出,选粗壮者截成6~8厘米长的小段,晾半天,待伤口愈合后,栽到整好的畦内。按行距25~35厘米,株距16~20厘米,开沟或开穴种植,秧斜放,芽向上,覆土1.5厘米浇水。每亩约需种秧75公斤。秋栽当年不出苗,春栽温度适宜30天可出苗。扦插繁殖:在高温多雨季节,选较粗壮的茎枝,剪去叶片,稍晾,扦插到整好的畦内,覆土,以芽子似露不露为好,埋实后浇水即活。此法在安国县一般不采用。
2、田间管理:播种育苗的幼苗生长缓慢,要加强管理,勤松土、锄草,小水勤浇。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间苗,翌年可移栽。采用分根繁殖时覆土不宜过厚,覆土过厚或土壤板结会影响出芽,故在出芽前要保持表土疏松,以利出苗。成活后也要注意锄草中耕浇水。当苗高18厘米左右时结合中耕进行追肥。一般亩施粪肥2500~400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
二次追肥在立秋节前后进行。多雨季节注意排水,防涝。如天气久旱,要及时浇水。不计划采收种子,可将花枝剪掉,以利根茎生长。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教会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