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肥害的特征包括(农作物肥害表现)
四种肥害情况
化学肥料只有在合理施用的情况下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如果化肥施用不适时或施用方法不当,常常会导致作物减产,这就是常说的肥害。
1、脱水型肥害:主要是因为一次性施用化肥过多,或者在土壤水分不足,施肥后土壤内肥料溶液浓度过大,引起农作物细胞内水分反渗透,造成作物脱水。受肥害的植物表现萎蔫,似霜冻或开水烫的一样,轻者影响生长发育,重者全株死亡。
2、熏伤型肥害:主要是施用氨水、碳酸氢胺等肥料,这类化肥在气温较高时施用,容易产生大量的氨气,对其造成伤害,轻者使下部叶尖发黄,影响生长发育,重者使全株赤黄枯死。
3、烧种型肥害:施用种肥用量过多,或者用过磷酸钙,或用碱性易挥发的碳酸氢铵以及尿素、石灰氮等化肥拌种,常常会出现烧种,导致缺苗。另外,在进行叶面施肥时,使用的浓度过大,也会造成叶片烧伤。
4、毒害型肥害:有些化肥如石灰氮是一种有毒肥料,施入土壤后,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才能被植物吸收,但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毒害农作物,使其受害或死亡。因此耕种帮建议在施用肥料时要严格控制施用量,安全合理的使用化肥。
肥料使用五大误区
误区之一:钙、镁、磷肥作追肥。钙、镁、磷肥在水中不易溶解,肥效缓慢,不宜作追肥。特别是在农作物生长中期以后作追肥,其利用率较低,效果差。正确施用方法是:钙、镁、磷肥只能作基肥与有机肥混施,或作拌种肥。
误区之二:尿素、碳酸氢铵等氮素肥浅施、撒施或施用浓度过高。尿素是酰胺态氮肥,含氮较高,施入土壤后除少量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外,大部分须经微生物分解转化成铵态氮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碳酸氢铵的性质不稳定,若表面浅施利用率低,同时氮肥浅施追肥量大,浓度过高,挥发出的氨气会熏伤作物茎叶,造成肥害。正确施用方法是:氮肥作追肥应开沟条施或穴施,深度5~10cm,施后盖土。作叶面肥喷施应掌握好浓度以0.8%~1%为宜:喷施浓度宜低。
误区之三:过磷酸钙直接拌种。过磷酸钙中含有3.5%~5%的游离酸,腐蚀性很强,直接拌种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和出苗率。正确施用方法是:作追肥应开沟深施。作种肥时应施在种子的下方或旁侧5~6cm处,用土将肥料与种子隔开。
误区之四:锌肥与磷肥混合施用。由于锌、磷之间存在严重的“拮抗作用”若将硫酸锌与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将降低硫酸锌的肥效。正确施用方法是:锌肥与磷肥应分开施,分别作基肥、苗肥施用,这样能提高磷、锌肥的肥效。
误区之五:凉水溶解硼砂进行叶面喷施。用凉水溶解硼砂,硼砂会很快出现“再结晶”,而失去肥效。正确施用方法:先将硼砂放入热水瓶中,加开水溶解,盖紧瓶塞带至田间,再加凉水至所需的浓度,可大大提高效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