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肥起什么作用(常用镁肥)
镁肥,是指具有镁标明量的肥料,施人土壤能提髙土壤供镁能力和植物的镁营养水平。镁为作物必需的中量元素之一。
镁肥的作用 1、镁是叶绿素和植素的组成成分,是叶绿素分子中唯一的金属元素,对光合作用有重要作用植物缺镁,叶绿素必然减少,外观出现缺绿症,光合作用减弱,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受到影响。 2、镁离子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促进作物体内糖类的转化及其他代谢过程由镁所活化的酶已见报道的有30多种,镁还参与其中一些酶(如丙酮酸激酶、腺苷激酶、焦磷酸酶)的构成。在呼吸作用的糖酵解过程中需要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磷酸甘油激酶等的参与,而这些酶都需要镁做活化剂。 3、镁是聚核糖体的必要成分适量的镁能稳定核糖体的结构,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基本单元,镁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油料作物施镁可提髙其含油量。缺镁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4、镁可以促进作物对硅的吸收从而提髙细胞的硅质化,防止病菌菌丝侵入,提髙作物抗病能力。 5、镁含量本身是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增施镁肥可增加产品的含镁量适量施镁可增加叶绿素、胡萝卜素及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作物缺镁症状 作物缺镁时,植株变态发生在生长后期,突出的表现是叶绿素含量下降,并出现失绿症。常从下部老叶开始失绿, 逐渐发展到新叶上。双子叶蔬菜的叶脉间叶肉变黄失绿,叶脉仍呈绿色,并逐渐从淡绿色转变为黄色或白色,出现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紫红色斑点或条纹。严重缺镁时,整个植株的叶片出现坏死现象。根冠比降低。开花受抑制,花的颜色苍白。 在降雨量多、风化淋溶较重的土壤,一般含镁较少,作物容易缺镁,如我国南方由花岗岩或片麻岩发育的土壤,第四纪红色黏土以及交换量低的砂土含镁量均较低。在盐碱土中,由于含钠量髙, 同样也会出现缺镁。此外,土壤中钾和铵的含量髙,也会引起作物缺镁。 农作物严重缺镁时才会出现缺镁的症状,一般轻微缺素(或潜在缺素)作物表现不出缺镁症状,但产量已受到影响,这时,需配合植株、土壤的化学诊断,才能确定是否缺镁。一般农作物含镁量为0.1%~0.6%,通常豆科作物比禾本科作物含镁量高,块根作物镁的吸收量通常是禾谷类作物的2倍。
作物过量施镁症状 在田间条件下,一般不会出现镁素过多而造成植株生长不良的症状。但有些根发育受阻,茎中木质部不发达,叶绿组织细胞大而且数量少。
镁肥常见种类 常用的含镁肥料主要有硫酸镁、氯化镁、碳酸镁、硝酸镁、氧化镁、鉀镁肥等水溶性镁肥,可溶于水,易于被作物吸收利用。钙镁磷肥、磷酸镁铵、白云石、光卤石等肥料中也含有镁,微水溶性或难溶于水,肥效缓慢,适合于酸性土壤。 1、硫酸镁是一种中性盐,不能用它来中和酸性,适用于pH值大于6的土壤。多用来配制混合肥料,或配人液体肥料叶面喷施。 2、白云石为碳酸锾和碳酸钙组成的复盐,含氧化镁21.7%、氧化钙30.4%。多用来中和土壤酸性,改良土壤。常用来配制混合肥料。 3、磷酸镁铵为长效复合肥料,除含镁外,还含氮8%、磷40%,微溶于水,所含养分全部有效。 4、EDTA螯合镁含镁5.5%,易溶于水。
镁肥施用方法 镁肥可作基肥,土壤追施或喷施均可。微溶于水的白云石等宜在酸性土壤上作基肥浅施,按镁计算,一般每亩施用1~1.5千克。氧化镁或硫酸镁宜在碱性土壤上施用。对于果树、茄果类蔬菜及豆类蔬菜因根系障碍而引起的缺镁,常采用叶面补镁来矫治,一般可用1%~2%硫酸镁或1%的硝酸镁或1500~3000倍的EDTA螯合镁进行喷施,连续喷3~4次,每次间隔7~10天,硝酸镁喷施效果优于硫酸镁。
施用镁肥注意事项 镁肥的肥效取决于土壤、作物种类和施肥。 1、主要施用在缺镁的土壤一般认为髙度淋溶的土壤,pH 2、用于需镁较多的作物需镁较多的作物一是经济作物,如果树、蔬菜、棉花和叶用经济作物如桑树、茶树、烟草等;二是豆科作物,如大豆、花生等。 3、根据土壤酸碱度选用镁肥品种对中性及碱性土壤,宜选用速效的生理酸性镁肥,如硫酸镁;对酸性土壤,宜选用缓效性的镁肥,如白云石、氧化镁等。 4、因土施用镁肥在砂质土、酸性土、高度淋溶性的土壤、沼泽土上的肥效较好。豆科作物的肥效好。 5、因镁肥品种适用性而施用水溶性镁肥宜作追肥,微水溶性镁肥宜作基肥施用。 6、镁肥的品种不同,它的化学性质也不同施用时要注意土壤的酸碱度,接近中性或微碱性,尤其是含硫偏低的土壤以选用硫酸镁和氯化镁为好,而酸性土壤以选用碳酸镁、菱镁矿、白云石粉、石灰石粉、钾镁肥、钙镁磷肥等为好。 7、配合施用化学镁肥与农家肥配合施用往往效果好于单独施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