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用地现状(农用地变未利用地)
一、基本情况
我县现有耕地59.7万亩。其中,水田38.1万亩,旱地21.6万亩。农作物全年总播种面积151万亩,其中,粮食109万亩,总产量41.2万吨;油料(花生、油菜)10.7万亩,总产1.3万吨;蔬菜26.6万亩,总产55万吨;茶叶9万亩(投产7.05万亩),产量0.8万吨;水果20万亩,总产13.8万吨。
二、效益分析
(一)粮食(以水稻为例)
每亩成本:1、耕整土地120元。2、种子60元。3、肥料150元。4、农药50元。5、人工700元。共计1080元。每亩收入500公斤*2.8元/公斤=1400元。每亩收益1400-1080=320元。
(二)油料(油菜为例)
每亩成本:1、耕整土地80元。2、种子20元。3、肥料100元。4、农药10元。5、人工400元。共计610元。每亩收入150公斤*5.5元/公斤=825元。每亩收益825-610=215元。
(三)蔬菜
大棚:平均每季每亩投入肥料500元,农药300元,种子、种苗200元,大棚薄膜400元,人工3000元,投入共计4400元;蔬菜平均8000斤/亩,单价1元/斤,每亩产值8000元;每亩每季纯收入3600元。
露地:平均每季每亩投入肥料150元,农药100元,种子50元,人工1000元,投入共计1300元;蔬菜平均4000斤/亩,单价0.5元/斤,每亩产值2000元;每亩每季纯收入700元。
(四)茶叶
全县平均亩产117.7公斤,每亩年收入3500元。肥料、农药平均每亩年投入350元,管理采摘成本1500元/亩年,每亩年纯收入1650元。
(五)水果(椪桔为代表)
2013年11月到2014年2月,价格为1.2-4元/公斤,平均销售价格约为1.6元/公斤,平均亩产量900公斤,亩产值为1440元。管理1亩椪柑的平均成本投入约为780元,其中,农药150元,肥料200元,施肥、打药的人工费250元,采果人工费0.2元/公斤,共180元,椪柑生产平均每亩纯收益为660元。
总体上看来,种植业效益都低,特别是一家一户小规模。相对而言,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稍微好一点,种粮效益较差。
三、农用地低效主要原因
(一)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生产能力低
我县属于丘陵区,坡薄地多,土壤贫瘠,保水保肥能力低,抗旱力弱,生产条件差,生产成本高。
(二)农产品价格低,成本高
农产品价格长期低位徘徊,劳动力及农资价格不断上涨。
(三)管理粗放,产量低
由于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者多为老弱病残,新品种、新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生产管理粗放,造成产量低,效益更差。
(四)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极低
我县的农业生产仍然以一家一户生产为主要形式,面积小,地块分散。同时又属于丘陵地区,坡度大,地块小,不规则。没有实行机播机收,没有规模化生产与经营,不能体现规模效益。
(五)灾害频发,风险大
农业生产面临自然灾害、生产技术、市场三大风险。特别是自然灾害,几乎年年有,只是程度大小不一,农业生产很难一帆风顺,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极不稳定。
四、改革增效途径
(一)努力改善生产条件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培肥地力,建设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耕地的生产能力。
(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加快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前提,创新流转形式,规范土地流转,认真做好土地流转的服务。同时,也要根据农村实际,生产力水平,发展多种生产经营模式,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合社、龙头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力度。
(三)发展农业机械化
研发适应丘陵地区的小型灵活的农业机械,大力推广机耕、机播、机插、机收,减少劳力强度和总量,在解放农村劳动力,适就农村新形式的同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因地制宜,做好规划,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创新种植模式,发展特色农业。比如“千斤粮,万元钱”、“吨粮五千元”等粮经复合模式,或“公司+专合社+基地+农户”实行实单农业,优质优价。
(五)保护农民种植积极性
除认真贯彻好“四补贴一保险”和种粮大户补助外,枳极争取防灾减灾项目和经济作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做到农民愿保尽保,对自然灾害起到保护伞的作用。特别是规模化的种植大户做到全部纳入,减轻灾害损失。
(六)培育多元化社会服务组织
培育各类服务组织,极性发展种苗繁育、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业经纪人、电子商务等流通服务业,支持建设粮食烘干、农机专合社等配套设施,鼓励种植大户、专合社开展生产全程或主要环节托管,实行统一耕作,规模化生产经营。
推荐阅读